分享

高考季的一本好书:小说家书写的“高考史”

 寻梦向天歌 2019-06-15

长篇小说《寒门》:在当当网、京东网等搜索书名或者作者名可以购买

长篇小说《寒门》内容介绍

小说以云南某偏僻山村为创作背景,村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飞出穷山沟,到大城市里去生根开花,他们在一条朝天的路上挣扎拼搏,梦想着有朝一日奔出寒门:他们有从不妥协的高考抗争,有上天入水的科幻梦想。读书、考试是他们在苦难深渊里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现实与理想交融,苦难与阳光并存。谷壳里的天空,小中有大,底层人的命运,实中见虚。寒门内外,恩怨交织;冷暖之间,唯有自知。一幅乡村学子锲而不舍的众生相,一部高考历史的备忘录。

《寒门》,一部高考夺魁万人争过独木桥的历史备忘录,一部底层百姓子弟跳龙门的奋斗史

小说以大西南乌蒙山地区碓房村村民家家户祭拜孔庙,能借则借,能贷则货,借贷无门,砸锅卖铁也要送儿女读书为线索,讲述了农人为了让儿女跳出农门,争做国家人,吃国家饭,穿国家衣而近于疯狂的执拗,演绎出了一幕又一幕荒诞无稽而又悲欢离合的凄美故事:

村民冯敬谷家大女儿冯天香为了让弟妹能继续读书悄然离家出走,南下深圳打工赚钱,因生计所迫沦落风尘后仍念念不忘读书一事,用身体换来钞票的同时还换来许多名牌大学证书,致使在同行眼中身价倍增;

大儿子冯维聪因读书压力过大曾喝农药自杀,后在高考试场里紧张至情绪崩溃失控从此疯疯癫癫;

养女冯春雨命运坎坷却偏偏在考场上呼风唤雨,为赚学校奖学金替维聪治病,两次考取大学却继续选择留校复读,最后三考三中成为高考状元从此远走高飞;

幺儿冯天俊从小聪明伶俐,竟然连考十五年,成了远近闻名的“范进中举”式考生;

小学教师冯天贵之子冯得位因个性惹祸终遭学校开除,一边自主创业一边支持维聪科研;

村队长万礼智的宝贝小儿子一心想当歌星,挥霍无度,骄生惯养,蒙骗父母谎称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就读,三天两头索求费用,逼得万礼智出狱后只好打工还债……

——《寒门》责任编辑  全秋生

电影《高考1977》剧照

高考:农家子弟的奋斗悲歌

《寒门》是最现实也是最历史的故事。在中国,芸芸众生的梦想和奋斗大抵与考试有关,由“寒门”到“龙门”,是生之大欲,也是生之大苦。吕翼此书,道尽个中滋味,沉郁顿挫,悲天悯人。

——中国作协副主席  李敬泽

小说着力于在生存深渊中奋力上进的农家子弟,以难以想象的艰难高考作为故事的动力源,在复杂的世情中,将同源异向的成长叙事推向各自的极致。以浊流汹涌的力道,表达水落石出的渴望,成就了这部汇聚了万端感慨和万般同情的独特长篇。

——《人民文学》主编  施战军

《寒门》是一部农家子弟以学知识,改变命运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故事里的人们,为了读书,每个人都作出了不同的牺牲。这些人物普通而有个性,形象鲜明又生活化。每个人丰沛的情感都系在读书上,每个角色以读书为起点,走出了不同的人生命途。一首绝唱,令人酸楚。

——昭通市彝学学会副秘书长  普顺良

电影《塔铺》剧照

有勇气、有良知的佳作:记录时代,拷问命运

当高考成为乡村子弟摆脱贫困和卑贱身份的唯一途径时,不仅会创造“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欢喜,而且也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人性扭曲和人间悲剧。《寒门》非常真实地描写了这一社会景象,令人唏嘘,也令人沉思。也许我们的社会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为什么不能给乡村贫困子弟多开辟出几条通往幸福的路呢?

——著名评论家  贺绍俊

《寒门》中兄妹四人均怀有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梦想,这是科举制度几千年以来每一个书生的梦想,是每一个农人摆脱穷苦命运的出路,而在这个理想或梦想的背后,是作为农人的艰苦生存的大环境……吕翼写出了面对这个背景与社会问题下一代人的精神状态,一代人的命运遭际,这足以让人起敬,他是一个有勇气,有良知的作家。

——著名作家  朱子青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长篇小说《寒门》以冯家4个孩子的成长为背景,在讲述各自虐心命运纠葛中,展示了一个时代边陲乡村的历史风貌和风俗人情,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图景。吕翼用多维度视角叙述了冯天香、冯维聪、冯春雨和冯天俊等人成长的隐蔽命运,并在时代变化的显性与隐性特征中,依据情节需要而扩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农村特点和校园特色,体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著名作家  邹元辉

冯维聪类似于“狂人”,冯天俊近于勇士(并非完全的失败者),他们都是畸形社会的抗争者。冯维聪和冯天俊都是特定时期,畸形的社会里产生出来的“狂人”,作者能够从“狂人”身上发掘母胎的病源,把时代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精于描绘冯维聪和冯天俊的痛苦和孤独,把“不幸的青年”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表现给人们,创造了一个与时代相通又隔绝的艺术形象。

——评论家、丽江师专教授  周文英

《寒门》作者吕翼

  吕翼, 彝族,1971年生,昭通日报社总编辑、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主任。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大家》《雨花》《边疆文学》等发表小说多篇(部),有作品入选《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2005—2015中国少数民族小说精选》《2018年度中国中篇小说精选》等。出版作品有《寒门》《割不断的苦藤》《岭上的阳光》等十余部。获云南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奖、云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奖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研班学员,中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