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特梭利还是七田真,那种教育法更靠谱?|渠梁说

 诺南 2019-06-16

01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早教似乎成了一个必然选择。

据个人观察,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早教课大概是蒙特梭利和七田真两种了。特别是在稍微大一点的城市,你不但可能听说过,你家附近可能就有。

这两种早教课,有什么特征,区别在哪里?

02

玛利亚·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地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著名医生、幼儿教育家、哲学家与慈善家,以其革命性的教育哲学与儿童教育方法闻名于世,意大利“儿童之家”的创办者。

蒙特梭利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引力的心灵》等,被译成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特梭利协会或蒙特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特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包括中国。

蒙特梭利教育法,可以提炼为“爱”和“自由”两个词。爱不必多解释,而自由就是,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

03

七田真,日本岛根县人,1929年出生于中国辽宁大石桥,教育学博士,国际著名右脑开发专家,曾任美国纽波特大学日本分校教育系教授,于1958年创立七田教育研究所。

50多年来致力于倡导和实践右脑教育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以脑力开发为核心、通过对婴幼儿潜能开发的大量实践、建立起是对心灵、智力、语言、动作、社会性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全人格综合教育体系

七田真式幼儿教育并不是以英才教育或天才教育为目标,而是为了培养孩子拥有一颗体贴他人、充满爱欲与积极性的心,以全人格教育及左脑与右脑平衡的教育为目标。

七田真式的特征在于才能递减法则理论。在孩子0~6岁之间,每天花三十分钟的时间,藉由游戏的互动培养孩子优秀的资质,这就是七田式幼儿教育理论。

04

蒙特梭利提出的核心概念是“精神胚胎”。

七田真极力提倡的是“全人格教育”。

思来想去,这两个概念是殊途同归的,不论是“精神胚胎”还是“全人格教育”,都可以概括成三句话:

第一,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像是一粒种子。所谓成长,就是这个种子发育的过程。

第二,植物种子的发育,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养料,孩子的成长,需要的养料是“感觉”。

第三,“种子”在发育过程中,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进而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这才是孩子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东西

蒙特梭利注重自发选择,七田真注重善意引导,二者只是方法上有些细微差异而已。

05

不论选择哪种教育法,看来最重要的是给与孩子“感觉”。

首先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一些运动器官在运动或者静止状态下给你的“本体感觉”。比如,当我们闭上眼睛依然可以精准地摸到鼻子、摸到耳朵甚至可以手拿杯子喝水,这就是本体感觉的作用。

其次是第六感,是指超出五官感知的能力,通常将其和直觉并列在一起。

还有一类是第七感,是指对相互连接的世界的感知力,也就是对连接的想象力、判断力和控制力;或者是对时间的灵敏感觉,拥有基于过去的记忆,来模拟未来、分析未来的功能。不外乎在时间轴上横向或者纵向的联系。

用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定义:感觉,就是“我”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

06

追溯早教的本质,一个结论会逐渐清晰: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他活在丰富的感觉中。换句话说,就是孩子需要丰富的刺激。

问题的关键,是不可以破坏孩子的那种感觉。

我相信大家度听过一种著名的冷,“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当大人这样做时,孩子自身的感觉就被破坏了,大人将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孩子时,就相当于切断了孩子与其他事物的直接关系。

我不认为早教能解决一切,但不论选择哪种早教,有一个直接的好处就是破坏了抚养者们的自恋。大人们不再觉得:我懂得多,而你什么也不懂,所以我要指导你、管教你、约束你,你必须听我的。

每个生命充分发育的话,都会成为他自己,这都会很美。

因此,不论是选择蒙特梭利还是七田真,最靠谱的就是改变家长的思想认识——只要你去太多地“操控”孩子,那么无论你的方法多高明,你都切断了孩子和事物的直接联系

让孩子充分地“感觉”这个世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