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人教出版社编者的第二封信

 慧欣fhogq6a3hk 2019-06-16

尊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编者:

您好!

我是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初二学生吴奇霖。2018年2月12日我曾给您写过一封信请教一些问题(历史编辑室的老师在3月28日回信于我,回答了一部分问题,谢谢)。今天我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向您请教,敬请指正。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问题

最近看到网上的新闻,您对福州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做出了回应,感谢小学语文编辑室老师们的及时反馈。今天在此将我仍然坚持的对于小学语文书的一些质疑向您请教,希望您也能帮助我解答一些疑惑。

1、陈寿是否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在语文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回顾·拓展一的日积月累中写道: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但考察陈寿著作,《三国志》与《全晋文》收录的陈寿文章都未曾提及这句话。我才疏学浅,不知道这句话是否来自陈寿失传的《古国志》、《益部耆旧传》等著作,麻烦您告知这句话出自陈寿的什么文章。

我与同学倒是在《魏书·李彪传》中找到了另一句与之相似的话:故谚曰:一日不书,百事荒芜。”结合上文李彪提议修史,这里的书”应该指书写,与“一日不读书”完全不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将其列入北魏诗,也可见此语绝非陈寿之言。另外,宋代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七“古人谚语”条与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八“古人引用谚语”条下也收录了一日不书,百事荒芜”,对于这句话的具体作者也未加说明。

2、《三国演义》中周瑜想杀诸葛亮是不是因为妒忌?

在语文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的第19课《草船借箭》中写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我认为这句话放在《三国演义》里都是不准确的。《三国演义》中周瑜存心欲谋杀之”是在诸葛瑾劝诸葛亮投靠孙权,诸葛亮拒绝后。

且毛氏父子批注《三国演义》时曾云:周瑜非忌孔明也,忌玄德也。孔明为玄德所有则忌之,使孔明而为东吴所有,则不忌也,观其使诸葛瑾招之之意可见矣;非若庞涓之忌孙膑,同事一君而必欲杀之而后快也。一则在异国而招之使入我国,一则在我国而驱之使入异国。试以庞涓较周瑜,则周瑜真爱孔明之至耳。”可见《三国演义》中周瑜所忌并非诸葛亮的才干,而是诸葛亮有才干而不为孙权所用。

3、周幽王有没有烽火戏诸侯?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六组阅读材料1《烽火戏诸侯》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我认为这则材料很不严谨。读《史记》,其中根本没有课文所谓一个大臣荒唐的建议”。再看先于《史记》的《吕氏春秋》,只写了传鼓相告”,根本没提及烽火,可见烽火戏诸侯是汉朝人的虚构,无法证明2700年前就有烽火传信。

二、中学历史教材的相关问题

对于上次历史编辑室老师的回信,我还有一些不解之处,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1、顾颉刚是否认为夏朝不存在?

您在回信中说:“顾颉刚作为疑古派的代表人物,对古史中大量的成说提出过质疑,但这些质疑不一定都对。例如,他认为不仅没有禹这个人,而且连夏朝都不曾存在过。”实际上顾颉刚先生并不认为夏朝不存在。可以参考孙庆伟先生《顾颉刚夏史研究与夏文化早期探索》: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顾颉刚认为禹是西方戎族的神话人物,但并不代表他对夏代完全持虚无的态度,这一点在他和史念海合著的《中国疆域沿革史》中有较好的体现。该书是顾颉刚应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化史丛书”之邀所作,但因事务繁忙而只拟定了全书主旨、体例和大纲,而交由史念海具体执笔撰写,其中第三章即为“夏民族之历史传说及其活动范围”,并分三节加以叙述,分别是“大禹治水分州之传说”、“从夷夏交争与少康中兴等传说中观察夏代中世之疆域”以及“晚夏之疆域范围”。从章节的设置上看,明显体现了顾颉刚的学术观点,而具体结论也反映了他的认识,如:

夏代历史亦仅凭后世之记载,然由种种方面证明,则知在殷商以前确有此一朝代也。夏之始祖相传为禹,但禹究竟与夏人是否有血统上之关系,又属疑问。战国以前书中之禹,不称夏禹,或者禹之传说乃为中国之《创世记》耳。

我国古代文明滥觞于黄河流域,夏民族又播迁流转于此地,黄河自古即多泛滥之灾,或即误以部分之灾为普遍之大害,遂产生治水分州等传说邪……随治水而来之传说,则为分划九州之事。“九州”一名辞,虽已见于春秋铜器齐侯镈钟及《诗·商颂》(作“九有”、“九围”等),但整个九州每州之名称及疆域之分划,则恐为战国以后所安排……今日所见之《禹贡》为记禹时九州贡赋及治水刊山之书,虽非禹时实录,然足代表战国时代人之古代地理观念。

禹之传说乃属一种神话性质,不足知夏代政治范围之所在。中夏以先,夏之政治中心似在今山东省,其势力及于河北、河南,晚夏则移居河东及伊、洛流域,然东方仍有其孑遗也。

而且直至顾先生晚年,他对于夏代疆域的认识一直没有改变,如1972年11月9日在给李民的信中仍称“河、洛之间为夏代政治中心自无疑义”,而“所恨者,夏代史迹无文字可证明耳”。

另外,我认为对纣王事迹的讨论应该就事论事。不能因为顾颉刚先生有些质疑不正确,就否认他的所有观点。我认为《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一文并没有哪里写的不对。如果您认为此文论证有误,希望您指出错误所在。

2、孙权在222年有没有自称吴王?

您说:“孙权222年称王,229年称帝,这已是基本的历史常识。魏文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与孙权接受封号,称吴王,是两码事”。但我读遍《三国志》及裴注,都没有222年孙权自称吴王的记载。

《三国志·吴书》中群臣在“权为吴王”后多有官职变迁记载,参照《孙登传》“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胡综传》“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仪、详皆为亭侯”与《吴范传》“及立为吴王”三处记载,可以确认“权为吴王”指221年曹丕封孙权为王之事。《资治通鉴》卷六十九也未记载222年孙权自称吴王之事。

记载孙权自称吴王的,只有唐人许嵩的《建康实录》。然而《建康实录》为美化孙权,在此前并不记载孙权受魏册封为吴王,而是写道:“曹丕代汉称魏,号黄初元年,而权江东犹称建安。”为了给孙权的吴王称号一个合理的来源,后文才编造了群臣劝进而孙权自称吴王的事。走马楼吴简出土时,对孙权奉行建安年号的事还有过讨论,最终罗新先生《走马楼吴简中的建安纪年简问题》为这个话题下了定论:“吴简及文献中建安二十六、二十七这样的纪年,是孙吴追述往事时,所采取的遮羞的办法。”孙权奉行建安年号是改元黄武后的遮羞手法,没有受曹丕册封更是彻底的鬼话。《建康实录》还搞错了时间,把曹丕三路伐吴与孙权称吴王的时间写成建安二十八年(223)。

由此可见,222年孙权称吴王绝无任何史料记载。在这些基础史料中都不见记载的事,是如何成为历史常识的呢?

三、中学语文教材的相关问题

以下是我近一年来对中学语文教材中一些古诗和古文相关知识的疑问:

1、《曹操集》中有没有“洪波涌起”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第4课《观沧海》注释称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但我翻阅《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其中作“洪波踊起”,而非教科书中的“洪波涌起”。《曹操集》此句注释称“宋书乐志‘波’作‘涛’,‘踊’作‘涌’。”若教科书要采用《曹操集》注释所提及《宋书·乐志》的版本,应当写作“洪涛涌起”而非“洪波涌起”。虽然《乐府诗集》《晋书·乐志》《宋书·乐志》中都有“洪波涌起”,但教科书并没有选用这些古籍。教科书所参考的《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中是绝没有“洪波涌起”这一句的。

2“何苦而不平”“夸娥氏”是否正确?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注释称选自《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课文中有“何苦而不平”句。我认为应该写作“何若而不平”。杨伯峻先生在《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中此句后写道:

道藏各本俱作「何若而不平」。王重民曰:釋文本、吉府本「苦」作「若」,是也;蓋形近而訛。御覽四十引「平」上有「可」字。釋文「苦」作「若」,云:若一本作苦。

王重民的观点认为“何苦而不平”一句是“何若而不平”的讹写。杨伯峻先生还说道藏各本都写作“何若而不平”。从《列子集释》来看,似乎是“何若而不平”更加可信。周崇谦先生《<愚公移山>词语考释》一文提及王力先生认为“何苦而不平”也不太好懂并将“何苦”看作状语。周崇谦先生认为,“何若”作状语解释起来比“何苦”要可信并断定“苦”“若”的误写。教科书注释将讲:“苦,愁苦。这里指担心。”这是将“苦”看作动词。动词“苦”与宾语“不平”之间使用连词“而”是不合语法的。我认为“何若而不平”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更合理。

另外,课文中“夸娥氏”在《列子集释》原句中写作“夸蛾氏”。杨伯峻先生引《列子释文》云:“夸娥氏一本作夸蟻氏。”“蟻”的古字作“蛾”,显然应该是写作“蛾”更合理。且蚂蚁力大,“夸蛾氏”“夸娥氏”更能顺理成章地解释为大力神。“夸娥氏”既非《列子集释》原文,不受杨伯峻先生认可,又不合理。我认为应将课文中的“夸娥氏”改回“夸蛾氏”

3“鲲”是不是大鱼?“海运”是不是海水运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注释称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版)。注释中写“鲲,大鱼名”。但读《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版),“鲲”实际上指鱼卵。书中对鲲的解释如下:

《鯤》徐音昆,李侯溫反。大魚名也。崔譔云:鯤當爲鯨,簡文同。慶藩案方以智曰:鯤本小魚之名,莊子用為大魚之名。其說是也。爾雅釋魚:鯤,魚子。凡魚之子名鯤,魯語魚禁鯤鮞,韋昭注:鯤,魚子也。張衡西京賦摷鯤鮞,薛綜注:鯤,魚子也。說文無篆。段玉裁曰:魚子未生者曰鯤。鯤即卵字,許慎作卝,古音讀如關,亦讀如昆。禮內則濡魚卵醬,鄭讀卵若鯤。凡未出者曰卵,已出者曰子。鯤即魚卵,故叔重以卝包之。莊子謂絕大之魚爲鯤,此則齊物之寓言,所謂汪洋自恣以適己者也。釋文引李頤云鯤,大魚名也,崔譔、簡文並云鯤當爲鯨,皆失之。

从郭庆藩的解释来看,“鲲”其实是鱼卵。《庄子集释》最终认定了“鲲,大鱼名也”的说法是错误的。教科书参考《庄子集释》,理当把“鲲”解释为鱼卵而非大鱼。若把“鲲”解释为大鱼,则无视了庄子用鱼卵命名大鱼的内涵,让学生失去了理解齐物论的机会。

课文注释还解释“海运”道:“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庄子集释》对“海运”的解释如下:

釋文《海運》司馬云:運,轉也。向秀云:非海不行,故曰海運。簡文云:運,徙也。慶藩案玉篇:運,行也。渾天儀云:天運如車轂,謂天之行不息也。此運字亦當訓行。莊子言鵬之運行不息於海,則將徙天池而休息矣。(說文:徙,迻也。段注:乍行乍止而竟止,則迻其所矣。)下文引齊諧六月息之言可證。郭氏謂非冥海不足以運其身,釋文引司馬向秀之說,皆失之。

由此看来,《庄子集释》对“运”的解释是大鹏的运行,根本没有提及任何所谓“六月海动”的说法。所谓“六月海动”,其实出自林希逸的《庄子口义》:

海運者,海動也。今海瀕之俚歌,猶有“六月海動”之語。海動必有大風,其水湧沸,自海底而起,聲聞數里。言必有此大風而後可以南徙也。

课文选自《庄子集释》但采用《庄子口义》的观点,注释中也没有说明参考了《庄子口义》,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太严谨。

4、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是否出自《英雄记》?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中《不求甚解》一篇中写道:“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王粲写的书名为《英雄记》而非《英雄记钞》。注释中也提到,《英雄记钞》是后人辑录的。因此“王粲《英雄记钞》”的说法似乎并不严谨。读过《三国志》裴注的人都知道,这段史料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绝非《英雄记》。以王粲《英雄记》的年代,绝不可能了解并记载当时并不出名的诸葛亮的事迹。我所知的最严谨的《英雄记》辑本是清人黄奭的辑本,今收录在中华书局《建安七子集》中,其中就没有诸葛亮的这段记载。

5、汉桓帝在位的时间是不是147年-167年?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一句“桓、灵”的注释中写“东汉的桓帝刘志(147-167年在位)”。我认为汉桓帝在位的时间应该是146-168年。

《后汉书·孝桓帝纪》:“本初元年,梁太后征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汉桓帝即位在本初元年(146)闰六月。《后汉书·孝桓帝纪》:“十二月壬申,复瘿陶王悝为勃海王。丁丑,帝崩于德阳前殿。”永康元年虽然大部分与公元167年重合,但永康元年十二月丁丑(二十八日)是168年1月25日。即汉桓帝在位时间应为146年-168年。

希望我的拙见可以得到您更好的指正,希望我们的教科书在文史方面的知识更加准确。谢谢!

敬祝

工作顺利!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初二学生 吴奇霖

2019年6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