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七)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6-16

61南宋 马和之 赤壁后游图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绢本,墨笔,纵25.8cm,横14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赤壁赋》是苏轼名篇。苏轼被贬黄州,两度夜游黄州赤壁,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调寄“念奴娇”的《赤壁怀古》,寄怀古幽思,泄胸中块磊。《前赤壁赋》主要写真景实情,《后赤壁赋》较多虚景幻境。马和之的《赤壁后游图》,并未按照原文次序描绘,而是妙造自如。画面景象比较简练,却点出了主要情节。一叶扁舟随波飘荡,艄公挟橹观景,正是“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情景。

62 书画孝经(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册在《石渠宝笈初编》里著录名为:《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册后有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宋逢丑、景定元年滕天骥、度宗咸淳二年金应桂、元成宗大德三年崔晋、赵孟俯(1254-1322年)题跋,诸题跋均肯定《孝经》书法出自于宋高宗之手。

孝顺是中国传统的美德,古人侍奉父母,按其身份的不同,往往也有不同尽孝道的方式。在传为孔子所陈述的《孝经》中,就清楚地记载着这些规范。

在宋代,像这类具有教化意义的插画绘本,深受统治者的重视。尤其是南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为强调他是赵宋法统的继承人,不仅常亲自书写四书五经章句,也常敕令画师依据这些句意,绘制成图,广为赏赐以作教化宣传。此册虽旧传为高宗书写、马和之(活动于1127-1290年)图绘,但由画风来看,却与现存马和之作品风格并不相似,应是出自其它南宋画院画师之手。

本册原本应为图文相连的长卷,后来因破损严重,改装成书画分开的册页形式。画幅各藉不同场景,诠释各阶层人士尽孝及忠君的双重意涵。图文相辅,充分突显了“为君主立言”的创作初衷。

传世的《孝经》绘本甚多,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李公麟《画孝经图》、元赵孟俯《书画孝经》以及《明文征明楷书孝经仇英画》,无论在构图布局、内容表现上皆与此册极为相近。

63 高宗书 马和之画 鲁颂三篇图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卷绢本设色 26.2厘米横419.5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鲁颂三篇图》是一幅成组的绢画,共分三部分,分别取材于《鲁颂》中的三首诗《駉》、《有駜》和《閟宫》所描写的内容,画上还有用楷书写的诗和小序。

高宗、孝宗(1127-1189)两朝,深重其画,尝书《毛诗》三百篇命和之每篇画一图,汇成巨帙,明时杭人有存其散佚者。所作笔墨沉稳,结构严谨,构思、意境、造型别开生面。黄公望赞其作品:“笔法清润,景致幽深,较之平时画卷,更出一头地矣。”吴镇谓其画:“清俊可爱,不谓南渡中有此人物,吾侪当为之北面矣。”传世作品有《后赤壁赋图》卷、《鹿鸣之什图》卷、《节南山之什图》卷、《豳风图》卷,现均藏故宫博物院;《唐风图》卷、《鲁颂三篇图》卷、《周颂清庙之什图》卷、《月色秋声图》页均藏辽宁省博物馆。

64南宋 陈容 九龙图卷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纸本,墨笔淡色,纵46.3cm,横1096.4cm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在中国,关于龙的形象一向伴随着诸多的神话、离奇万端的传说,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幻想和膜拜的对象。同时,龙也是艺术家们热衷表现的题讨,他们笔下的龙以“两眼电光,四爪腾越,喷云吐雾”的叱咤气势,嵌入人们的记忆。此《九龙图》为长卷纸本,绘九龙攫珠、穿云、追逐嬉戏于白浪苍茫间,极尽腾挪变化之态。用笔亦豪纵雄健,为其传世代表作。

图卷整个画面九条龙分置于险山云雾和湍急的潮水之中,迥异之状跃然卷上。一龙紧抓巨石,翘首以待;二龙双目斜视,与缭绕的雾气相容;三龙二目炯炯正视前方;四爪乍起凌驾于大石;四龙被突如其来的巨浪顺势卷入旋涡,奋力挣扎,目光狰狞,左爪中的明珠如捏碎一般,姿态异常痛苦;五龙猛然腾起,与疾驰的六龙形成搏斗的架势,一阵疾风骤雨袭来;七龙几乎被湮于云水之间;八龙则潜藏于弥漫的大雾中,尾巴若隐时现,一副傲慢姿态;九龙伏卧山石上作休憩状。构图形式上,龙与龙之间虚实相映,犹如琴弦弹奏,有张有弛,势气逼人。整幅作品迸发出龙的无穷变化之神力,粗犷迅疾的线条勾勒,凸现了龙的电光乍现威猛布空的气势。细腻的水墨烘染出云起水涌之状,更加有力地揭示了龙的精神内涵。整幅画面浓淡墨色的渲染,可以说恰如其分,干湿变化也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绝妙境地。《九龙图》的卷前有画家自题:作于甲辰之春(1244),卷后有他的诗与题跋。

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土,官至莆田太守。他诗文豪壮,以画龙著称,也画虎,作松石,学南唐后主铁勾画法,传世作品很少,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南宋后期。文献记载其才气豪一世,诗文豪壮,长章巨篇杰状奇诡。他于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已值中年时才中进士,后仅于临江军、国子监、莆田县任中下层官员,经历坎坷。陈容喜绘龙,亦能画竹,往往于酒酣气张之时作画,得龙之变化隐显之态。作为一名文人画家,他每画成,辄自题跋,诗画映发,揭示画意。

65南宋 陈容 五龙图卷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纸本,墨画淡彩, 45.2cm,横299.5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图所画五龙,追逐于山石水云之间。天机造化,妙笔入神。头角轩昂,鳞爪迅利。云绕雾满,巧于经纶。精得三昧,臻极绝伦。龙之威猛气势,跃然纸上,乃陈容《龙图》的另一精彩之作。

66南宋 杨婕妤 百花图卷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绢本,工笔设色,纵24cm,横324cm  吉林省博物馆藏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女性画家的作品当是南宋女画家杨婕妤的《百花图卷》,图卷共画寿春花、长春花、荷花、西施莲、兰花、望仙花、蜀葵,黄蜀葵、胡蜀葵,闇提花,、玉李花,、宫槐、三星在天、旭日初升、桃花荷花、海水、瑞芝,共计十七段,整个画面真实地展现了自然界百花争艳、万物欣荣的景象,洋溢着宁静欢悦的情绪,每段小楷书标花名并纪年、诗句。书法娟秀平正,稍带颜体。绘画用笔工致纤细,设色浓丽典雅,其中山水小品技法颇类马远、夏珪,花卉略近马麟风格,其中最近马麟绘画风格的如画卷中第五段所绘的兰花,该《百花图》长卷为典型的南宋院体画。

《百花图卷》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画作品,它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吴其贞《书画记》和张伯驹《丛碧书画录》。该画卷乾隆时期收入清内府收藏,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爱心觉罗溥仪从北京故宫将此画卷以赠送其胞弟溥杰的名义携带出宫,后辗转藏于长春市伪满皇宫小白楼内,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溥仪仓皇逃亡通化大栗子,该《百花图卷》散失于民间。1955年《百花图卷》曾在长春市内被发现,后流入北京市被大收藏张伯驹先生收藏,1964年张伯驹先生任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期间,将《百花图卷》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馆收藏至今。

《百花图卷》的书法和绘画部分均无款识和钤章,卷后拖尾处有明三城王朱芝垝题云:右《百花图》一卷,乃杨婕妤画也。清代书画收藏家梁清标得到此卷后,认定是南宋女画家杨婕妤之画甚是喜爱,亲自为该画卷题写笺名为杨婕妤百花图,并将此卷作为精品进行收藏。

杨婕妤(?——?),是唐太宗的婕妤。隋朝观王杨雄的孙女,魏王府咨议参军杨恭道的第三女。《全唐文卷九 太宗》载:“维贞观某年月日,皇帝遣使某官某持节册命曰:於戏!惟尔前魏王府谘议参军杨恭道第三女,门袭锺鼎,训彰礼则,幽闲表质,柔顺为心。备职后庭,寔惟通典,是用命尔为婕妤。往,钦哉!其光膺徽命,可不慎欤!”

杨婕妤是能诗、工书、擅画,颇具才艺的南宋女书画家,其法书墨迹诗章传世较多,绘画作品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这卷《百花图卷》。该画卷虽代表不了我国南宋书画艺术高度发展的水平,但对我们研究杨婕妤的书画艺术面貌以及填补我国女性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成就,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

67南宋 陈居中(传) 苏李别意图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绢本,设色,纵25.2cm,横121.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守节不屈,徙北海牧羊十九年;李陵出征匈奴,力竭被执而降,武帝诛其家,遂不得归汉。李陵闻苏武将返,特来相饯,泫然对泣,不胜哀戚。画幅中苏武与李陵握手道别,景物萧瑟与人物愁蹙的表情相呼应。此幅敷色古澹,从画风看,约是十四世纪中期后人临本。

陈居中,南宋画家。嘉泰年间(1201-1204)画院待诏,生卒年不详。专工人物及马,杂画亦佳。擅画反映贵族游乐、出猎生活和表现少数民族放牧风情等题材,注重写实,观察入微,构图简洁,风格清新,富于生趣。明人题其《八骏图》称“精彩逼真似唐画,系临史道硕、韩幹之辈,为两宋人物第一神品也”(吴其贞《书画记》)。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其“布置着色,可亚黄宗道”。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图》、《绝塞逢春图》、《进马图》等。

68南宋 陈居中(传) 桃源仙居图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绢本,设色,纵36cm,横331cm  私人收藏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在2019秋拍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中拍出此画,以1,23.2万元成交。画尾款识:嘉泰二年摹李道昭笔,居中。钤印:奂阳(朱),卷后跋文: 大内藏珍爱宋人,每夸眼福到平民。君家自有佳山水,一卷携将不厌贫。僊山楼阁都无恙,世外桃源迹岂多。展卷百回看不厌,袌残猷记共摩桫。仲琴先生得宋陈居中画卷,携之羊城,相示别离。岁余,予在北平两经国庆,覩故宫之书画,忆旧卷而难忘,来书属题,因寄小诗以当怀想。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十日。容肇祖并记于景山堂。容(朱)肇祖(白)。

此图与赵伯骕(传) 《五云楼阁图卷》如出一辙,除极个别细节之处有所不同外,几乎一模一样。此图与陈居中一贯的画风也不合,当为他人托款之作。

69南宋 陈居中(传) 洗马图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绢本,设色,纵36cm,横126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描绘皇家内苑所饲良马在湖中洗浴之景,群马神态各异,十分生动。图卷共描绘各种马95匹,牧马的奚官与圉人41人在一条河中及岸边洗马、戏马、驯马、饲马的场面。这幅图中所描绘的近百匹黑、白、红、花等各色马,有动有静,姿态各异生动活泼。画家对马的描绘,极善抓住动态和神情,运动中的马被表现得活泼顽皮,静立时的马又被表现得庄重威武,画中笔法清秀温雅,敷色清淡,可以看出唐法向宋元法变化的痕迹。

画作无款无钤印,传为明人所画。

70南宋 梁楷 八高僧故事图卷

鉴赏之五百零五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南宋 <wbr> <wbr>(七)

绢本,设色,图8段,每段纵26.6cm,横64cm左右  上海博物馆藏

图卷分别描绘南北朝至唐代8高僧的遗事佚闻。在图第二、三、五、八各段布景的树、石及船体上,逐段署有作者的细楷签款“梁楷”2字,在每段图画之后,均附有后人行书对题的故事题解。

图一《达摩面壁·神光参问》,图二《弘忍童身·道逢杖叟》,图三《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图四《智闲拥帚·回睨竹林》,图五《李源圆泽系舟·女子行汲》,图六《灌溪索饮·童子方汲》,图七《酒楼一角·楼子参拜》,图八《孤蓬芦岸·僧倚钓车》。画卷人物生动传神,笔法工整豪放,是梁楷早年的作品。

此卷曾经清代宫廷收藏,《秘殿珠林续编》著录编著者疏于考察,未曾察见隐于树干、石面及船体上的梁楷小字落款,误定为“宋人无款画”。经鉴定,确是梁楷真迹,已正名为梁楷《八高僧故事图》卷。

梁楷,生卒年不详,祖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居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宁宗景泰年间(1201-1204),曾在画院任待诏,以画宗教人物、鬼神、高士为主,也能画山水花鸟,是活动于南宋中期的画家。嘉泰元年(1201)画院待诏,赐金带不受,挂于院内。因其性情狂放疏野,又十分好酒,不拘小节,人称绰号“梁疯子”。但传于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传世作品有《六祖斫竹图》、《六祖斫竹图》、《八高僧故事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