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南京“民国子午线”在哪里?

 珍爱地球wk5hq0 2019-06-16

文:小陆飞刀

《南京晨报》近日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山大道——古城南京的子午线》,文中提到中山大道被誉为“民国子午线”。

这个说法其实值得商榷。

《南京晨报》2019年6月13日电子版截图

近些年来,一提到“民国子午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条横穿南京城的中山大道,但是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个常识:所谓子午线,就是地球的经线,为南北方向的纵向线路。

子午线就是地球的经线,最著名的就是本初子午线。

南京的中山大道,起于南京城西北方的下关码头,往东南方向延伸至鼓楼,又向南转往新街口,再向东抵达城东的中山门,全线大致呈由西北往东南方向的S型弧线,只有鼓楼至新街口一小段为南北走向。称这条路为”子午线“,显然不符合地理常识。

图上红线为南京中山大道线路。

更重要的是,南京历史上,存在过一条货真价实的“民国子午线”,它的名字就叫子午线路

这一条子午线路的规划与开辟,几乎是和中山大道同时进行的。

首都道路工程处编写的《首都中山路及子午线计划》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中山陵,南京筹划建设迎梓大道。该年10月出版的《建设》期刊第一期上,刊登了首都道路工程处编写的《首都中山路及子午线计划》,文中附有南京市长刘纪文和南京市工务局技正李宗侃的《建筑迎梓大道与子午线干道之提议》(此提议在1928年7月由首都建设委员会讨论通过),提议在建设迎梓大道(中山路)的同时,再建一条子午线路。该道路起自神策门车站,至鼓楼丹凤街,与迎梓大道相互交叉衔接。这段道路两旁隙地辽阔,湖山在望,空气清新,可划作行政、住宅、公园等区域,且障碍物少,费用较省,开辟后可作为南京城的主干道。这项建设计划,将中山路与子午线路都列为民国首都建设初期的基础项目。

《首都中山路及子午线计划》中的《中山路子午路路线全图》

和中山路相比,子午线路的设计有点特别:这条道路以1928年8月20日晚9点45分根据北极星方向测定的子午线为中心方向,规划成一条正南正北走向的城市主干道。

《首都中山路及子午线计划》记录了子午线观测经过。

1928年11月,南京市工务局发布公告,自保泰街北起,至和平门(即神策门)西段城墙根,将开辟一条子午线路以利交通,路面宽度定为四十公尺,已由该局测量完毕并钉上路桩划定拆线。路基以内居民房屋、竹木、菜地等,限期十五日内自行拆除,逾期将由工务局代拆,以料抵工。

1928年11月,南京市工务局发布公告,开辟子午线路。

那时的鼓楼以北地区基本是一片荒地,路界内建筑物仅有庵堂一座、洋房一幢、棚户二三处而已。可就是这仅有的一幢洋房,竟成为阻拦道路建设的钉子户,足足拖了四个月才搞定拆迁。

1928年南京地图上,开辟子午线路之前的鼓楼以北地区一片荒凉。

这幢洋房座落于傅厚岗,正位于子午线路当中,是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侨商梁炳农的住宅。

南洋侨商梁炳农,参与过南洋劝业会的筹办,曾出价一万元购买了南洋劝业会开幕当天的第一号门票。

梁炳农是著名的南洋华侨领袖,颇有社会地位。他不愿拆屋,便通过侨务委员会通融,申请将住宅附近道路改为环岛。

1929年3月2日,南京特别市政府发布《不准梁炳农请免拆子午线内住房案》。

1929年3月,南京市政府为此特别发文,驳回梁炳农的申请,勒令该处房屋必须全部拆除。


1929年5月出版的《道路月刊》第一期,报道了子午线路的建设进展。

1929年4月,南京市长刘纪文发布命令,命工务局按原定线路从速兴工,子午线路务必在6月1日前完工。子午线拆让地段,线内有房屋处先拆二十公尺,无房空地开辟四十公尺。所有被拆居民如无房迁住,可以申请免费搬进平民住宅居住,以示体恤。

1929年7月1日《首都市政周刊》公布了子午线路全线规划路径,最南段越过城墙,直到雨花台为止。

最早启动的和平门(神策门)至鼓楼一段道路,其实只是子午线路的北段。子午线路全线计划建设成一条纵贯南京南北的大道。

1929年4月以后,子午线路南段工程也开始启动,这一段子午线路从新街口再往南延伸,暂至珠宝廊(今白下路西段)为止。新街口以南地区是南京的老城区,房屋稠密,拆迁引出的纠纷也更多。

《申报》曾报道过一户拆迁居民令人同情的遭遇:这户人家原住在鼓楼,1928年开辟中山路时房屋被拆,将砖瓦木料移至新街口明瓦廊重建新屋,不料房子刚建好,市政府又推出子午线路南延规划,新房子再次被划在拆迁线内,房主只能徒呼奈何。


1929年4月29日《申报》,报道了一位南京市民半年内被两次拆迁的遭遇。

道路越往南,推进速度越慢,子午线路工期一再拖延,直到1929年7月以后,南段道路才开始动工修建。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著名的民国拆迁故事——修建中山路时,南京市长刘纪文拆掉了蒋介石的官邸。

这个关于刘纪文拆蒋介石公馆的故事,其实有点错误。

这个故事有个小错误。蒋介石公馆因修路被拆确有其事,但不是在建中山路时,而是发生在建筑子午线路南段道路期间。

1928年南京地图,“总司令部”就在三元巷附近。

子午线路南段正好贯穿位于新街口南侧的军警两大机关——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和首都公安局,蒋介石的公馆在总司令部后面,也属拆迁范围。为保证子午路贯通,蒋介石亲自命令拆除此处房屋,为市民做榜样。

1929年5月26日《新闻报》报道,位于三元巷的总司令部已开始拆屋

拆总司令部时,发生过一个小花絮:总司令部原为清代海关道台袁氏的府邸,内有园林池沼,施工需填平水塘,难免殃及池鱼。蒋介石看到出水的龟鳖都趴在岸边,大发恻隐之心,便命人网起塘中所有水族,移到别处放生。

这个故事被登上报纸,用来宣扬蒋总司令的好生之德。

1929年5月18日《申报》刊载了蒋介石在拆迁中的小故事。

按规划,子午线路将从珠宝廊一直向南延伸,抵达聚宝门(中华门)附近,破墙出城,最后通向雨花台。

1929年下半年,在子午线路新街口至珠宝廊段紧张施工的同时,更南一段道路的测量划线也已进行至城南的大功坊(今中华路瞻园路)一带。

1929年9月,刘纪文已下令给工务局,打算拆除城墙二十公尺,作为子午线南段出城口。

城南三山街、大功坊一带是当时南京最繁华的闹市区,商铺云集,人口稠密。在这一片拆迁辟路,无疑比空旷的城北地段困难许多。子午线路南延道路划定界线的过程中,就惹出不少事端,有人甚至因此铤而走险。

1930年初,南京城南发生了一桩由子午线路拆迁引发的案件。

城南大功坊有家印书馆,是租赁别人房屋经营的。1929年5月以来,这家印书馆时常莫名失火,种种迹象表明,有人在故意纵火。后经该馆店员举报,警方终于破案,抓到的纵火者竟是房主的儿子王某。原来,这处房屋正处在即将开辟的子午线路界内,房主为房屋投了巨额火灾保险,如果房子因修路拆除,房主将一无所得。王某心有不甘,遂贿赂印书馆店员,企图纵火烧毁房屋,骗取保险金,最终事发落网。

直到1933年,南京地图上的子午线路南延虚线仍然画至大功坊附近。

这起案件,侧面反映出一些拆迁居民的心态。道路拆迁给沿途居民、商户造成的巨大损失,远非政府那点补偿费或安置政策所能弥补的。

建设子午线路是刘纪文担任南京特别市市长期间大力推行的市政建设项目之一。1930年4月,国民政府任命刘纪文为江海关监督,同时免去其南京特别市市长职务。在此之后,子午线路最南段的建设计划被搁置下来。

开辟中山路和子午线路的南京市长刘纪文

其实,对于这条子午线路的建设,业内评价颇有微词。

1931年,上海工务局局长、著名工程师沈怡在其著作《市政工程概论》里毫不客气地指出:“旧市区道路不仅狭隘,且多弯曲,计划者除于干道线路,得将旧路加以必要之改正外,其余均应就其原状放宽,不可动辄持裁弯取直之见。如南京之子午线路,因囿于方向之一念,以致旧路丝毫不能利用,且冲毁民房甚多,就工程上观之,殊非必要。南京子午线路这种在地图上用直尺划线开辟道路的做法,被沈怡举为反面案例。

《市政工程概论》沈怡著,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

在繁华的南京城南强推拆屋建路,劳民伤财且吃力不讨好,随着强势的“拆屋市长”刘纪文卸任,子午线路最南段计划也就无疾而终了。

从最初筹建之日算起,子午线路这个路名只存在了两年多时间。

1930年10月3日,国民政府第九十六次国务会议修正通过《首都干路定名图》,南北两段子午线路被分别改名为中央路和中正路。

鼓楼以北的子午线路,更名为中央路,文革期间曾改为“大庆路”,1981年后恢复为中央路;新街口以南的子午线路,更名为中正路,日伪时期一度改名为复兴路,1946年复名为中正路,新中国建国以后,这条路又改名为中山南路

子午线路更名后的《首都干路系统图》,其中中正路实际只开辟一小半(红色部分)。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条子午走向的主干道才真正实现南京城区的南北贯通。1992年,中山南路自白下路继续南下工程启动,1997年6月全线竣工。新辟的中山南路不再坚持笔直的正南正北走向,而是略向西偏移,向南延伸了4300多米,从中华门西侧越出城墙,直达雨花西路。

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构成南京主城区的纵贯线(蓝色路线)。

2003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记述民国南京中山路往事的《民国子午线》,好像正是从这时开始,“民国子午线”逐渐成为南京中山路的代称。

《民国子午线》,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

对于为何这采用这个称呼,该书中也做了说明:中山大道并非是一条贯穿南北的纵线,将它称为“民国子午线”是因为道路沿线民国建筑众多,且贯穿了南京民国政府的整个历史。

《民国子午线》关于书名的一段解说

这样的解释多少有点牵强,至少没能说服我。

将中山大道称为“民国子午线“,不仅明显有悖地理常识,更混用了与中山路同时规划、长期并存的另一条南京主干道的历史名称,是否有点张冠李戴?

如果必须给中山路加一个头衔(其实大可不必,中山大道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历史感),换成“民国第一长街”之类的称呼,或许会更好一些?


1978年的鼓楼广场。图上右侧道路为中央路(当时还叫大庆路),左侧道路为中山北路,到底那条道路才是真正的“民国子午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