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像记忆 | 杜泽泉: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科考

 zzm1008图书馆 2019-06-16

编者按:

       自1950年7月创刊起,《人民画报》便肩负起国际传播与报道中国的光荣使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摄影记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影像资料。

       人民画报专题将多维度整合老照片,陆续推出《人民画报》摄影记者的优秀作品。画报记者见证了人民共和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他们的作品让我们感受中国的变迁、感知中国的故事、感恩生活的美好!

         本期推出由杜泽泉2003年、2009年拍摄的《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科考》的专题照片。

珠穆朗玛峰远眺  2009年

        在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东段的喜马拉雅山,群峰林立,层峦叠嶂,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在群山的中央,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整个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伟,昂首天外,四周地形极为险峻,气象瞬息万变。在山脊和峭壁之间,分布着数百条大小冰川,还有许多美丽而神奇的冰塔林,犹如仙境广寒宫。

        据地质学家介绍,在远古时代,整个喜马拉雅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从新生代后期开始,海底深处的岩层受到强烈的挤压,开始崛起于沧海之中,以惊人的速度很快就上升成为'世界屋脊'。作为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在以每年3.2至12.7毫米的速度上升,不断创造着最新的世界最高峰纪录。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开始出现众多先进的登山设备。在现代化的工具协助下,珠穆朗玛峰,这座世界最高峰也不再令人望而生畏。在珠峰脚下,开始设立了邮电所,甚至还有人开设了一家网吧。珠峰已经成为众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把珠峰游览列入其业务范围。

        人民画报社摄影记者杜泽泉对西藏有着特殊的情结。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的考察任务延续了十多年,杜泽泉也跑了十多年的西藏。除了随科考团考察外,他也多次自行前往。杜泽泉攀登珠峰6次,最高到达过海拔6700米。今天图库君精选杜泽泉拍摄的一组珠峰科考图片,一方面展示西藏珠峰的神奇而伟大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也展现中国科考队员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巨大冰塔林 2009年

在珠峰的山脊和峭壁之间,分布着数百条大小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上有罕见的冰塔林,有的高达数十米,就像一座座冰山。2003年

冰川上的冰塔林  2003年

珠峰周围山地发育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冰川,是大自然留给地球的不朽珍品,从不同侧面观察珠峰冰塔林,会发现它多种姿态的美。2003年

珠峰地区的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也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2003年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冰塔林  2003年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大型冰川,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这些冰川和冰塔林构成了珠峰独特的地貌特征。2003年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表明,珠峰地区对于生态学研究、生物科学、地质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03年

珠穆朗玛峰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险峻的冰缝,随时都有可能吞噬登山者的生命。2003年

攀登珠峰的人,谁都不知道等在前方的,是登顶成功的喜悦,还是死神的请柬。在大本营旁边就是珠峰墓地。每一个攀山者都要从死人的脚下走过,才有可能登上顶峰。图为攀登珠峰冰崖的登山运动员。 2003年

攀登珠峰冰崖。站在地球第三极——纪念人类成功登顶珠峰50周年。《人民画报》2003年5期封面


杜泽泉简介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1939年出生,人民画报社高级记者,全国劳动模范。60年代中期进入人民画报社工作的杜泽泉,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登山队组织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登山活动;先后多次到达藏北无人区、西藏阿里地区、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新疆乔格里峰、喀拉昆仑山、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云南、四川横断山地区以及昆仑山、长江源头、南沙群岛、西太平洋等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他与科学家们共同流汗、流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杜泽泉的影像册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巨大冰塔林》《南迦巴瓦峰》等作品不但记录着中国西部的壮美景色,也讲述着新中国科考工作一步步走来的艰辛。

摄影:杜泽泉

编辑:闻礼华  郝琳琳

图片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