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中国 | 三叔和宗祠

 zzm1008图书馆 2019-06-16

       三叔叫黄汉威,今年75岁,因在家里排行老三,被人们尊称“三叔”。他是平地黄氏三房“见台房”二十七世。从村办烛芯厂副厂长的位置上退休后,他被选为黄氏大宗祠管理委员会的副会长,负责祠堂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等大小事务,至今已十年有余。因为人和善、做事谨慎负责、经手的财物也一清二楚,三叔很受族人的尊重。

       宗祠,也称祠堂,通常是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后人大多在祖屋中供奉祖先牌位,这里就成为宗族的象征,是家族祭祀、聚集的公共场所。在传统祠堂林立的岭南地区,祠堂作为秉承家风、凝聚亲情、祈福安宁的场所,既寄托着宗族对祖先的眷恋和怀念,也代表着这个宗族走过的风雨路。通过一个地方的宗族祠堂,可以了解了当地的政治、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宗祠是家族祭祀、聚集的重要场所。每到祠堂重要活动之前,三叔都会小心地点燃祖先牌位前的灯盏。

▲三叔和从香港回来探亲的族人在餐厅共进午餐。

▲三叔负责宗祠的大小事务,也时常有人来找他商量事情。

       黄汉威负责的黄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平地村,黄氏祖籍浙江龙游,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在平地村开村落户,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平地黄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光绪年间数次重修。如今的建筑主体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距今260余年,是黄氏家族处理家族事务的主要场所。

▲这是黄氏家族第七次修订的家谱,于1925年印制,上面只记录到三叔的父亲、平地黄氏三房“见台房”二十六世黄柏英。

▲按照惯例,正月初四,三叔带领平地村的群英醒狮队都要到15公里外的世交象岗村和鹅溪村拜年。

▲退休之后,三叔就全职负责宗祠的维护、管理等相关事务。他的“办公室”就是西廊下的一间隔断。为了更好地工作,三叔学会了使用电脑,宗祠里还安装了无线网络。

▲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周日,是家族祭祖及聚餐的日子,平地黄氏族群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参加。祭祖宴席的预算、菜品,每桌人员,餐桌的编号及位置都要三叔亲自安排好。

▲在当地,为宗祠做事是没有报酬的,但三叔仍无怨无悔。在他看来,家族宗祠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从出生到退休,三叔几乎没离开过平地村,这里的一路一桥、一草一木都印在他的脑子里。三叔见证了黄氏大宗祠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1994年黄氏大宗祠被当地政府列为南海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经过三年的维修整理,这座历经沧桑、被当地人称为“花祠堂”的精美古祠,以全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只要你说花祠堂,在平地村没有人会把你当外人看。”三叔说。

转载自《人民画报》2016年1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