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有两位诗人,各写了一首诗,意思完全相反,却都成为千古经典

 无风起念 2020-07-25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之一,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了景色的意境亦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别有一番风味,因此为后世所传唱,也成为了后世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

有些时候,处于相同的时代,面临着相同的境地之人,可能会有一样的想法,但是每个人的才华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因此表达的形式也不同。在唐朝时期,就有两个诗人,他们各自写了一首看似意思完全相反,但是却表达相同情感的诗歌,他们分别是韦庄和高蟾。

高蟾所做的诗歌为《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作者在一个秋日的傍晚,登上了金陵城头,遥望浮云落日映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即“一片伤心”。对于作者而言,浮云落日是他情感的寄托,而真正的伤心却是这种实物所无法描绘的。由此可见,作者伤心程度之深。此时的高蟾早已看到了唐王朝的覆灭之路,深为苦恼,但是却无可奈何。

韦庄显然是看过高蟾的作品的,因此他心有所感,之后又做出了一首诗歌《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

在这首诗歌之中“谁谓伤心画不成”与“一片伤心画不成”遥相呼应,看似意思矛盾,却表现出了相同的情感。韦庄虽然没有去看金陵的风云,但是他通过观看金陵图,通过理解画家用的“老木”和“寒云”等意象,从而体会出了风云欲来的感情,也隐含了作者对于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因此,作者便告诉世人,其实这种伤心,是可以用画来表示的。

两首诗歌,或许有着不同的立场,前者认为,画永远无法描绘出自己真正的内心情感。而后者则认为,一副有灵魂的画,是可以通过对事物的描绘,从而向世人展示出画家的感情的。只是赏画之人不同,感触不同罢了。

不过,无论两人的想法是否相同,他们想要借自己的诗歌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类似的,都是对唐王朝逐渐走向覆灭的哀伤与悲痛。而作者对于风景和画境的描绘,形象生动,令后世之人赞叹,这才成为了千古经典。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