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先从《易经》的原文说起,易经: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辨别吉凶的方法,存在于卦辞和爻辞之中;所担忧的悔吝之事,存在于容易忽略的细节之中;行为没有过失,存在于及时悔悟改过。 辩吉凶者,存乎辞。如果我们学完了整本易经,将卦辞爻辞都学好、学通了,出现一个卦象就不必看其他方面,只要看它的卦爻辞就可以来判断它的吉凶。比如乾卦的九五爻动了,就看九五的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它预示鸿运当头,事业通达,干什么成什么,这里就不要再想它是六合卦、六冲卦等其它东西了。大道至简,道理就这么简单。 辨别吉凶要从卦辞和爻辞中去寻找。周公孔子时代的占筮用的是蓍草法,经过“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等复杂的过程演成一卦之后,根据爻的变动情况,对照文王、周公所注的卦爻辞来判断吉凶。比如乾卦的初九爻动了,提醒你“潜龙勿用”,如不要出征,不要行动,还不到行动的时间,这是用卦辞爻辞来断吉凶。 汉代京房对易经贡献很大,后人把他的学术称为“京房易”,他把一卦变为十六卦来综合分析,所以也叫“京房十六变卦”。汉京房为了使预测更具有准确性,把天干地支装入每一卦之中(浑天甲子),首创了八卦纳甲法,这就是他发明的“火珠林”占筮法,这种占筮方法也就是现在用三个铜钱摇卦的六爻预测法,当然现在的这种预测法与原始的“火珠林”法有所不同,它是由“火珠林”法改进而来的。到了宋代,邵康节先生发明了梅花易数预测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八卦万物类象或年月日时来起卦,以体用五行生克的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再看这一卦所变出的错综复杂卦象,最后确定吉凶。大道至公、大道至简。学习易经就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于得心应手地去运用。 忧悔吝者,存乎介。“忧”是忧虑,“悔”是后悔、悔恨,“吝”是阻塞、不通、遗憾、惋惜,小的困难、小的隔阂。“介”是微细、微小、细节的意思。为什么出现忧悔吝呢?是因为我们在细微之处没有注意,因微细的地方没有做到位才会出现忧虑、悔恨和阻塞不通。如果出现了“忧悔吝”的情况,就要从事物的微细之处和变化的细小环节中去找原因。 做人做事要想避免“忧悔吝”的出现,一定要认真对待事情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道德经》中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若想做大人、成大事,就要从微细处着手;若要解决好难题,做好艰难的事情,就要从容易、平易处着手。“介”有很多意思,在此处作微细、微小来讲比较合适。 震无咎者,存乎悔。“震”是动的意思,做一件事情、一件工作的时候,在行动当中,要想不出现过失,不出现灾殃,一定要能够及时悔悟、改过,能够悔改就不会出现过失,就能避免过失。小编回答完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