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如何化解?找到根源,走好这三步才是关键!

 赤候 2019-06-17

你知道吗?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上焦烈火熊熊燃烧,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脾气火爆,看谁都不顺眼。下寒的症状是:下焦如冰箱一般,大便不成形,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腹泻,姨妈驾到时生无可恋等等。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很多人会说遇到上热下寒那还不简单?直接灭灭火不就行啦,吃点西瓜好了,或者你可以喝点菊花、金银花这样的凉药来降降火。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遇到上寒下热到底该怎么办?

生命是水火相容、阴阳和谐的整体

要解决上热下寒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它的根源。想要明白为什么身体会有“上热下寒”的现象,还得从中医的阴阳学说开始说起,大家都知道,人是由两种能量构成的,一种为阴,一种为阳。《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那么,阴阳在我们人体内到底是怎样一个运行的状态呢?

俗话说水火不容,事实也的确如此:水性寒,火性热;水往低处流,火往高处蹿;水属阴,火属阳;火一碰上水,立刻就会熄灭,火大了,水就会被烧干。水与火是一对矛盾,似乎根本就无法调和。然而,物性并不等于人性。

人的生命是一个奇迹,生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超越了物性,调和了水火,所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生命就是水与火、阴和阳的统一体。因为这种和谐和平衡,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温一直保持在36.5度左右,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寒。

身体中什么是火?什么是水?

既然我们的生命是水火相容、阴阳和谐的统一体。那么,在我们的身体当中,火是什么,水又是什么呢?

其实,人体中的火就是心,心是人体的太阳,中医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意思是,我们的心就像太阳一样,给大自然带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大地一片黑暗,万物就不复存在。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的身体没有了太阳,血液就会停止流动,身体就会变得僵硬,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人体中的水就是肾,肾是人体的水脏。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心像太阳一样给身体以温暖,而我们的肾就像雨露一样给身体以滋润。在自然界中,雨水充足,树木就会生长;在人体中,肾水充沛,肝气才会升发。

中医怎么看上热下寒?

当我们理解了阴阳和水火的时候,就很好理解“上热下寒”的身体现象了。总的来说,上热下寒主要就是因为身体当中水火的平衡、和谐的状态被破坏了。

心为火,肾为水。心火向下潜入肾水中,给肾以阳气和动力,肾水就会往上走,去滋养肝阴,这样就能确保上焦不会太热。

这个就跟我们烧水是一个道理的,肾就像是正在被烧的水,而我们的心就是柴火,柴火在下面一少,肾水就会动起来,去滋养心肺。

如果这个循环被破坏,火不能下来温暖脾胃,则会出现胃寒胃痛的现象,如果不能温暖小肠,则出现消化功能就不好的症状,容易造成腹泻。这就是所谓的下寒。

同理,如果肾水无法上升,上焦火就会太旺,就会造成心烦,肺热,肝火旺。出现我们常说的上火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上热。

上热下寒如何化解?

上热下寒的人,千万不能一上来就用凉药扑火。这样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所以上热下寒的人调理时切记不能直接清热,而是先要打通中焦要塞,引火下行,然后再清热和滋补。总体的思路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遇到上热下寒怎么办?走好以下这三步是关键。

第一步:驱寒引火

要解决上热下寒的问题,首先就要把寒化开,因为寒则凝,就是说寒气一重,就会让身体内的能量运动受阻,只有先动起来,寒热才能交通,心肾才能相交。

平时多艾灸关元穴,是一个打通中焦的好方法,可以把寒气先赶走,中间通了,才能把心火往下引。同时可以坚持喝红糖水,加点生姜驱寒,时间久了,寒气就会越来越少。

第二步:引火归元

火是引燃了,但是没有往下走,这是很多人反映艾灸关元等穴位暖宫后没有用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注意,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后,还要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穴、涌泉等穴位,把头面的热引下来,这样全身的气血才能有效运转起来。

另外“揉腹法”也是道家流传的一种元气自我充实法。揉中焦,助力身体圆运动,是很全面的“引火归元”手法。每天一次,就可以使内脏的气血运行通畅,元气充足。上下通和,升清降浊,去旧生新,外感的各种邪气也可以驱除体外。

此外,还可以采用艾叶泡脚的方法把上焦的火引下来。虚火重又手脚凉、腿肿的人特别适合艾叶泡脚,每次泡的时候,泡到微微出汗即可。不过气血不足的人不适合久泡,因为艾叶泡脚会把头面和上焦的气血引下来,泡的时间太长,就会引起头晕。

第三步:清热解毒

中医常用的桑叶,菊花,金银花,竹叶,瞿麦等,都有很好的清热作用,当我们感觉有上火现象的时候,可以取适当的买点这些药材,然后取3-5g泡开水饮用即可。不过在清热的过程中,有需要注意去寒,因为这些清热的药物一般也都是良性的,如果饮用过多也会伤到脾胃,使得下焦越来越寒,身体也越来越差。因此最好是平日里多艾灸助肾阳的穴位,有足够的温暖后再去清热,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症候复杂时从调理脾胃开始

以上提到的方法适合大多数人,但是我们也会遇到症候复杂、难以下手的时候,用了很多的方法,上热下寒的现象改善的还不是很明显,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用下面的方法了。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身体中,上为阳,下为阴,阴阳之气上下循环,从而构成了气机的升降。在气机的升降过程中有一枢纽,它就是我们的脾胃。脾胃属土,土居中央,处阴阳之交,清浊之间,所以它又被称为中气。

中气是气机升降的关键,在身体的圆运动中,中气里的脾气向上升,胃气往下降,一升一降,一推一拉,这就使圆运动有了动力。因此,如果脾胃虚弱了,气机就会出现问题。相反,如果中气强大,不管身体有多么的不好,都能慢慢地恢复。《黄帝内经》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身体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调理脾胃开始。

中医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当我们遇到症候复杂时,我们就可以从脾胃入手,因为脾胃属土,处于中间,是气机升降的关键,只要气机上下通调,阴阳交泰,水火既济,那么,身体就会自己恢复,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就会逐渐消失。

附张仲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可用来打通中焦、补益脾胃:

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黄连5克。

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