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咖评病历】消化溃疡伴Hp根除

 爱好收藏图书馆 2019-06-17

患者,男,68岁,体重 65公斤。2018年2月6日就诊,主诉反复解血便3天。

病史资料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解暗红色血便3次,水样泻,便中带暗红色血液,量多,每次量约100 g,不伴腹痛腹胀,无黏液脓血便,便后出现一过性心慌、冷汗、四肢乏力,头晕,伴双目视物模糊,无黑朦晕厥,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呕血,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等不适。

入院当天患者又复解暗红色血便3次,性状如前,伴随症状如前,急诊送入我科,查血常规示WBC 9.65×109/L,HBC 2.55×1012/L,Hb 80g/L,plt 220×109/L;CRP 14.53 mg/L,血生化示钾3.4 mmol/L,钠134 mmol/L,钙1.89 mmol/L,肌酐92 μmol/L,尿素21.5 mmol/L,白蛋白25 g/L,GGT 246 U/L,AMY 76 U/L;血气分析示PH 7.456,PCO2 32.41 mmHg,PO2 105.78 mmHg,SB 23.9mmol/L,心梗三项示BNP 147.1 ng/L,肌钙蛋白0.15 ng/ml,降钙素原 1.19 ng/ml,凝血功能示未见明显异常。

电子胃镜示胃体黏膜皱襞走向规整,中段大弯侧偏后壁见一处0.8×1.0 cm片状黏膜发红,有边界,周围黏膜轻度隆起,活检1块。胃角后壁见一处片状浅溃疡,约0.8×1.5 cm,伴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胃窦轻度变形,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前壁小弯见1.2×1.5 cm深溃疡,附厚白苔及黑色血痂,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提示胃多发溃疡(胃窦Forrest Ⅱc,胃角H1期),建议治疗4~6周复查胃镜。胃体糜烂,Ⅱc型,性质待定。现患者为进一步诊疗,门诊拟“消化道出血”收入我科。

危险因素:患者饮食、睡眠欠佳,大便如上,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 生长于原籍,否认疫水接触史,吸烟40年余,平均10根/日,饮酒40年余,白酒7两/日。 父母均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可达170/100mmHg,规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祥),自诉血压控制可;2007年脑梗一次,目前无口角歪斜,无偏瘫,无肢体障碍等不适;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个人史:传 染 病 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史:随社会。 手术外伤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史。 输 血 史:否认输血史; 过敏史(药物、食物等):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

体格检查

T 36.4℃,P 78次/分,R 18次/分,BP 130/84 mmHg 。

一般状况良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推床入病室,步态正常,自主,表情自如,言语流利,急性面容,神志清楚,合作,问答合理。

全身皮肤及黏膜正常,口唇苍白,无皮疹。未见皮下出血。毛发状况正常。皮肤湿度正常,皮温正常,弹性正常,无水肿,无肝掌,未见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头形正常,头皮正常。眼睑无水肿,眼球无凸出及凹陷、无斜视、震颤及运动障碍,结膜正常,角膜透明,无溃疡,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阅读视力正常。耳廓外形正常,无乳突压痛,无分泌物。鼻外形正常,上颌窦与额窦无压痛,无分泌物,无鼻翼煽动。口唇红润,口腔黏膜光滑,伸舌居中,齿龈无红肿溢脓,牙齿排列整齐,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表面未见脓点,悬雍垂居中,咽无充血,声音正常。 颈软,无抵抗感,气管正中,颈静脉充盈正常,颈动脉搏动正常,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廓无畸形,呼吸节律正常,胸壁未见静脉曲张,无结节及肿块,无胸骨叩痛。双乳房对称,未触及包块。呈腹式呼吸,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未见明显异常,肋间隙正常。语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肺听诊位置可闻及呼吸音,肺听诊的位置未闻及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可见心尖搏动,位于肋间隙位置左锁骨中线内0.5cm。心尖搏动正常,未触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界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P2>A2。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大动脉及血管:周围血管征,无毛细血管搏动征、股动脉未闻及枪击音。 

腹软,未见手术瘢痕及皮疹,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触诊腹部柔软,未触及腹部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麦氏点无压痛、反跳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听诊肠鸣音无亢进,无气过水声,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 肛门、直肠和外生殖器未查。 

脊柱生理歪曲,活动自如,无脊柱位置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腹软,未见手术瘢痕及皮疹,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触诊腹部柔软,未触及腹部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麦氏点无压痛、反跳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听诊肠鸣音无亢进,无气过水声,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018年2月6日检查

血常规示WBC 9.65×109/L,HBC 2.55×1012/L,Hb 80g/L,plt 220×109/L,CRP 14.53 mg/L。

心梗三项示BNP 147.1 ng/L,肌钙蛋白0.15 ng/ml,降钙素原 1.19 ng/ml。

凝血功能示未见明显异常。

血气分析示PH 7.456,PCO2 32.41 mmHg,PO2 105.78mmHg,SB 23.9 mmol/L,余未见异常。

血生化示钾3.4 mmol/L,钠134 mmol/L,钙1.89 mmol/L,肌酐92 μmol/L,尿素21.5 mmol/L,白蛋白25 g/L,GGT 246 U/L,AMY 76 U/L,余未见异常。

2018年2月7日检查

血生化:氯101.6 mmol/L,钙1.76 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28.7 mmol/L,镁0.7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55 mmol/L ↓,无机磷0.77 mol/L ↓,铁30.00 μmol/L,甘油三脂2.13 mmol/L,钾3.4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7 mmol/L,总胆固醇3.57 mmol/L,钠139 mmol/L。

肿瘤标志物(10项):糖类抗原CA-125 17.870 U/mL,糖类抗原CA-50 29.43 IU/mL↑,糖类抗原CA24-2 2.351 IU/mL,糖类抗原CA72-4 4.350 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 10.530 ng/mL,癌胚抗原3.610 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5.490 ng/ml ↑,糖类抗原CA19-9 51.460 U/ml↑ ,糖类抗原CA15-3 5.120 U/ml,甲胎蛋白14.860 ng/ml ↑。

血型鉴定+抗体筛选:Rh(D)血型阳性,A B O血型AB型,抗体筛选阴性。

葡萄糖测定:葡萄糖 5.25 mmol/L。

血常规+C-反应蛋白(住院),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 7.95×109/L,糖化血红蛋白 5.4%,红细胞 1.93×1012/L ↓,快速C反应蛋白 17.85 mg/L ↑,血小板计数 145×109/L,血红蛋白 61 g/L ↓。幽门螺旋杆菌IgG(总) 阳性阳性,幽门螺旋杆菌IgG(CIM) 阳性。

尿液分析未见异常。 

2018年2月10日

CYP2C19基因检测:CYP2C19*1/*3(636GA,681GG) 未检出,CYP2C19*2/*3(636GA,681GA) 未检出,CYP2C19*2/*2(636GG,681AA) 未检出,CYP2C19*3/*3(636AA,681GG) 未检出,CYP2C19*1/*1(636GG,681GG) 未检出,CYP2C19*1/*2(636GG,681GA) *1/*2(636 GG,681 GA)。

急诊血生化:钾3.6 mmol/L,血清碳酸氢盐25 mmol/L,氯104.0 mmol/L,钙1.85 mmol/L ↓,钠137 mmol/L,尿素1.9 mmol/L ↓,肌酐76 μmol/L,尿酸257 μmol/L。

急诊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 185×109/L,红细胞2.17×1012/L ↓,血红蛋白69 g/L ↓,白细胞5.43×109/L 。

2018年2月12日

血生化:GFR-w2 71.83,AST线粒体同工酶 5.8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6 U/L,GFR-m2 86.74,氯105.3 mmol/L,尿素1.55 mmol/L ↓,钠142 mmol/L,总蛋白47.4 g/L ↓,前白蛋白114 mg/L ↓,eGFR(肌酐) 89 ml/min,AST/ALT 1.3,γ-谷氨酰转肽酶95 U/L ↑,视黄醇结合蛋白13.6 mg/L ↓,胱抑素C 0.95 mg/L,GFR-w1 77.54 ml/min,钾 3.81 mmol/L,球蛋白21.0 g/L,肌酐77 μmol/L,白蛋白26.4 g/L ↓ ,GFR-m1 85.57 ml/min,尿酸 220 μmol/L,eGFR(肌酐-CysC) 86 ml/min,白/球蛋白比 1.3,二氧化碳结合力 28.7 mmol/L。

血常规+C-反应蛋白(住院):白细胞 6.52×109/L,快速C反应蛋白 24.37 mg/L ↑,血小板计数 246×109/L,血红蛋白 77 g/L ↓,红细胞 2.43×1012/L ↓。

粪便(常规+隐血+转铁蛋白):油滴未见,夏科-雷登结晶未见/LP,黏液未见,粪便颜色褐色,隐血试验(胶体金法) 阳性 ↑ ,粪便性状糊状,真菌未见,红细胞 0/HP,寄生虫未见  ,粪便转铁蛋白(胶体金法) 阳性 ↑,白细胞 0/HP。

2018年2月16日

血常规+C-反应蛋白(住院):红细胞 2.54×1012/L ↓,血红蛋白 80 g/L ↓,血小板计数318×109/L,快速C反应蛋白5.93mg/L,白细胞 5.86×109/L 。

入院内镜图(胃/肠)

胃底:黏膜未见明显异常,黏液湖清。 

胃体:黏膜皱襞走向规整,中段大弯侧偏后壁见一处0.8×1.0 cm片状黏膜发红,有边界,周围黏膜轻度隆起,活检*1。 

胃角:后壁见一处片状浅溃疡,约0.8×1.5 cm,伴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胃窦:轻度变形,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前壁小弯侧见一1.2×1.5 cm深溃疡,附厚白苔 及黑色血痂,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诊断:胃多发溃疡、胃体糜烂,Ⅱc型,性质待定。

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急性活动。

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

1、消化道出血,胃多发溃疡(胃窦Forrest Ⅱc,胃角H1期):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解血便3天'入院。患者入院前3次无明显诱因出现解暗红色血便3次,水样泻,便中带暗红色血液,量多,每次量约100 g,不伴腹痛腹胀,无黏液脓血便,便后出现一过性心慌、冷汗、四肢乏力,头晕,伴双目视物模糊,无黑朦晕厥,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呕血,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等不适。入院当天患者又复解暗红色血便3次,性状如前,伴随症状如前,急诊送入我科,查血常规示WBC 9.65×109/L,HBC 2.55×1012/L,Hb 80g/L,plt 220×109/L;CRP 14.53 mg/L,血生化示钾3.4 mmol/L,钠134 mmol/L,钙1.89 mmol/L,肌酐92 μmol/L,尿素21.5 mmol/L,白蛋白25 g/L,GGT 246 U/L,AMY 76 U/L;血气分析示PH 7.456,PCO2 32.41 mmHg,PO2 105.78 mmHg,SB 23.9mmol/L,心梗三项示BNP 147.1 ng/L,肌钙蛋白0.15 ng/ml,降钙素原 1.19 ng/ml,凝血功能示未见明显异常,电子胃镜示胃体黏膜皱襞走向规整,中段大弯侧偏后壁见一处0.8×1.0 cm片状黏膜发红,有边界,周围黏膜轻度隆起,活检1块。胃角后壁见一处片状浅溃疡,约0.8×1.5 cm,伴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胃窦轻度变形,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前壁小弯见1.2×1.5 cm深溃疡,附厚白苔及黑色血痂,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提示胃多发溃疡(胃窦Forrest Ⅱc,胃角H1期),建议治疗4~6周复查胃镜。胃体糜烂,Ⅱc型,性质待定。结合患者病史及胃镜检查,故诊断。

2、高血压2级(高危组):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可达170/100 mmHg,规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祥),自诉血压控制可。故诊断。

症状:反复解血便3天。

危险评估:高血压病史较长、患者年龄较大、且有过脑卒中病史。

初步诊断

1、消化道出血,胃多发溃疡(胃窦Forrest Ⅱc,胃角H1期) 

2、高血压2级(高危组)

治疗及随访

根治治疗方案

1、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禁食。

2、予完善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隐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时间、乙肝二对半、肿瘤标志物等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3、艾司奥美拉唑抑酸,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保肝,聚明胶肽注射液扩容等对症治疗。 

4、葡萄糖氯化钾静脉补液予以营养支持。

5、注意腹部情况,注意血压、心率等。 患者入院后予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急诊查胃镜示胃多发溃疡(胃窦Forrest Ⅱc,胃角H1期)。

入院后予艾司奥美拉唑抑酸护胃,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保肝,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补铁,平衡液扩容,葡萄糖、氯化钾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入院后一天患者出现间断性地点定向障碍,且出现小便失禁。急查血常规示血色素偏低,多次予红细胞悬液及血浆输注。予胞磷胆碱营养脑神经治疗,继续予生长抑素抑制血流,抑酸,营养支持等治疗。

逐步开放饮食,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可,对答可,无腹胀腹痛,无黑便、便中带血等不适,上级医师查房后准予出院。 

患者Hp阳性,出院带药予以根除 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 20 mg*28 每天2次,每次1片,口服;克拉霉素片 250 mg*48 每天2次,每次2片, 口服; 阿莫西林胶囊 0.25 g*120 每天2次,每次4片,口服;枸橼酸铋钾片110 mg*60 每天2次,每次2片,口服。

根治治疗评估

患者停药1个月后复查呼气实验为阴性,根除成功 。

根据治疗评估结果调整用药情况

首次根除成功,无后续调整。

病例总结及讨论

该患者年龄较大,有长期高血压史同时伴有脑卒中病史,溃疡复发出再血几率极高。为了降低溃疡复发进行Hp根除治疗,在进行根除治疗前,进行了CYP2C19基因检测,对治疗选择PPI提供指导意见,根据患者不同基因型选择PPI能更有效提高根除效率。

老年患者溃疡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在常规使用药物止血同时,优化患者预后、防止溃疡复发更为重要 。近些年对于Hp根除更多关注对于胃癌防治方面,对于老年患者预防早期胃癌意义(该患者病理显示无癌前病变,因此复查内镜时没有追加NBI观察)同防止溃疡病复发而言,后者意义更大; 消化性溃疡患者始终是Hp根除最为核心的人群,使用抑酸能力强的PPI能有效提升Hp根除成功率,降低患者二次就诊几率。

大家来找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