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忧郁情绪相关疾病的因素很复杂,包含“生理”、“心理”、“外在环境”等等,因此,很难只采用生物检测的相关方式(例如:抽血检查),直接诊断某人是否有这类疾病。 针对医学检测的部分,目前可透过“自律神经活性检测”,观察某人是否有“自律神经失调”的问题。而有自律神经失调的患者,多半有焦虑、浅眠等症状,而这些症状也常出现在有忧郁倾向的患者身上。然而,这项检测结果,也只能做为参考,无法直指此人是否有忧郁相关疾病。 整体来说,精神科医师必须透过问诊、相关量表、生物检测、观察临床表现等方式,掌握患者的全面数据,再进行整体的整合、评估,才可能确诊患者是否有忧郁症状。 如何评估忧郁症? 目前社会上常提到的忧郁症,其实比较偏向精神科医学的重郁症。一般会根据以下症状(单项到多项),评估患者是否有忧郁症的可能性。 症状1:忧郁心情 这种心情是否“几乎整天都有、每天都有”,可由个人主观报告(如:感觉悲伤或空虚),或由他人观察(如:泫然欲泣)而显示。儿童及青少年的易怒心情,也可能代表其忧郁的心情,父母应特别注意。 症状2:兴趣或喜乐减少 此症状是指某人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可能会从事的活动,发生了“兴趣或喜乐都显着减少”的状况,甚至几乎整天、每日都如此。(这部分可由主观报告或他人观察而说明) 症状3:体重下降 某人并非刻意节食或减重,却有以下状况:体重明显下降或上升(如:1个月内增重超过5%)、几乎每天有食欲减少或增加的情形,都需要留意。杨聪财医师补充,针对儿童,若发生「体重不如预期增加」的状况,除了日常饮食,父母也应多关注其心理状态。 症状4:睡眠状况 这里指的是个人的睡眠时间不稳定、质量不佳,例如:几乎每日失眠(不易入睡、半夜醒来后无法再入睡等等)或嗜睡(总是疲倦、无精打采、无法集中注意力等),而且持续一段时间。 症状5:思考与行为问题 某人几乎每日有精神运动性激动或迟滞的现象,而且不只有主观感受到不安定感或被拖滞感,也可由他人观察得知。所谓“精神运动性激动”是指因焦虑而无法平静的状态,而“精神运动性迟滞”则是动作迟缓而陷入僵直的状态(如:声音变小、无法好好说话等)。 症状6:疲倦感 几乎每天呈现疲累、失去活力的状态,任何事都提不起劲的样子。 症状7:罪恶感 某人心中几乎每天会浮现“自己毫无价值”的想法,或有过度、不合理的罪恶感。这种感觉几乎可达妄想程度,并非单纯只对生病的事情产生的自责或罪恶感。 症状8:思考力降低 几乎每日可感受到自己思考或专注能力的下降,或感觉自己变得愈来愈没决断力。此症状可由主观陈述,或经由他人观察而得知。 症状9:轻生念头 不只是出现“害怕即将死去”的想法,还会反复想到“死亡”这件事,会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意念,有的甚至曾尝试过自杀,或已有实行自杀的特别计划。 专家提醒:当您的症状符合以上五项以及五项以上,您可能患上了重度忧郁症包含5项症状才可能是重郁症,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精神心理科进行检查,积极接受治疗,这样才能早日康复,避免误入歧途,造成严重危害。 当你有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时,怎么去自我调节? 第一、多与外界接触。 抑郁的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一个人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不愿意“走出去”。这时候,首先一定要改变这个习惯,走出这个封闭的空间,到外面去感受一下。最好去一些绿色植物茂盛、空气清新的地方,比较能够缓解心情。 尤其是在家带孩子的母亲,因为劳累和婆媳相处得不好,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就更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和其他的妈妈多多交流,缓解内心的抑郁。 第二,增加锻炼和运动的时间。 多加一些户外的运动,比如爬山、跑步等等,这不仅能锻炼体魄,还对调节心情非常有帮助,能够大大缓解抑郁症。(如果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的话,去减肥或者健身,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第三,为自己找一点感兴趣的事情做。 抑郁症的人总是很茫然,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这时候,给自己找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说看书、摄影、看电影、逛公园、甚至打打小麻将,玩玩游戏等,转移一部分注意力,让生活充实起来。 第四,多与不同的人沟通。 这一点是有效直接的解开内心封闭的方法,一旦与人交流多了,心静自然而然会开阔起来,抑郁也会不药而愈。 第五,哭。 哭是一种极为有效缓解抑郁情绪的方法,如果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找一个无人的角落放声大哭吧,哭完就会觉得心态好很多,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能让你倒在他怀里哭,效果就更好了。 第六,大喊。 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心里憋得慌,想吼出来,那么就不要犹豫,跑到阳台上放声大吼,吼完之后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清净了! 第七,如果以上方法全部行不通,感觉情况比较严重,不要随便使用抗抑郁药物,建议尽早去咨询专业医生。 想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