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 | 丹·伊鲁山度:什么是截拳道?

 河南老刘 2019-06-17

译:史旭光 朱鹏

编译者按:自李小龙于1967年7月正式确定截拳道诞生以来,至今已整整五十年了。经由其第一代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努力,截拳道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地传播。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以黄锦铭师傅为代表的“原始截拳道”,一个则以本文作者为代表的“截拳道概念”。前者所传授的技术是经过李小龙研究和改进的技术,后者则主要是在截拳道创立初期的技术上,辅以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武技一同传授。

虽然两者在技术的传授内容以及发展途径上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归属却是一致,均是为了寻求自我的认知与解放。本文仅以“概念派”学说的角度对截拳道做了相关阐述。

现如今,人们仍然在试图把截拳道定义为一种独特的打斗风格,譬如李小龙功夫、李小龙空手道、李小龙踢拳或李小龙街头格斗术,诸如此类。一旦给李小龙的武术贴上标签就彻底脱离了它的真正含义。它的概念不能简单地被限制在一个体系当中。要理解这一点,一个武术家必须超越正面和反面的二元对立,将其完全融合,达至一个没有差别的统一体,置身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观察问题。而对截拳道的理解亦即对这个统一体的直接认知。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自我后方能获得真知。李小龙认为,武学中的知识最终意味着自我的认识。

截拳道不是空手道或功夫的一种新风格。李小龙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风格,也不是简单地从其他门派中摘取招式进行修改或组合。截拳道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鼓舞后来者从传统招式、模式中解放出来。

必须强调的是,截拳道仅是一个名称罢了。它就好像一面镜子,从中我们能看到自己。虽然在训练方法上会有一些改进,但正如李小龙所说:“创造一种格斗方法就好像是要把水装进包装袋使之成形一样。”从结构上来看,许多人倾向于把截拳道看成一种混合型的武术,因为它的实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任何时候,截拳道都能够在外形上接近泰拳、咏春、摔跤、空手道或其他功夫。

依照李小龙的观点来看,某种武术的实用性依赖于具体环境以及距离的范围。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技巧,而是它的有效攻击以及适用的范围。就像手榴弹适用于在50码距离内进行格斗,而短刀则适用于近距离格斗一样。举个例子,在电话厅里打斗,用小刀显然比木棍要合适得多。

截拳道既不反对风格,也不完全赞同风格。我们可以说截拳道既在体系之外又在体系之内。因为截拳道并不声称要成为什么风格,有些人因此得出结论说截拳道是中立的或不置可否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截拳道可以在这一刻是“这样”而在下一刻不是“这样”。

一个真正的截拳道修行者靠的是直觉。李小龙曾经提到:“招式和体系就像圣经一样,充满了条条框框的束缚。而事实上,每个练习者的训练质量、身体素质、理解力、环境因素和个人喜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并且,“真理是无路之道。”(译者注:意指截拳道乃是一个自我求证、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因而截拳道不是一个组织或机构,你也无法成为截拳道的一个会员。“不管你能否理解,事实就是如此。”(李小龙)

武术,就像生命本身。这是一个持久的、无节奏的运动过程,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并随之而流动。同理,一个声称截拳道有固定形式的修习者也必将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截拳道。因为他仍然封闭在自我当中,而且在抵触各种模式的同时也深陷于另一传统模式之中,仅能在其已知的范围内活动。要知道“真理是存在于所有固有的模式之外的。”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其将不会再一成不变。

引用李小龙的话说:“截拳道只是一个名称罢了,就好像一只渡河的船。一旦渡过了河,你就可以完全抛弃它,而不必再背着它上路。”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实战经验与技术同样重要。让一个从未进行过拳击训练的空手道练习者去和拳击手打实战,看他能从中学到些什么,那么这些经验实际上就是他们的自我发现。“老师决不会给予真理,而是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真理。”(李小龙)

李小龙想要告诉学生的是每个人都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他总是说:“你的真理不是我的真理,我的真理也不是你的真理。”而事实上,李小龙也确实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怎么做,只是给了我们一些指导,提出怎样一些如何利用各种方法来发展并完善自己速度、力量、距离、时机、协调、耐力、步法等方面的建议。

截拳道,对于李小龙来说,绝对不是一个终点,也不仅仅是一个未完成的产物,而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方法。换句话说,是为个人成长所开的一个药方,让你在人生道路上表现得更自然和有效,达至身心的自由,不管是格斗还是生活,均是如此。它意味着吸收有用的,摈弃无用的,加上你独有的。

我认为如果要更好地理解截拳道,你最好观察和学习各种风格的武术,像柔道、拳击、合气道、西洋拳击、一些踢击技术、中国功夫(如咏春)、卡利和艾斯克瑞玛的一些原理、泰拳、法国腿击术等等,从中发现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你并不需要专门研习这些武术,但你要知道他们各自的特长和弱点、攻击范围、距离等等。你不可能掌握所有细节,但只要你掌握其核心,你就抓住了这门武术。像李小龙常说的:“我希望武术家对武术的根系更感兴趣,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各个枝节、叶子和花。讨论你喜欢哪片枝叶是没多大意义的,当你了解了根系,你就理解了为什么会长叶、开花。”

换言之,当说到西洋拳击比其他任何腿击术(不管是跆拳道腿法还是中国北派腿法)优异时,有一个距离上的条件;当说到咏春比西洋拳击优异时,同样也会存在距离以及时机等多方面条件。太极拳在一定条件下能克制咏春,摔跤术又能消解太极拳。

没有一种武术比其他武术更好或更差。截拳道的目的在于:自然地去反应。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摆脱既定招式、体系的束缚,不要赞成,也不要反对招式。正像禅宗所说的:“在春天的景色里,无所谓更好,也无所谓更坏,枝头上花开花落,时长时短,皆为自然。”没有偏见地去观察一切,从中获得启示。

截拳道的思想可以应用到任何行业或领域。李小龙最感兴趣的领域是武术,然而他的思想却可以拓展到人生的每个层面。你从一个领域内学到的知识可以借鉴运用到其他许多领域。因此,截拳道不光是武学思想,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

截拳道的思想原则远远超出了武术的范围,任何追求真理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示。

变化发展是截拳道的重要思想。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向前推进。只要人们用这种思想认识世界,追求真理,截拳道就会继续存在。在李小龙第一代弟子以及众多振藩功夫/截拳道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截拳道将会再次绽放新的光芒。

李小龙存在的价值在于:他作为一个标志,指引着后人前进的方向。李小龙,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过了一条他自己的路。如果他能影响后人去走他们自己的路,李小龙的目的就实现了。也许,这也是李小龙留给世界的最宝贵的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