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和幸福力专家 《不完美,才美》系列图书作者;海蓝幸福家创始人;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范德堡大学心理学硕士;12节视频情绪课,已帮助10万人学习管理情绪。 关注 去年我在后海一带的胡同里晃悠,看到墙上垂下来的植物茎叶,就拿手机拍照,当时并没有带相机。 胡同里的大叔问我,那有什么好拍的? 我拿着手机给他看,他说果然拍出来不一样啊。 其实,透过镜头看世界,不过是感知世界的一个途径而已。 我最近在上来自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西格尔博士的课程。 他几次从人类进化发展史讲大脑的机制。 比如为什么人类有天生的负面偏好? 我们最初的祖先,如果将不好的事物看成是好的,会造成致命性的威胁。 而如果将好的事物误以为不好的事物,不会造成什么威胁,顶多也就算个判断失误。 比如,把石头看成狮子,顶多虚惊一场。 但如果把狮子看成一块石头,那可是要命的。 所以,可想而知,在远古时代,为了活下去,人必须优先想到威胁的可能性。 这就是在远古时代能够成为我们祖先的那一拨古人类必须具备的特质,于是就发展出来了“负面偏好”和强大威胁防御系统。 一直到现在,人类的大脑依然是为了生存安全而存在的。我们并不是为了快乐而进化的。 负面偏好和防御系统虽然能够保护我们,却不利于感知幸福和正面体验。 人类更愿意在负面体验里停留更久的时间,而对正面的感知,往往容易忽略或忘记。 Rick Hason是美国一位非常有名的神经积极心理学家,他有个经典的比喻:在人的各种体验当中,好的体验就像特氟龙,不粘锅的涂层,特别地滑;不好的体验,就像尼龙搭扣,粘性很强。 我的老师海蓝博士告诉我们说:人类大脑本身是负面偏好,天生就这样,但是天生这样并不等于我们永远这样。幸福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个路是要自己修的,怎么修呢? 一般来讲,一个负面的想法和情绪需要5~8个积极想法去平衡,你才会有积极的体验。 1:5或者1:8,这是有科学研究的。 如果有2个负面情绪或者2个负面想法,3个积极想法,这种人一般就会容易抑郁,所以当一个负面想法出现的时候,你一定得找出5个积极想法来,慢慢地训练越来越多,就像挖井一样,越挖越多,越挖越多,然后挖得源源不断,而那个时候你就开始幸福满溢了。 现在不能经常感到幸福感的人都是挖的还不够。 记住我们不仅有负面偏好,同时也有方法。 负面偏好是本能使然,正面体验在某种意义上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三岁看老”是个伪命题。 人的大脑可塑性极强,人脑任何时候都可以重塑。 有人之所以认为自己改变不了,只是负面信念在支撑而已。 大脑是可以改变的,基于大脑神经的可塑性,我们可以给大脑主动多“安装”一些正面体验,让同时放电的神经元重新链接成新的回路。 所以,只要你愿意,世界一定回以你“好”的体验。 具体可以做什么呢? 品鉴美好,刻意训练大脑的积极体验品鉴是对美好事物的静观,给自己允许在美好的感受里多停留,比如品鉴美食,露珠,云朵,孩子的笑脸等等。 当你看到路边的花很美,不妨停下来好好欣赏她们,并把花带给你的安全、满足或者链接的感受细细品味,比如让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感受到,花的美好带给你的积极体验。 如果把这种积极体验过程进行描述、记录甚至分享出去,就会再次强化大脑神经元的链接。 回到我热爱的拍摄上,用镜头,更容易让人看见不曾留意过的事物,是给大脑“安装”正面体验很好的方式,而用镜头呈现出来的,一定是用眼睛和心先感受到的。所以,如果你不擅长用镜头体验美好,不妨先打开眼睛和心。 当任何积极体验发生时,都可以暂停手头的事情,通过强化积极体验,就可以慢慢重塑大脑。 如果你练习静观冥想,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你的正面体验通过呼吸在身体里锚定(强化体验)。 感恩练习,体验更多的幸福研究表明,感恩是创建正面体验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在众多的建立幸福和健康的这些练习当中,用文字的方法来记录让自己感恩的人和事是最有利的一个,对健康非常有帮助。 比如写感恩小日志。你甚至不需要每天把它写成日记,你可以甚至一周只写一次,但是需要认真的坐下来,花点时间好好回忆、好好想、好好写。 去感谢为你提供服务的小物品,比如你的牙刷和牙膏,他们每天都为你提供服务,你可能觉得理所当然,但你也可以从今天开始感谢它们每天让你保持牙齿清洁、口气清新。 也可以多去感谢为你提供支持的人和事,感谢他们为你做的一点点事情,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你也可以去感谢那些让感受到痛苦的人或者经历。你所有经历的事情,只要愿意,你都能从中汲取到智慧、力量和勇气。 感谢他们让你在痛苦中学会了成长和改变。 HEAL四步训练法这个方法是由Rick Hanson提出,是更加系统化训练正面体验的方法,总共四个步骤,每个步骤的首字母构成了HEAL这个单词。 Have 回忆:回想一个自己感到特别安全、满足或者连接的时刻 Enrich 体验:保持和强化这种积极体验,在身体里锚定 Absorb 融入:感受这种积极体验融入你的内心,享受温暖在内心里蔓延 Link 关联:感受痛苦,并将安全、满足或连接的积极感觉与之联系起来。 具体怎么做呢?来看看我的同伴爱娟的分享 Have 回忆:老家的夏天特别的热,小时候还没有空调,大家都是搬着竹床、竹席、竹椅去天桥上乘凉,看着浩瀚的天空,繁星点点,没有路灯,没有电视,一家人在天台上面吃着粥、啃着西瓜,虽然特别的黑,还有蚊子咬,但是一点都不害怕。有父母在特别的安全、放松。 冬天的夜晚,妈妈和爸爸加工我们老家的特色菜“鱼丸”,弟弟还有我也跟着做,因为很累,都一边弄一这笑,整条街上都关了门,黑漆漆的,只有我们家在微弱的灯光下,笑声不断。 Enrich 体验:我让自己闭上眼睛,好好感受一下我在那些场景中身体的感受,我发现这一刻非常的安心、温暖,全身充满了力量。我在这种感受里停留,静静地体验,多一秒,再多一秒,让安心、满足和温暖的感受,在全身扩散,就像一股暖流在身体里蔓延开来,让自己沉浸其中、享受其中。 Absorb 融入:诗人鲁米恰到好处地形容了如何让美好的感受在心中蔓延“闭上眼睛,坠入爱河,停在那里”我感受到这种美好的感觉融入到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从脚趾到双腿、腹部、背部、胳膊、手臂,让全身都感受到这股暖流。 Link 关联:感受和体验了这些美好之后,我发现原来我一直这么富足,感恩父母将我抚养长大,给予了我坚强、勤劳、善良、不怕困难、勇敢挑战、愿意承担的品质,他们一直都这么呵护我、这么的爱着我。我继承了他们这么多美好的品质,才有了现在这么独一无二的小爱娟。 我可以度过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一直都是自己的大树,我的这些优秀品质会让我穿越这些痛苦和困难。 记住,一个负面体验,至少去找5个正面体验来平衡。多重复几次,强化积极体验。 当你能找到越多的正面体验,就说明你的大脑回路已经发生改变。 当然有了方法,不去践行也是白搭,上述方法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有一本书的封面上,写了这么一句话: 不走上这条找到自我成长的回归之路,你的后半生将在痛苦中度过。 是的,我们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焦虑,担忧,孤独和绝望,对爱的渴望,是人类最普遍、最共同的感受,也正是这些脆弱让我们彼此相连。 愿我们在泥泞中,拔出腿来,品鉴美好,学会感恩,欣赏自己,在新的原野上开疆拓土,迎接未来。 作者 :海蓝幸福家静修生 高海霞 编辑:译文 爱你/晚安 「生命影响生命」 成为自己幸福的负责人 用爱点亮自己,点亮家庭 点亮社区,点亮世界 如果愿意你也可以 如果你也想成为静修生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