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国哲学中的心学与理学,这几点你得知道!

 天高云淡书客 2019-06-18

由外向内的,自我兴发,返身内求,自证本心,是在陷溺之中对良心本心的一种醒悟。

01本体论

以心观物,则物之理得。

反求诸己,由外向内,不是对外物的格致,而是自我兴发的,返身内求,自证本心,是在陷溺之中对良心本心的一种醒悟。

当人们在物质欲望的河流中陷溺,本心会有一种内在的不容己的力量凸显出来,警觉自己,努力不违背本心,将自己挽救回来,这种警觉就是逆觉。

02世界的再审视

通过外在知识的学习进德修业,在道德修养上注重后天的涵养。格物穷理有积极意义,可以成就经验知识,但国人的哲学大都是在经验认知的基础上转归道德的修进,终于只成为穷性理的道学家而非穷物理和逻辑的科学家。

这样的结果就是,格物穷理既未能成就知识,又减弱了道德的力量。理是本体,是形而上,心是认知途径,是形而下,这样就把认识世界的方法交给了全然的外在力量而非自己的道德本心。把知识和道德混为一谈,是无法真正认识世界的。

03良知本心

阳明心学认为良心本心是内在于己的,关键在“觉”,悟了便悟了,旁人无从得知,心灵的开悟不像知识一样有标准明确的答案可以解说清楚。本心一旦复位,便境界打开,洁净快活,如汩汩活泉,挡都挡不住。但若体悟不到,则迷蒙混沌,百思不得其解,于师亦无办法,还不能另寻所谓巧妙之法,故而颇为神秘。它的缺点就是无法真正用言语相传。

程朱理学中的格物,并非要把世上一切事物都格尽,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格到一定程度,便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即朱熹所谓的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晋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这实际上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渐知到顿悟的转换,使得心学的致良知有了切实可循的方法与考量标准,不必空谈道德,趋势附会,亦不必夸夸其谈,得意炫耀,因为人人可得见之,有了外在的规约与监督。

04

中国哲学“道德”之重点并不在自律、他律,而在后天的生成与教养。格物为穷理,穷理为致知。中国哲学的落脚点仍在“生成与教养”上。“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以经验认知为道德认知保障,以“敬”涵养本心,培养专一、纯粹的道德情感,再通过道德实践来感悟天理,最终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本心的道德观念。

结语:

登高望远,可以让眼界更深远;近海远眺,可以让心胸更宽广。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走不下去了,实是自己境界太低,格局太小,即使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更遑论明天明年或更远地方的状况了。现实是骨感的,现实又是残酷的,如若无法清醒地认知现实,无法真正地感知现实,无法真正地理解现实,一直浑浑噩噩的生活,就难以让自己的心胸开阔,也脑子让头脑锋利,更难以让思想深邃,遨游天际只能是痴人说梦。高山之高,大海之深,需要亲自去探寻;而心胸之广,则需要用心用力去提升,通过时间的力量正视自己。

《心经》的智慧:看破一切烦恼,拨开人生之表象,照见性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