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陶瓷】朝鲜出土陶瓷器欣赏

 RK588 2019-06-18
 

- 2019 -

6/17

栉纹土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出土地点首尔市岩寺洞

材料 / 尺寸高38.4厘米

尺寸高22.7厘米

土器是人类利用土和火制作的最初发明。在土器发明之前,人类利用木头和芦苇、动物皮等制作碗碟,仅用于盛装或搬运粮食。土器的发明和使用,让人类开始学会了保存和烹饪食物,从而丰富了可食用的食物种类。韩国历史最悠久的土器是出现于公元前6千年的隆起纹土器。公元前5千年左右,栉纹土器首次出现在中西部地区,后来迅速传播到整个朝鲜半岛。

该土器作为栉纹土器,出土于首尔市岩寺洞住宅遗址。挖掘出土时已破碎成几块,后经修缮后还原。土器呈简洁的V字形,表面等分为口缘部、腹部、底部等三个部分,由点和线的几何图案装饰而成。据推测,这些纹路抽象地表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而形成的世界观。碗的形状和花纹样式在世界上非常罕见和独特,在朝鲜半岛全域都曾发现过这种土器,因此韩国新石器文化也被称为“栉纹土器文化”。

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栉纹土器文化于公元前1千年前后,被以农耕为主的青铜器时代无纹土器文化所吸收、同化。

鸭形土器

年代原三国时期3世纪

出土地点蔚山市中山洞(右), 慶尙北道庆山市造永洞(左)

材料 / 尺寸高32.5厘米(左)

这对土器摹仿鸭子形象制成,据推测是在鸟葬礼有关的仪礼上使用后,放人坟墓中的随葬品。器身中空,可以盛酒之类的液体,背部和尾部有注入或倒取液体用的洞孔。器物按照鸟或者鸭子的形象来制作,被认为具有指引死者灵魂升天的意义。古人特有鸟灵信仰,即相信它可以导死者的灵魂升天,或者在春天衔来谷物的种子。在我国也是从青铜器时代开始就有形象化的鸟形文物发现,早期铁器时代和原三国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鸭形土器,双鸟形木器和鸟纹青铜器等形态多样的文物,这反映出与鸟相关的礼仪文化。

青瓷鱼龙形注子

年代高丽 12世纪

出土地点开城市

材料 / 尺寸高24.4厘米

此注子呈龙首鱼尾状,器身刻有紧密凸起的鳞片,令人联想到鱼的形象,龙头的胡须和眼睛也刻画得栩栩如生。龙头正下方的背鳍像翅膀一样展开,鱼尾垂直高高竖起,作破水腾空之势。这种模仿动植物或人的形象制作的青瓷叫做“象形青瓷”。象形青瓷的特点是将事物的特征升华为高丽青瓷特有的美感,且风格简洁自然。

这件青瓷注子制作于高丽中期,弯曲近似于“U”字形的鱼身和上翘的鱼尾,令人们不由联想到有力跃出水面的鱼龙形象。这种形态据推测在位于中国北方的辽朝(916年~1125年)极为盛行。宁城县中京博物馆的“三彩莲座跃鲤鱼注壶”以及在内蒙古出土的注子大都呈现出与高丽青瓷中的鱼龙装饰非常相似的特点。由此可以推断出高丽与辽曾有着密切的交流。从11世纪后期起,高丽青瓷开始显现出辽的元素,这不仅是因为通过贸易众多工艺品输入高丽,还因为自显宗(1009年∼1031年在位)时起,大批契丹人来到高丽安家落户,他们参与到金属锻造和纺织中,让这些物件反映出了辽文化的部分特点。

蒲柳水禽纹净瓶

年代高丽 12世纪

材料 / 尺寸高37.5厘米

此瓶是高丽时期净瓶的代表性作品。瓶身上以柳树为中心,采用“银入丝”技法,用0.5毫米的银丝绘有蒲苇丛生的小岛、水鸭、大雁、乘船者以及垂钓者等纹样。净瓶表面绿色的青铜绣与银入丝相映成趣,更增添了净瓶的美感。

青瓷龟龙形注子同青瓷鱼龙形注子一样,均为象形青瓷的代表作之一。 龟龙形壶坐在莲花座上。 注子头似龙形,头部微微上抬,如朝天怒吼般,散发出威严的气势。头上的尖角向后翘起。鼻子尖耸、巨大,眼睛以黑色氧化铁颜料点出了小点,整个造型栩栩如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嘴中包括尖牙在内 的牙齿和舌头都被雕刻得惟妙惟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壶身似龟形,龟背刻满龟甲纹,内有阴刻“王”字字样,工艺精巧,细致入微。龟背中央为注水口,周围装饰着莲叶。龟壳下方的四条腿清晰可见,每条腿都巨大粗壮,并有尖锐的脚趾。不仅脚背上的鳞片,就连脚趾上的条条纹路都清晰可见。精致巧妙的细节处理展现了高丽象形青瓷的高超工艺。

粉青砂器牡丹纹鳖瓶

年代朝鲜 15世纪

材料 / 尺寸直径24.1厘米

此瓶瓶体扁圆,瓶颈突出,形态似鳖,因此得名“鳖瓶”。鳖瓶瓶颈上可系绳,用做盛装水或酒的便携瓶。此瓶采用了剥地与铁画相接合的装饰技法,刮掉纹样周围部分后,在空白处涂上含铁量高的颜料,使白色牡丹花纹样在黑色底色衬托下,更加突出、逼真。

白瓷青花梅鸟竹纹壶

年代朝鲜15世纪后半~16世纪前半

材料 / 尺寸高16.5厘米

这件青花白瓷上有青花顔料绘制的梅纹、竹纹和鸟纹等纹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朝鲜初期的青花白瓷所带有的中国式华丽纹样逐渐消失,代之以与此壶相类似的具有朝鲜韵味的纹样。此壶中央纹样的青花顔料重而强,而盖子、壶底和壶嘴的周边纹样有意采用了浅淡颜色,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写实效果。当时用价格昂贵的青花顔料在白瓷上作画属于传业画家的工作,因此朝鲜前期的青花白瓷中,象这样优雅洗练的作品很多。

靑磁瓦

年代高丽

尺寸直径 8.3厘米

牡丹浮雕青瓷圆瓦当和唐草纹浮雕青瓷平瓦当带有清润明亮的釉色,完美再现了公元12世纪中期青瓷的特点。想到翡翠色青瓷的优雅与品格,足以想象当时靑瓷瓦屋顶建筑多么雄伟华丽。

据《高丽史》中记载,1157年高丽毅宗在宫殿东侧建造了离宫,并用青瓷覆盖了养怡亭的屋顶。而在开城满月台高丽王宫遗址发现的青瓷瓦片和在全罗南道康津沙堂里的窑址中发现的青瓷瓦正是有力的证明。

2009年,适逢韩国博物馆开馆一百周年纪念之际,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在镜湖修复了靑瓷亭。

青瓷瓜形瓶

年代高丽

高丽靑瓷是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开始制作,在公元12世纪达到了全盛期,特点在于美丽的翡翠色釉药和镶嵌技术。这一时期的青瓷釉药呈半透明状,青瓷表面无裂痕,泛着淡淡的光泽和翡翠色。此后开发的镶嵌技术是用刀刻出花纹后,用白土或紫土等填充,涂抹釉药后烧制而成的。由此,青瓷的制作从以传统的造型美和翡翠色为重点转向以清澈透明的釉药来表现镶嵌纹样为重点。公元13世纪中期以后,因与蒙古(元)的战争,青瓷的制作条件变得十分有限,导致青瓷失去了原有的清澈色泽,显现出深褐绿色或黄褐色。后来进入朝鲜时期,这种青瓷发展为“粉靑沙器”。

据说《青瓷瓜形瓶》出土于高丽王朝第17任国王仁宗(1122-1146年在位)的陵墓-长陵。这是没有任何纹样、色彩和装饰的纯青瓷,是我们进一步了解12世纪中期高丽靑瓷的重要史料,从其釉药颜色和瓶子形状来看,也是高丽靑瓷的代表之作。

《青瓷瓜形瓶》来源于名为“尊”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酒瓶,据推测是在中国北宋时期制作成陶瓷后传入韩国的。中国的酒瓶通常瓶嘴儿夸张,瓶腹丰满,瓶底低矮,给人感觉有些笨重,而青瓷瓜形瓶的形状完美、匀称,鲜活地展现了翡翠色釉药之美,突出了高丽靑瓷独有的优美造型。

白瓷大壶

年代朝鲜

尺寸高38厘米

白瓷与粉靑沙器一同被称为朝鲜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粉靑沙器的制作时期相对较短,而白瓷的制作则贯穿了整个朝鲜时期。对于崇尚儒家理念的朝鲜王室和士大夫们的思想和生活来说,白瓷的节制与纯粹可谓十分契合。为了制作供这些王室及中央官府使用的器具,由中央的司饔院及位于京畿道光州的制造厂和司饔院分院负责白瓷的生产。

白瓷大壶是朝鲜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瓷之一。因其形状像满月般又大又圆,所以得名“月亮壶”。充盈柔和的曲线和丰满的量感给人感觉很舒服。而这类器型集中制作于17世纪。

因白瓷大壶很大,很难一次制作完成,所以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制作后接合起来的。仔细观察壶的中间部分,可以看出有接合的痕迹。

粉青沙器镶嵌印花云龙纹壶

年代朝鲜

出土地点安东市

尺寸高48.5厘米

粉靑沙器由于被美术史学家高裕燮先生(1905-1944年)称做“粉妆灰靑沙器”而得名,是指在青色胎土上面用白土泥浆灌粉涂面,再涂上透明的釉药后烧制的陶瓷。制作于朝鲜前期15-16世纪,可以感受到其特有的生机勃勃与自由奔放,显示出了不同于高丽靑瓷精练优雅的朝鲜特有的美。

这件大型壶凸显了丰富的量感和充盈感,是朝鲜时期制作粉靑沙器时开始出现的形状。是一件将印花法和镶嵌法完美结合,凸显出粉靑沙器活力与健康之美的杰作。

印花:在壶表面盖上用木头或陶瓷制作的印章,并在那里用白土等材料填充,涂抹釉药后在窑里烧制。

镶嵌:用尖锐的工具刻出想要表现的图案的槽子后,用白土或紫土填充,涂抹釉药后在窑里烧制。

青瓷阴刻莲花唐草纹梅瓶

年代高丽

尺寸高43.9厘米

高丽靑瓷是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开始制作,在公元12世纪达到了全盛期,特点在于美丽的翡翠色釉药和镶嵌技术。这一时期的青瓷釉药呈半透明状,青瓷表面无裂痕,泛着淡淡的光泽和翡翠色。此后开发的镶嵌技术是用刀刻出花纹后,用白土或紫土等填充,涂抹釉药后烧制而成的。由此,青瓷的制作从以传统的造型美和翡翠色为重点转向以清澈透明的釉药来表现镶嵌纹样为重点。公元13世纪中期以后,因与蒙古(元)的战争,青瓷的制作条件变得十分有限,导致青瓷失去了原有的清澈色泽,显现出深褐绿色或黄褐色。后来进入朝鲜时期,这种青瓷发展为“粉靑沙器”。

这只梅瓶从略圆的肩部经舒缓的腰部直至瓶底,柔和的线条表现了高丽靑瓷特有的曲线美。瓶身正面以粗阴刻线表现出柔和而自然的莲花蔓藤花纹,装饰十分奢华。围绕在莲花周围的蔓藤花纹曲线与梅瓶的形状巧妙结合。表面则采用阴刻方式,用类似于雕刻刀的工具刻出线条的凹槽而形成花纹装饰。

靑瓷透刻七宝纹香炉

年代高丽

出土地点开城附近

尺寸高15.3厘米

高丽靑瓷是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开始制作,在公元12世纪达到了全盛期, 特点在于美丽的翡翠色釉药和镶嵌技术。这一时期的青瓷釉药呈半透明状,青瓷表面无裂痕,泛着淡淡的光泽和翡翠色。此后开发的镶嵌技术是用刀刻出花纹后,用白土或紫土等填充,涂抹釉药后烧制而成的。由此,青瓷的制作从以传统的造型美和翡翠色为重点转向以清澈透明的釉药来表现镶嵌纹样为重点。公元13世纪中期以后,因与蒙古(元)的战争,青瓷的制作条件变得十分有限,导致青瓷失去了原有的清澈色泽,显现出深褐绿色或黄褐色。后来进入朝鲜时期,这种青瓷发展为“粉靑沙器”。

这只香炉是高丽靑瓷的代表之一,由可以溢出香气的盖子和焚香的炉身以及支撑它的底座组成。将一个个花瓣连在一起组成了莲花状炉身,通过刻有七宝纹的球形盖散发出香气。连接炉身和底座的花瓣同样也是单独制作后组合在一起的,用三只可爱的兔子装饰而成的底座架支撑着整个香炉。

这只香炉不仅将不同形状的瓷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造型,更集合了阴刻、阳刻、镂刻、镶嵌等不同技法,堪称高丽时代的杰作。

粉青沙器铁画莲鱼纹瓶

年代朝鲜

出土地点开城附近

尺寸高29.7厘米

用刷子在整个瓶子上刷了白土后,在肩部的三个位置、瓶身的下部、底边上围绕了双线再添加了图案。中间的主要图案采用深褐色铁画颜料交替描绘了鱼和莲花。画面中的鱼像似活蹦乱跳栩栩如生,甚至连鱼鳞都用斑点细致地表现了出来。这是忠淸南道公州鸡龙山的瓷窑中制作的瓷器。

白瓷铁画梅竹纹壶

年代朝鲜

尺寸高40.0厘米

白瓷与粉靑沙器一同被称为朝鲜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粉靑沙器的制作时期相对较短,而白瓷的制作则贯穿了整个朝鲜时期。对于崇尚儒家理念的朝鲜王室和士大夫们的思想和生活来说,白瓷的节制与纯粹可谓十分契合。为了制作供这些王室及中央官府使用的器具,由中央的司饔院及位于京畿道光州的制造厂和司饔院分院负责白瓷的生产。

这件白瓷因其高品格的庄重形态和画功超凡的图案而闻名,是16世纪的代表性铁画白瓷。壶身处则惟妙惟肖地画有竹子和梅花树。竹子运用“没骨法”凸显出画中的浓淡,通过描画细而直的竹叶和毫无弯曲、四处延伸的枝条来体现竹子的坚韧与高风亮节。另外,壶另一面的梅花树则采用了画完轮廓后填色的方式,圆润而蜿蜒直上的树桩与笔直向上的枝条形成对比,演绎出了抒情而古香古色的氛围。

从精练优雅的笔致来看,很明显出自宫廷画师的手笔。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司饔院的官员每年都会带领图画署的画师去官窑为陶瓷作画。

白瓷铁画垂纽纹瓶

年代朝鲜

尺寸高31.4厘米

白瓷与粉靑沙器一同被称为朝鲜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粉靑沙器的制作时期相对较短,而白瓷的制作则贯穿了整个朝鲜时期。对于崇尚儒家理念的朝鲜王室和士大夫们的思想和生活来说,白瓷的节制与纯粹可谓十分契合。为了制作供这些王室及中央官府使用的器具,由中央的司饔院及位于京畿道光州的制造厂和司饔院分院负责白瓷的生产。

《白瓷铁画垂纽纹瓶》是展现朝鲜前期白瓷瓶特有的丰满的量感和曲线美的代表之作。缠绕于束颈上的一条细带轻轻垂下,末端则用铁画颜料卷成圆形。手法简单,留白丰富,简单而流畅有力的线条、节制的笔触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匠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瓶外底部用铁画颜料写有韩文。虽然不清楚这些韩文的意思,但由此可判断《白瓷铁画垂纽纹瓶》是韩文发明后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