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网购知识的普及,很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各种美味的外卖小吃或快餐,加之喜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家患胃病(如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的几率越来越大。有不少胃病患者不把胃病当回事,往往自行服用胃药,但疗效并不理想。除了用药不对症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服药时间不正确。 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大部分又多是口服用药。由于不同类型胃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受食物的影响不同,使其服用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即便选对了药物,也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详细介绍如下。 宜饭前服用的胃药如胃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及莫沙必利等,能够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中食物排空,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正好到达高峰,使整个上消化道在药物的疏通下能正常运转。 宜饭后服用的胃药某些碱性药物,如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等,主要对过多胃酸起中和作用,可放在饭后1至2小时服用,但皆不宜久服,否则会引起镁中毒。肾功能不全者也应禁用。 宜两餐之间服用的胃药治疗慢性胃炎及溃疡病,常用硫糖铝、米索前列醇或麦滋林-S等治疗,以保护胃黏膜。近些年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多采用含有胶体枸橼酸铋的得乐、迪乐等治疗,予以杀灭。可是它们皆需与胃黏膜直接接触才能发挥作用,故宜在饭间服即两餐之间服用。 宜睡前服用的胃药抗酸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等,均是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它们不仅能缓解因溃疡或胃黏膜糜粒而引起的疼痛,促使溃疡愈合,而且可制止因溃疡病或胃黏膜糜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在疾病急性期,一般主张早晚各服一次,待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晚服维持量。 总之,胃病按其病种、病情的需要和药物作用机理的特点,要掌握好用药的时间与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疗效。所用胃药的服用时间也不可随意,要科学选择服药时间,以保证最大的药效,最小的副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