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发了梵高,征服了鲁迅 | 你不了解的浮世绘

 江上一沪翁 2019-06-18

说到“浮世绘”,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大海浪”或者美女画了吧?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浮世绘吗?

《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

浮世绘脱胎于日常生活,“浮世”是佛教用语,指虚无缥缈的人世,浮世绘从字面来解释,就是“虚浮世界的绘画”。

江户时代的《浮世物语》开篇说:“万事不挂心头,随风飘去,流水浮萍一般,即叫做浮世。”浮华,虚幻,及时行乐,活在当下,这大概就是浮世绘所要描摹的永恒主题。

梵高这样谈论过浮世绘:

“看日本浮世绘的人,该像个哲学家、聪明人似的,去丈量地球与月亮的距离吗?不;该学习俾斯麦的政略吗?不。你只该学会描绘草,然后是所有植物,然后是所有风景、所有的动物、最后是人物形象。你就做着这一切,度过一生。要做这一切,一生都还太短。你应当像画中人一样,生活在自然里,像花朵一样。”

春宫图?明星照?风景画?

浮世绘描绘的是虚华和奢靡的俗世景象。所以,你会在浮世绘上看见演员、名媛、茶屋女侍,相扑力士,也会看见风花雪月之迷幻、平凡生活的片断、奢靡华丽的场景……其主题都是:及时行乐。

浮世绘兴起之时,恰逢日本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商人阶层颇具规模,挥金如土的享乐成了风气,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是无事可做,干脆也沉迷于帷帐之欢。

众多主题和内容颇为刺激的春宫图应运而生,题材与尺度空前大胆狂野。时势造英雄,公认的浮世绘三大家(葛饰北斋、喜多川歌麿、安藤广重)都有春画流传于世。

《宽政三美人》 喜多川歌麿

美人画也很流行,以年轻美丽的女子为题材,主要描绘游女(妓女)和茶屋的人气看板娘(招牌女郎),后来也有街头美女的题材。

《冬日冷风》 高桥松亭

你可能根想不到,在江户时代的人们也热衷《水浒传》,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水浒英雄画进了浮世绘中,这就是以歌川国芳为代表的武者绘,以传说、传奇、历史小说中的武士为题材。

《通俗水浒传豪杰百八人之青面兽杨志》 歌川国芳

浮世绘的盛极一时,让人们纷纷效仿奢靡浮华的生活,这也引发了政府的不满。禁令随之而来,没过多久,浮世绘的主题便不得已地从人物向风景转型(即“名所绘”)。比如葛饰北斋的这幅《凯风快晴》,记录下了的便是富士山转瞬即逝的霞光。

《凯风快晴》 葛饰北斋

对于江户时代的人来说,这些描绘日本全国各地风景的浮世绘充当着“江户时代lonely planet”,对于现代人来说,通过浮世绘,可以一窥距今数百年前,各种未被开发过的美丽风景和一些节日里的传统习俗,很有趣。

《诸人登山》 葛饰北斋

《庄野 白雨》 歌川广重

严格意义来说,虽有手绘浮世绘,但它更常见的形式是量产的木刻版画,是画家、雕刻师、印刷师、出版商等的共同作品。所以,如果问“这是不是真迹”,那就完全暴露了你是个门外汉了,浮世绘版画称是否“原版”更为贴切。

浮世绘的制作过程

浮世绘用木板印刷,大量生产,价钱便宜,本来的作用就是给吃瓜群众传播各类文化而诞生的,其诞生之初不是为了“艺术”,而是平民大众的生活写照。

《相扑绘》 歌川国芳


在日本沦为包装纸

却在欧洲拯救一代印象派大师

我们都知道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家很多都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怎么个影响法?是说莫奈画了自己妻子穿和服的样子?

《日本女人》 莫奈

还是梵高用油画临摹了歌川广重的作品(并照猫画虎的学写书法)?

Flowering Plum Tree 梵高

远不止这些。

在19世纪,传统浮世绘步入末期,却意外地在欧美受到追捧。当时的日本闭关锁国政策解除,大量的瓷器、茶叶被进口到欧洲,人们随手用浮世绘的画纸拿来包装瓷器等出口品。

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欧洲,西方人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些商品,打开包装纸,看见的是一幅幅葛饰北斋的作品!果然,意外略见浮世绘的西方人,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被画作的奇妙风格深深吸引,其中就包括许多印象派和现代画派的大师,比如莫奈、马奈和梵高。

1909年时莫奈接受美术杂志的采访时说过:“如果一定要知道我作品后面的源泉,作为其中之一的,那就是希望能与过去的日本人建立联系。他们罕见的简练趣味,对我来说有着永远的魅力。以投影表现存在、以部分表现整体的美学观与我的思考是一致的。”

左:莫奈《桥·睡莲》

《富岳三十六景之一》 葛饰北斋

《帆船比赛》 莫奈

梵·高可能是那个时代画家中受浮世绘影响最深的人,他在临摹过多幅浮世绘作品后,将浮世绘的元素融入了之后自己的许多作品中,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涡卷图案即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他甚至在《唐基老爹》中的背景里,画出了有许多浮世绘的画作。

《日本情趣·花魁》梵高

《唐基老爹》 梵·高

还有法国的画家德加,有别于其他忙于风景画的画家,他画面中出现更多的是人。他的画面中常出现作品的中间置空,前景中的人物时会放大,这些都是受到浮世绘的构图影响。

鲁迅:中国还没有欣赏浮世绘的人

就连鲁迅先生,也为之吸引,一生收藏了42幅浮世绘版画,其中不乏一些国宝级作品。

在鲁迅晚年,他曾大量搜购浮世绘作品。1926年至1936年间,鲁迅购买浮世绘书籍17种33册、单页浮世绘30幅,囊括了日本浮世绘大师的代表作品,另藏有日本友人所赠浮世绘12幅。

鲁迅怎么看待浮世绘?在1934年1月给给日本歌人山本初枝的信中,他曾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浮世绘的态度:

“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写乐曾备受德国人赞赏,我试图理解他,读了二三本书,但最终还是未能理解。不过,适合中国一般人眼光的,我认为还是北斋,很久以前就想多用些插图予以介绍,但目前读书界的这种状况首先就不行。贵友所藏浮世绘请勿寄下。我也有数十张复制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忙,现在连拿出来看看的机会也几乎没有。况且,中国还没有欣赏浮世绘的人,我自己的这些浮世绘将来交给谁,现在正在担心。”

《富岳三十六景·东都浅草本愿寺》 葛饰北斋

《叶隙之月》 歌川广重

《三女习文》 喜多川歌麿

鲁迅曾说“中国还没有欣赏浮世绘的人”,大约是社会现实之严苛,离浮世绘中宁静和审美的日常相去甚远。现在,80年过去,大约中国已经有人能够欣赏浮世绘了吧。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对浮世绘有了新的认识呢?

想不想真实感受浮世绘凹凸的细节、细腻的发丝、凹凸的细节、细腻的发丝、现在为你推荐这本:

《你不了解的浮世绘》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倾力相助,中文版初次面世

★20余位浮世绘巨匠倾力打造的精美画卷,难得一见

★中式经折装打破对页画册空间束缚,画面气势恢宏

★历史与神话交融,描绘亦媚亦邪的感官王国

百鬼夜行里最为人所知的妖怪“酒吞童子”,大阴阳师安倍晴明的得意弟子“安倍泰成”,平安时代妖术高强的大盗贼袴垂保辅,率十九位大臣出征坛浦海战的源义经……

歌川丰国、歌川国芳、月冈芳年等21名日本浮世绘大师取材于神话出云国大社八百万神,宇治川大合战、和田合战等著名战役,历时多年绘制而成。

本书严选其中16幅画面,场面气势恢宏,构图及人物表现堪称经典。每幅图配以短小精悍的背景概说和画面描述,使欣赏更具知识性,阅读更具趣味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