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最适合中医艾灸的季节就是夏季,这个灸一次,效果甚至要抵得上其他时节灸两三次,可以说是艾灸的绝佳时节。 ![]() 有的朋友会奇怪,夏季本身是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再艾灸的话,会不会上火?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首先,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遵循天人合一的规律,也随着生机旺盛,此时进行艾灸,会出很多汗,有利于寒湿的排除。 其次,艾灸本身是补充人体阳气平衡阴阳的最佳方式,人体之所以会上火,是因为阴阳失衡,才会产生阴虚火旺的症状,而艾 灸可以有效地平衡阴阳,祛除上火状态。当然,火邪的排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刚开始艾灸时,有好转反应是正常的,坚持艾灸下去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再就是,许多冬天常见病和多发病,它的基础往往在夏天已经形成了,因为夏天天气比较热,阳气比较旺盛,病邪潜伏在天内,冬天蓄势而发。某些冬天多发疾病冬天治疗很难达到很好治疗效果,如果利用夏天气温高,肌体阳气比较充沛的时机,及时调整阴阳平衡,得到恢复,往往是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冬病夏治”,中医养生和康复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1、呼吸道疾病症状 肺主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尤以小儿、老年人最易受邪。与肺脏有关的呼吸疾病,适合且需要冬病夏治,包括了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加之现在环境因素雾霾影响,呼吸道很容易被感染,很多人为此无可奈何。 现在正是夏季,是呼吸道病情的缓解期,也是治疗的好时机,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可以阻止转寒期间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复发,长期不愈。 2、妇科疾病症状 俗话说:十女九寒!女子有经、孕、产、乳的特殊生理功能,这些特殊生理活动均以血为用,在中医理论中,血属于阴,女性体质易偏于阴寒。阳气充沛,则气血运行通畅;胞宫按时盈亏,经期如常 中医认为,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所致的妇科病,冬病夏治会有独到效果。女人月子没坐好,身体会差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受了寒邪。女性产后,气血两虚,容易受寒邪。如果出汗多,月子坐得不好,就会伤及阴血,建议夏季喝中药汤或者艾灸调养。 许多妇科疾病都属于虚寒性的长期症状,非常适宜冬病夏治,如果此时艾灸,可以有效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化瘀,从而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虚寒,包括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症等等。 3、前列腺疾病症状 前列腺炎是一种冬季高发病,我们在临床经常听到患者抱怨,“这毛病冬天说加重就加重,夏天又好了,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真是折腾人”。 在夏季,外界的温热气候可帮助体内淤积的消散,促进正气的恢复,是治疗前列腺病的良机。正确的治疗可以防止冬季发病,防止前列腺病迁延不愈。所以,前列腺病应冬病夏治。 4、过敏性疾病症状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也十分适合冬病夏治,通过夏季调理,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根本上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 总的来说,过敏性疾病大多属寒性体质,根据中医”寒则热之“的治疗原则,要用热性药、补气药进行治疗。其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夏季不是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季节,为缓解期。因此,此时治疗是一种治本的方法。 5、风湿骨病症状 中医把风湿骨病叫“风寒湿邪引起的痹症”,也叫痹。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腰椎上的一些疾病等的统称。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如果趁着病情较轻的时候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起到预防发病的作用。因此,夏季,尤其是在三伏天,是艾灸治疗风湿骨病的最好时机。 6、胃肠道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他认为,寒则凝、温则通,胃脘痛虚寒症为多,治疗宜温通调补。虚寒性胃痛和腹泻病人容易在冬季因受寒而发作。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看,人在夏季其实脾胃很容易虚弱,如果贪食冷饮,常待在空调房,会损伤脾胃。 脾胃虚寒类胃病,用艾灸治疗,可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并减少来年冬季的发作。 艾灸穴位选择: 艾灸能行气通络。《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点燃的艾草渗透穴位后,调节身体阴阳,提高身体免疫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这个道理。使用灸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要比常规的治疗快一半的时间。在冬病夏治的艾灸穴位选择上,我们可以主灸一下穴位: 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经穴。又名“百劳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大穴,又称督脉之海,有总督诸阳之义,能主宰全身。 阳气不足的人会出现怕冷、易感冒、体质弱等情况。这种情况可以刺激大椎穴,来振奋阳气、抵御外邪。大椎穴主要调理:外感、虚劳及心神疾病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及哮喘、盗汗、神经衰弱、中暑、呕吐、霍乱、风疹等。 天突穴 天突穴属任脉,阴维脉与任脉之交会穴。穴位位于胸骨上窝,穴深部是气管。气管上连咽喉,下通于肺,属于肺系。正因为天突穴位于肺系之咽喉要道,因此刺激天突穴可以起到宣肺气、利气道、化痰浊而止咳平喘。此外,天突穴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失音嘶哑等病症。艾灸天突穴对于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有很明显的效果。 关元穴 ![]() 足三里穴 ![]() 中脘穴
|
|
来自: 昵称64809242 >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