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力春书法课

 百丙针之 2019-06-19


许多书法爱好者刻苦练习而进步很慢,许多学校推广书法教育而成效不显,许多中小学生虽然抽时间学习书法而事倍功半,甚至有人走了弯路、误入歧途,养成一些书写方面的不良习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汉字美很重要


这里要强调一下语文和书法的关系问题。


什么是语文?语指语言没有问题。对文的解释有分歧,大概有文字、文学、文章三种观点,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无疑指文字更恰切。文字有三要素:字形,字音,字义。而字形又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这个字怎么写,一个是这个字怎么写好看,后者古代叫字样。古代的字典都是有字样的,如汉代的《说文解字》、清代的《康熙字典》,莫不如此。反观当今的语文教学,往往忽略了字样教育,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老师的指导,还是字典的字样缺失,都暴露出这一典型的问题。古代的小朋友,很小就拿起毛笔写大字,他们是通过书法识字、练字的,一举两得,一石两鸟,一箭双雕,岂不妙哉!


值得欣慰的是,当今时代,活跃着一大批书法爱好者,各界书协的活动此起彼伏,高校书法专业日益推广,教育部门出台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政策,中高考语文试卷设置较高的卷面分,这些都是利好消息。无论是因为艺术的追求,还是出于实用的目的,毕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星星之火。


不过,比不喜欢书法更让人心痛的是,许多书法爱好者刻苦练习而进步很慢,许多学校推广书法教育而成效不显,许多中小学生虽然抽时间学习书法而事倍功半,甚至有人走了弯路、误入歧途,养成一些书写方面的不良习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是方向和方法出了问题。


方向是大问题,要先搞清楚是声东,还是击西,是南辕,还是北辙。而方法是具体的操作问题,方向明确之后,方法对了便捷足先登,否则便迂回徘徊,甚至歧路亡羊。方向决定方法,您错了吗?且读下去。


练的不只是字


学书法和练字,似乎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在很多场合都是通用的。不过,细究起来,二者是有差异的,其差异有三。


其一,如前面所讲,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艺术性使它的名字更加高雅、庄严、华丽,魅力无穷,而练字这种说法更通俗、务实,更具有大众的普及性。


其二,书法固然不能写别字,但把字写美是主要目标,而练字常有两个义项,首先是写对,然后才是写美,语文意义上的练字往往忽略了美的因素。


其三,学书法更强调一种目标,而练字侧重体现一种过程,学书法是通过练字实现的,练字是基础,习书无止境。



▲ 竹林课堂剪影


言不害意。我们的问题是:为啥书法没学好?换一句话问,为啥字没练好?答案只有一句话:因为练的是字。可能有人要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举一个貌似离题有点远的例子。某学前班小朋友开始练字,总是很着急地写完,却没有认真地写得很好,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得到了一个教训:宁要仙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这种情况,在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中比较普遍,他们错误的根源在哪里?刚开始学写字,写对了就很高兴,总想追求速度第一,结果写成了“烂杏一筐”。这是混淆了写对与写好的差别,亦即混淆了写字和书法的区别。我们说过,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也就是写好看的字。


写字与写好看的字不同,内涵和外延都不一样,写字包含写好看的字和写不好看的字,前者才是书法。


字不是跑步,后者比快,前者比好。说到跑步,再举一个虚拟的例子。裁判枪响,百米比赛开始了,某选手起跑反应很快,一路领先跑到了终点,但是却发现方向跑反了。怎么办?赶紧往回跑,恐怕也不能得冠军了。问题出在哪里?和刚才那个着急乱写字的小朋友一样,都是方向出了问题。练字不是赛跑,“欲速,则不达”,尤其是初学者,要静下心来,慢一点写,精益求精,才能更是一层楼。


回到我们的问题,字为啥没练好?


一定是方向出了问题,练是练了,但练的不对,不得要领,甚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练好字”三个字各司其职,“好”最重要,“字”选不对,不知什么是好的,光“练”有什么用呢?有位前贤说得好:“要想写好字,十年不练字。”初看不好理解,细细想来,确有道理。若落得一身俗气,终身抖落不掉,格调低了,就不可救药。一张白纸去画画,总比先擦掉旧画方便得多。


一个人的字写得好,只能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书写者意在笔先,成竹在胸,心中有丘壑;一个是心手相映,控笔自如,指哪打哪。


写不好字,也只能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不知如何是好,一个是眼高手低。


这两方面原因中,如何是“好”太重要了。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就可以有目的地练习了,有的放矢,百发百中,事半功倍。明确“好”在前,刻苦“练”在后。知道了什么是好的还练不好,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了,此时的“练”才起到了关键作用。古代读书人字写得都好,勤奋是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古人比现代人聪明,而是因为天天笔不离手、熟能生巧的缘故。孟子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说我不能,那是真的不能;“为长者折枝”,说我不能,就不是不能,而是不做,“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 竹林课堂剪影


下面举两例古人的经验和教训。


唐朝大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写的《书谱》,可以说是古代写得最精彩的一篇书论,而且有墨迹传世,草书为后人取法。其中有一句,值得我们警醒,他说:“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意思是说,想咋写就咋写,根本不知道咋写,还想写好,搞错了!

黄庭坚学周越二十年,后来恍然大悟,觉得一身俗气,抖落不尽。这就是方向有问题。古人常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选错了老师,就是选错了方向,恰如隔山打牛、隔靴搔痒、隔岸观火,若不及时易辙转舵,最终只能望洋兴叹了。


那么汉字如何写得美呢?


其评判标准,无外乎两个方面:用笔问题和间架结构

 

永字八法,楷书点画用笔和组织方法


用笔就是笔画的用法,笔画用好了,笔锋就出来了,有笔锋了就有力量了,也就美了。


众所周知,汉字的有28个笔画:




如果我们嫌多,可以精简成20个常用笔画:



如果我们再做一些总结,就会发现20个笔画其中一些是由8个基本笔画组成的。

我们先来看看用“永”这个字:



你会发现“点、横、折、竖、钩、提、撇、捺”这8个笔画正好组成了“永”这个字,这就是“永字八法”。


如果觉得8个笔画还是有点多,怎么办?


其实每个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三部分组成,


再细分,我们有5种用笔方法:


起笔有一种:空中落笔,由轻到重,就像飞机降落到地面的一刹那。

行笔有两种:直或弯。

收笔有两种:尖峰收笔和圆峰收笔。


从全部28个笔画——20个分解笔画——8个基本笔画——5种用笔方法——1种起笔+2种行笔+2种收笔,这样小朋友学起来容易多了,学会5种用笔的方法,所有的笔画练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主笔和结体规律


间架结构问题,就是笔画与偏旁搭配问题,那么一个字结构如何写的好呢,首先分别解决上下关系和左右关系。


上下关系如何写好呢,一个字是应该向上写、向下写还是居中写呢,我说,宁上勿下。就比如“十”这个字:




横应该向写上写才好看,那到底有什么科学规律呢?是人的视觉规律决定的,如果你把它的重心(我们暂且认为横和竖的交叉点叫做重心)写的向上一些就会显得非常好看,比如我们人的重心一般是在肚脐左右,以肚脐为分界的下半身一定比上半身高,为什么呢,人的视觉规律,必须是重心向上才好看,在字里面也是这样体现的。


上下关系写好了,那么左右关系如何写好呢?我们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叫做,宁左勿右,第二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主笔问题。


什么叫做宁左勿右呢?也就是说一个字宁可向左写也不要向右写,抑左扬右,比如“儿”:




一个字的结构如何写的好,最重要的问题就叫主笔。主笔就是一个字的灵魂。


那什么叫做主笔呢?


简单说就是主要的笔画,那么什么是主要的笔画呢?


我们引出一个概念叫做,“四至”,什么叫做“四至”呢?古代要测量土地,一定要分别标注上至哪儿,下至哪儿,左至哪儿,右至哪儿,合起来就叫做四至,如果我们放在平面上可以分解成上下左右四个关系,以十为例,但我们要强调是视觉上的四至,并不是字的四至,四至并不是字实际的边界,如“十”:



但有的字就不是这样的,比如人口的口,为什么显得不好看呢,古人讲,写字啊,要一字成一篇之准,就是说写每一个字都得向头一个字看齐,那第二个显得大了,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其实是我们的视觉规律欺骗了我们,我们的视觉是有规律的,比如说穿衣服,褐色代表收敛,白色显得发散,穿横条的衣服感觉张力向外,穿竖条的衣服,感觉很紧束,我么你看口,边界有线,显得张力在外,就是视觉上的感觉向外张的,如何写的和人一样大呢,把他往小的写,这样的规律我们叫做,长画缩进。



明白了四至就明白了主笔,上下左右面都有主笔,但根据我么平时书写的情况来分析,更重要的是左右的主笔,左右相比,右边比左边更重要,左右为主笔一共有三种情况:


1.横为主笔

2.两翼为主笔

3.无主笔





左右为主笔的三种情况,(独体字):




(合字体):



主笔就是字的灵魂,主笔写对了,字的结构就写好了。


汉字的结构要写的好,可以总结成“三宁三勿”,宁上勿下、宁左勿右、宁紧勿松


用笔问题解决了和间架结构写对了,那么字就自然写美了。

 

但是字写美了,就够了?


写字--规矩中,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记。


孩子写一手漂亮字是很多家长的期许,写字也几乎是每个人启蒙阶段的必修课,长辈的大手包着我们的小手,一点一滴,一笔一画,也许不明白自己写的是什么,但这的确是最初书法课的深刻记忆。


我们练习书法,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限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的细线围城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这个轮廓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再看硬笔书法,因为启蒙阶段所用的通常是铅笔,米字格就是硬笔字的“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 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所谓书法,看得见美,写得好字,做得好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