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尘老师讲《圣余医案七》

 6403820 2019-06-19

根尘老师讲《圣余医案七》

转自:禅医斋

整理者:吃素斋主人

2011527医案女科
来源:民间中医网http://www./forum/thread-113446-7-1.html
     
第一案黄某妇,年三十三岁,产后三日,牙关紧,卧床不动,只一点气,小肠脱出五六寸长   
     
方:枣皮三钱,云苓三钱,干姜五钱,防风三钱,生鹿角一两,丹皮一钱,制附片八钱,熟地三钱,泽泻二钱,怀药五钱,薄荷一钱。三付服毕,好三四分。
   
     
又方:生黄芪八钱,首乌五钱,洋参三钱,枣皮五钱,牡蛎五钱,荆芥一钱,甘葛二钱,官桂三钱,上桂三钱(去粗皮),玄胡二钱,黑豆三两,当归二钱,生姜五钱。五付。
   
     服前方四付,病好九分,惟头昏晕,怕风,足杆痛。又方:白术三钱,艾叶五钱,姜黄一钱,牡蛎五钱,广玄参三钱,砂仁三钱,防风三钱,独活一钱,杜仲五钱,干姜三钱,黑豆五钱,腹皮三钱。三付。      
      
产后大虚,气血俱空,一气羸弱,易郁易脱,多大局不固之象。此案产后三日,卧床不动,只一点气,小肠脱出五六寸长,气虚脱陷之象。脱出之物,必不是小肠,估计是大肠脱垂。古人称谓与今不同,不必细究。牙关紧闭,寒盛收引之象。估计是产后受寒,凉气入内,虚弱一气因之不得通行,木郁生风,郁于上而不得外泄,则为牙关紧闭,郁于下脱散于外,则为肠管脱出。

     
大虚木郁,虚为本,郁为标,只有一点气存留之际,当务之急,峻补肾气,缓解木郁。用药整体仍是八味地黄丸的思路。山萸肉敛固一气,防止气血继续脱散于外,大虚脱散之时,急用以收藏止脱,是常用之品。干姜云苓,温运中土,以去内寒。寒去则气温得行,郁结有可解之机。熟地怀药,滋养固守中下二焦,丹皮泽泻,疏导流通血水两路,使一气通路畅,肾气得收固。中焦运,下元固,则以附片鼓动生发,通行十二经,促进一气流通,郁结当随之可解。
   
大虚木郁之时,不宜峻药单纯疏散解郁,防疏散太过耗散一气。故用大量生鹿角,既滋补肾气,又流通木气,一举两得,切合病情。与八味地黄丸补固生发之意正同,相须为用,可加强疏达解郁之力,而无疏散太过之忧。防风薄荷,缓缓疏解木气郁结,加强解郁熄风之力。肾气固,风木平,一气得以周流,则上郁之牙关紧闭可缓,下郁之肠管脱垂可回。虚弱一气,自可好转。此方未用甘草,甘草固虚佳品,当是因为牙关紧闭,有较重郁结,恐甘草固守之力太强,不利郁结疏解,所以未用。若单纯虚证,结合重用甘草,效果往往更佳。
   
三副后,有好转,则是郁结已开,而正气未复。故第二方纯粹以补固气血为主。黄芪洋参并补一气,加强全身一气流通之势。葛根牡蛎润通镇降,扶助一气敛藏。黑豆首乌萸肉固补肾气,继续固守下元。补气降气藏气,全为补益固守一身虚弱之气。元胡通血滞,生姜运中化湿气,当归二桂温通木气。一气得补,则有力通行,元胡稍通道路,归桂温煦通达,则一气周流通畅,一身郁结当自解。郁去则病除,故服四剂而病近愈。
     
三诊病好九分,惟头昏晕,怕风,足杆痛。此乃阴亏血虚之象。前两方虽皆重补,因有郁结在,故多用流通解郁之品。流通为阳,易耗阴津,加之产后本来血亏,故第三方转以固守滋养为主,微微疏通。白术固运中土,牡蛎玄参敛降润藏,引导一气顺中土而下,砂仁黑豆收固肾气,诸药并用,全为固守。产后宜温,干姜艾叶缓缓温中,艾叶为主,不致温燥太过。杜仲滋润流通,补而能藏,润而能养,流通而不宣散,正可治阴亏足杆痛。少量姜黄独活,微微疏通经络气郁,而无辛烈之性,防风润通熄风,大腹皮行气通腑,亦是缓和行气疏通之品。此数药合用,缓散缓通,内外并调,以去正虚之郁。
     
从整个用药过程看,初病大虚大郁,补虚解郁皆须兼顾,故用药偏刚利,前二方桂附之品重用,以借其刚利之气转动气机,扭转病势。第三方正气渐复,则以缓守缓调为主,一气缓和为常态,故用药随之变缓。观刘老三方,附子变肉桂,肉桂变杜仲,由利至缓,变化何等鲜明。用药全以邪正虚实为进退。而一气缓和,圆融无碍,是最终归宿。抱定桂附不知放手的一些火神派传人,不应该反思自己对火神派的理解吗?火神的源头,并非只有桂附一途。   
      
第二案曾某之室,乳肿不通,无乳,寒热均作,牙龈肿   
      
方:银花一两,蒲公英八钱,生地三钱,生首乌八钱,生白芍五钱,通草三钱,白芷二钱,香附三钱,干姜三钱,黄芩一钱,薄荷二钱,栀子三钱,生姜二钱。三付。一付即愈。
     
      
此哺乳期乳腺炎案例。乳肿不通,无乳,此木郁气不外达之象。寒热均作,寒则为阴亏阳气不达,热则为木郁而生火气。郁而不通无乳,郁而化火生热,故治疗以解郁为主。金银花、蒲公英,辛香清凉,药气柔和,善解郁热,重用于正虚郁重之时,正合时宜。哺乳之体,本就阴亏,加以火盛伤阴,则阴亏而气不得行,生地首乌则滋养阴津,助一气流通。白芍白芷,性凉气通,熄风达木,解经气郁结。黄芩栀子,苦寒清热,去内在郁火。通草香附薄荷,流通疏散之品,去剩余火气。干姜生姜,温散流通,防止诸阴寒之药伤及中阳。郁火宜苦寒直折,郁热宜辛凉清解,郁气宜辛散疏解。此案栀子银花薄荷之用,正合此意。从不同的层面,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从根至梢,由深至浅,一并同治,故一付即愈,也不足怪。

201163医案  (湿热类)  
      
赵某之母,头痛项强,周身痛,发寒热,口渴,有汗,小便少,胃不食,昏晕,发吐,舌黄色。

      
方:厚朴二钱(姜汁炒),云苓四钱,木通三钱,蔻仁一钱,广皮二钱,干姜二钱,广滑石八钱,杏仁五钱,青蒿四钱,苍术一钱,苡仁五钱,通草三钱,五付。
      
前方服二付,烧退,口不渴,食亦稍进,服毕病好十之五六,又方:白术五钱,香薷一钱,薄荷八分,云苓三钱,砂仁二钱,紫苏一钱,杏仁三钱,沙参八钱,白芍五钱,首乌三钱,枳壳八分,菊花五钱,生姜三片,三付。  
      
第二方服毕,又方:艾叶三钱,香附三钱,怀药三钱,黄芪五钱,制附片五钱,花粉二钱。
      
这个案例很象我们以前遇到的猪流感。此为湿浊内郁兼有外感之证。头痛项强,周身痛,发寒热,这是比较典型的外感症状。外感宜解表,这是一般规律。但此案是外感引起的湿浊内郁,湿浊内郁之证为主,外感之证反而相对较轻,所以不能单纯解表。胃不食,发吐,舌黄色,是湿浊内郁导致中土不运,昏晕则是清气不能升达之象,也是湿浊内郁的结果。何以知是湿浊内郁,有汗而小便少之故。外感无汗时,表气不开,一气不利,小便亦少,汗出表解之后,一气通畅,小便自多。此处有汗出而小便少,非单纯表气不开,主要是湿浊自郁于内。湿浊缓滞不去,阻碍一身气机,一气周流不畅,兼有外感表气不利因素,一身内外之气,皆郁而不行。郁而不通则痛热兼作,故见周身痛,发寒热。湿郁则阴气不能化津液,故见口渴。此证,湿浊内郁为主证,中焦不运为兼证,外感只是起病的诱因,虽然仍有外感症状,但已经不是主证。治疗当以流通湿浊,通利一身气机为主。所以君药为滑石八钱,滑石滑利通达,善于利湿通气,去除湿浊内郁之证,不可或缺之药。青蒿、杏仁,麻黄汤之意,青蒿之凉易麻黄之温,皆为宣散解表之品,内郁热盛之际,用之更宜。二药宣降气机,开达表气,解表郁以助恢复一气周流。苍术、陈皮、干姜、白蔻,温运中土,兼化湿浊,解决中焦郁滞。厚朴通腑下气,助胃气通降,治疗发吐之证。云苓、木通、苡仁、通草,利湿流通之品,佐助滑石通利一身湿气,帮助恢复一气气机流通。
      
刘老的方子,和我们当初为猪流感拟定的处方,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付退烧,效果不错。说明湿浊之气已经流通开,全身气郁已经缓解。去湿必然伤阴,所以第二方以滋养阴津,运中化湿为主,兼以调气。沙参八钱,首乌三钱,皆是润养滋阴之品,以救利湿伤阴之弊。白术、生姜、云苓、砂仁,继续温运中土,香薷、紫苏、薄荷、杏仁,芳香宣通,继续化湿流通气机。白芍、菊花、枳壳,平息风木之气,防止剩余郁气化火伤阴,亦有养阴之意。如果在第一方中就加入滋阴流通之品,可能就不需要第二个方子,病就会痊愈。我们当初拟定的猪流感处方,有阿胶滋阴,伤阴之弊较小,一剂病愈的患者也有。本身是湿浊内郁,虽有发热,实为阴证,易伤阳气,所以不能过用寒凉之品。
      
刘老第二方,为纠正利湿伤阴之弊,不得已用了很多阴柔偏凉之品,必然会伤及人体阳气,所以第三方又用温通之品来扶阳。黄芪、艾叶、附子,温散流通,山药养中焦,香附、花粉,一升一降,调达气机。从处方演变来看,刘老还是紧紧扣住了病证的变化,可谓丝丝入扣。虽然第一方有些许失误,导致后来的诸多不便,所谓谬以毫厘,差之千里,但能随机应变,随证治之,纠偏救急,也是一个大夫的基本功。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刘老这个案例虽不完美,但依然可以给我们许多可以借鉴与学习的地方。圣余医案,我们也讲了不少了,我想就讲这么多吧,剩下的大家自己看看,自己体会吧。

课后问题
     老师可否谈谈第一方的失误?湿为阴邪,温化不足,利湿伤阴,滋养不足。温补滋养,两不误。第一方中,生姜量要大,单用生姜更好。  
     
民间中医上有我们的方子,可以对比一下。我应该还是出以前的拟定方,症状几乎相同,可能稍微加点通腑止吐的药。麻黄宣透之力,它药难及。麻黄只是宣透气机,痛是湿郁所致,必须通利湿邪才能缓解。
      
参考处方:  生麻黄6g,炒杏仁(打碎)6g,生石膏(打碎)30g,生甘草3g,炒苍术10g,茯苓15g,泽泻15g,滑石(包煎)12g,阿胶珠(冲服)6g,生苡米30g,蝉蜕6g,黄芩6g     水煎服,日1-2剂。     适用于甲流高烧不退的患者。

      
问:看病状描述跟葛根汤证差不多,葛根加半夏汤汤?
     
全身痛,这点不同。葛根汤的全身痛,与猪流感的全身痛,不是一个级别。猪流感严重的可以引起窒息,葛根汤证不会。郁滞轻重有别。郁在肉,不是在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