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血惊魂:一场悬疑的迷案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6-19

尊重习惯,就是在尊重人性。

罹患房颤和冠心病的富商王老先生在物色公司接班人的节骨眼上突然便血,是健康出了问题,还是遭人暗算,这次大名鼎鼎的刘侦探又一次开始调查了......

富商王老先生罹患房颤和冠心病,

服用口服抗凝药三年,

前段时间刚做完PCI手术。

考虑到年事已高,

最近王老先生开始寻找公司接班人,

可偏偏就在这节骨眼上老先生突然便血!

是自身健康状况发生了问题?还是另有隐情?

惊魂未定的王老先生,

委托大名鼎鼎的刘侦探调查,

“元凶”竟然是……

(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元凶”到底是谁?

虽然有旁人的加害之心,但导致王老先生便血的“元凶”的确是他本人无疑。

让我们跟随侦探的脚步,理清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

据临床统计,约有20%~30%具有持续口服抗凝治疗(OAC)指征的房颤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其中大多需要PCI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缓解冠心病的症状[1-3],而王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合并两类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幸运的是,王老先生的PCI手术很成功。不过医生叮嘱,支架植入后,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几率大增,因此王老先生在PCI术后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支架内血栓发生;而王老先生本身又是房颤患者,同时也应继续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缺血性卒中。综合考虑,王老先生的抗栓治疗方案调整为OAC + P2Y12抑制剂双联治疗,其中,OAC抗凝药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有卒中预防效力的足剂量[4]

令人遗憾的是,王老先生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习惯了过往每天一次2片10 mg抗凝药片的用药方式,术后又为了接班人的事情而烦心,疏忽了自己已经更换了每天一次1片15 mg新药片的事实,没有遵从PCI术后抗栓治疗服药剂量,在阴差阳错下服用了超剂量的抗凝药,增加了出血风险。而他心怀不轨的女婿,正是利用了这个“习惯”,通过王老先生自己之手把他送到了危险的边缘。

尊重习惯,就是在尊重人性

长期以来,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在PCI术后联合采用何种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以达到最优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难题。从常理来说,这类患者因为长期接受某种抗凝治疗方案,用药习惯已经养成。

习惯,是惯性,更是人性。PCI术后用药方案的更改,将很有可能挑战这类患者的“人性”,从而导致服药的偏差。

幸运的是,RE-DUAL PCI 研究[5]所揭示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在PCI术后的使用剂量与其房颤卒中预防批准的剂量一致,这意味着患者在PCI术后无须更换用药方案,可以遵从自己已有的用药习惯。对于接受了PCI手术的房颤患者来说,这无疑是更方便的用药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