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同研究之年报分析 | A H股上市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17)—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披露示例

 gzcpalgvwf5dya 2019-06-19

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合同资产、租赁应收款等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本期微信主要摘录了部分A+H股上市公司2018年度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租赁应收款以外的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披露的典型示例。

准则及监管规定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1.《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

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一)按照本准则第十七条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按照本准则第十八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二)租赁应收款。

(三)合同资产。合同资产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定义的合同资产。

(四)企业发行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贷款承诺和适用本准则第二十一条(三)规定的财务担保合同。

2. 《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部分摘录)

“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相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其中的“应收利息”仅反映相关金融工具已到期可收取但于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收到的利息。基于实际利率法计提的金融工具的利息应包含在相应金融工具的账面余额中。

年报分析: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之披露示例

示例1:601588.SH 北辰实业

会计政策

当单项金融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集团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款项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其他应收款组合1  应收押金、保证金及备用金

其他应收款组合2  应收关联公司款项

其他应收款组合3  应收少数股东款项

其他应收款组合4  应收代垫款项

其他应收款组合5  应收其他款项

长期应收款组合1  应收、保证金

长期应收款组合2  应收关联公司款项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本集团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长期应收款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示例2:600874.SH 创业环保

会计政策

当单项金融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集团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款项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银行承兑汇票    信用风险较低的银行

政府客户组合    除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政府客户以外的其他政府客户

其他客户组合    其他客户

项目保证金组合  项目保证金

其他组合        除增值税退税、项目保证金以外的其他应收款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本集团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逾期天数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本集团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长期应收款

(1). 长期应收款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 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对本期发生损失准备变动的长期应收款账面余额显著变动的情况说明:

天津市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征收办公室为天津市政府下辖事业单位,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根据历史经验,本公司均能在约定期限内收款。因此本公司预计该应收款项款项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05%。

其他说明

该款项是在道路特许经营期内以未来保证最低交通流量为基础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的摊余成本。

示例3:601298.SH 青岛港

会计政策

本集团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对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本集团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i)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当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风险评估表明本集团将无法按应收款项的原有条款收回款项时,计提坏账准备。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为:根据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进行计提。

(ii)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

当单项金融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集团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款项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组合A  应收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的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

组合B  贷款及垫款类款项

组合C  除组合A外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同资产

组合D  除组合A和组合B外的其他应收款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本集团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本集团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表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及长期应收款,本集团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长期应收款

(1). 长期应收款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2). 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向关联方提供贷款为本公司向关联方提供的长期委托贷款、本公司之子公司青港财务公司向关联方发放的长期贷款以及原本公司之子公司青港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形式向关联方提供的长期抵押贷款。其中,将于一年内收回的贷款及相关贷款减值准备列示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a)损失准备及其账面余额变动表

(i)于2018年12月31日,处于第一阶段的长期应收款的坏账准备分析如下:

(ii)于2018年12月31日,本集团不存在处于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的长期应收款。

示例4:601186.SH 中国铁建

会计政策

本集团对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租赁应收款、合同资产以及财务担保合同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

本集团对由收入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与合同资产以及租赁应收款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其他金融工具,除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外,本集团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动情况。若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则该金融工具处于第一阶段,本集团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本集团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本集团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信用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除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外,信用损失准备抵减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对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本集团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信用损失准备,不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长期应收款

人民币千元

本集团基于单项和共同信用风险特征组合为基础评估长期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

人民币千元

于2018年12月31日,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长期应收款均按照折现后净值列示,折现率为4.75%-6.17%(2017年12月31日:折现率为4.75%-6.17%)。

长期应收款信用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的变动如下:

人民币千元

示例5:000063.SZ 中兴通讯

会计政策

本集团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合同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对于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中的应收票据,本集团运用简化计量方法,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以及合同资产,本集团选择运用简化计量方法,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除上述采用简化计量方法以外的金融资产,本集团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处于第一阶段,本集团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本集团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如果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本集团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只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集团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

本集团基于单项和组合评估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本集团考虑了不同客户的信用风险特征,以客户信用等级组合和逾期账龄组合为基础评估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中应收票据的预期信用损失。

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长期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采用的折现率区间为4.50% - 6.16%。

长期应收款按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长期应收款均未到期,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47%。

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长期应收账款的转移,本集团在“长期应收款保理”科目和“长期应收款保理之银行拨款”科目单独反映。长期应收款转移,参见附注八、2。

本年度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和长期应收账款保理坏账准备增减变动情况参见附注五、22。

资产减值准备 /信用减值准备

2018年

致同的分析成果是基于各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度报告,致同不对各公司的会计处理发表评论,专题引用的内容也不表明致同赞同或不赞同其做法。《致同研究之年报分析系列》不应视为专业建议。未征得具体专业意见之前,不应依据本系列专题所述内容采取或不采取任何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