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要达到“止于至善”重点在“修身”——再谭《大学》 《大学》篇此段是通过“诗经”来强调,要达到“止于至善”的程度,重点在“八目”的修身。正如“《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学习“明德”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自我“修身”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 个文质彬彬的“新民”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这位“新民”君子“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闲)兮者,恂栗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 之不能忘也。 ”下面进一步强调这位“新民”君子“如加工骨器, 不断切磋”,是在认真地学习“明德”;“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在认真的自我“修身”;看他庄重而开朗,那是他内心慎独戒惧;看他仪表堂堂,那是他态度严肃认真;看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新民”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他“明德”“修身”“新民”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止于至善”了,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说明了要达到“止于至善”重点在“修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