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雁玲教授论治小儿抽动症

 色即是空0000 2019-06-20

刘建新1,曾庆云2 △,胡心月1,王建民1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神经精神类行为异常的一种,又称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
(TS),主要表现为突发的、无目的的单一或多部肌群的收缩,如挤弄眼、皱眉、点头、手足抽动等,注意力不集中,以男性最为多见。本病的病因尚未阐明,研究报道提示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及家庭或社会环境因素有关。在治疗方面,现代医学主要以口服泰必利等多巴胺阻断剂为主,但存在着副作用大的缺陷,使用这些药物后对肝脏和肾脏损伤相对严重,而且强烈典型的椎体外系副反应也给患儿造成很大的痛苦[1]。中医治疗以口服汤药,小儿
推拿为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抽动症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的优势。历代医家虽未提出小儿抽动症的病名,但结合其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归属于慢惊风的范畴,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肾、脾等脏,治宜从“虚、风、痰、火”辨证施治,并把其分为阴虚风动、肝风内动、脾虚痰聚、痰火内扰等四种类型。

何雁玲教授是山东省省级名老中医,从事小儿推拿四十多年,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何教授在多年临床过程中认为小儿抽动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肾阴不足与脾失健运造成肝风内动症,又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脾肾二脏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与“发病迅速,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在临床中独创“滋水涵木法”与“扶土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症,收效显著。笔者有幸跟诊数年,兹将何雁玲教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肾阴不足
1.1 症候表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挤弄眼、四肢及面颊部肌肉抽动、急躁易怒、秽语、口渴、喜冷饮、小便黄少、大便燥结、舌质红、苔燥、脉弦紧。
1.2 病因病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水生木,肾阴滋养肝阴,何教授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肝常有余肾长不足,肾阴无以制约肝阳时,肝阳上亢,引发内风;且肝阴不足,筋脉失养,故患儿有抽动不止之症。
1.3 治法治则滋水涵木、育阴潜阳。
1.4 治疗方案补肾经300~400 次、清肝经300~400
次、推涌泉100~200 次、揉三阴交100~200 次、推五经
50~100 次、揉太冲50~100次。


2 脾失健运
2.1 症候表现间歇性抽动,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少气懒言,食欲不振,睡眠露睛,身体瘦削或肥胖,大便粘腻,小便清长,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
2.2 病因病机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肝主藏血,肝血旺盛,肝阳得养……;何教授认为现代社会小儿多食肥甘厚味,嗜食寒凉,同时有滥用抗生素,导致其素体脾虚。脾失健运则肝血不足,血虚无以制肝阳,故而内动生风,且脾失健运导致水谷精微无以运化,积聚成痰,日久生风,风痰相搏,上扰于清窍、头面,以致此症。
2.3 治法治则扶土抑木、助脾健运。
2.4 治疗方案补脾经300~400 次、运板门100~200次、清肝经200~300 次、足三里100~200 次、揉太冲100~200 次、揉丰隆100~200 次、顺运内八卦50~100次、揉内关50~100 次、揉神门50~100 次。

3 穴位加减
眨眼,挤弄眼等,加头面部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按揉头部膀胱经、胆经、胃经;两手搓热以虚掌敷于眼睛之上,以劳宫穴对准眼球;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点按光明穴、足三里。面部肌肉抽动,加颧髎、地仓、颊车及颞部扫散法。言语不利加廉泉、地仓。呃逆加天突、膻中。


4 治疗特色
4.1 取穴特色何雁玲教授认为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治疗小儿抽动症必须遵从的原则,故滋水涵木法与扶土抑木法中,清肝经、揉太冲均为主穴。不同的是滋水涵木之法中,重用补肾经、推涌泉、按揉三阴交以补肾。而在扶土抑木法中,多采用补脾经、运板门、揉足三里以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佐以顺运内八卦调畅气机。按揉丰隆穴以健脾化痰。何教授认为小儿的智力发育与其睡眠质量有很大关系,故加入神门、内关以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从而加强推拿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
4.2 手法特色何教授主张在操作补脾经时,医者应用拇指桡侧紧贴患儿脾经。何教授认为此法原因有二:①医者拇指桡侧推与患儿接触面积小,更易产热,从而得气更快;②拇指桡侧属肺经,此种操作方式使医者更易利用自身之气调动患儿之气,从而加强治疗效果。何教授强调推五经时医者的中指应与患儿的大小鱼际交界处(小天心穴)相合,其余四指自然伸直,用手腕带动手掌自患儿的小天心穴经掌心滑动至五指末节,重复数次,此法可使坎卦之水经离卦引入五经,特别是心肝二经,坎卦为水,在人体应相为肾脏,引坎卦之水入心肝经,取“乙癸同源”“水火既济”之理。


5 案例举隅
樊某,男,8 岁。因不断眨眼1 年,加重半年于2017 年2 月15 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推拿科门诊就诊。患者自6 岁起因不明原因致频繁眨眼,经西医院诊断为“小儿抽动症”。自发病至今未经治疗。半年前因受惊吓致眨眼加重。平素脾气急躁,易紧张,思虑过多。纳可,眠浅,入睡困难。小便黄,大便干,一日一次。现症见:眨眼频繁,约1~3 次/秒,并伴有左侧面颊肌肉阵发性不自主震颤。查体:鼻梁山根处发黑青,晨起口中有异味,舌质红,苔黄,脉浮数。脑电图未见异常。中医诊断:慢性惊风;西医诊断:小儿抽动症。治则:滋阴补肾泻火清热。治疗方案:①小儿推拿取穴:开天门200 次、推坎宫200 次、运太阳100 次、揉耳后高骨100 次、补肾经50 次、清肝经800 次、清胃经200 次、揉板门200 次、清大肠500 次、清小肠500 次、推五经100 次、推涌泉500 次、揉三阴交200 次、揉太冲200 次;②其背部膀胱经闪罐,肝俞、脾胃俞放血拔罐。嘱其父母不要刻意提起,以避免加重其心理压力。第二日复诊:患者眨眼次数减少,频率约0~3 次/秒,口气轻于昨日。大便仍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脉浮。昨夜入眠安稳。  考虑患者年龄较大,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成人推拿手法,于其背部行滚法放松后,重点按揉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三诊:患者眨眼频率与常人基本无异,入睡比之前快。口气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治疗方式在二诊的基础上加拔罐,留罐2min。给予耳穴神门、脾、胃、肝、目压豆。分析:《证治准绳·幼科·慢惊》描述:“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瘛疭渐生,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复动摇不已,名曰慢惊。”小儿肝常有余,易受情志和外邪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可由情志因素出现肝气郁结,甚至郁而化火,火极生风。患儿因受惊吓致眨眼及左侧面颊肌肉阵发性不自主震颤。患儿鼻梁山根处发黑青,晨起口中有异味,舌质红,苔黄,脉浮数。脾气急,肝胃之火偏大,故治宜滋水涵木,泻肝胃之火。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