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腘绳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图1:股部后面观,膝关节半屈位 1.半腱肌 2.半膜肌 胫骨内侧缘的半腱肌肌腱 图2:胫骨内侧缘的半腱肌肌腱 如上图所示,检查者右手握持胫骨内侧缘,中指勾住半腱肌肌腱(1)。在此体位(膝关节屈曲),股薄肌腱(2)位于半腱肌肌腱的前方。 起止点 半腱肌近侧端:通过与股二头肌长头(在内侧)和半膜肌(在外侧)的共同肌腱,附着于坐骨结节的后面。 半腱肌的远侧端:附着于胫骨内侧面的上部,缝匠肌的后方和股薄肌的下方。 半腱肌的远侧端肌腱 图3:半腱肌的远侧端肌腱 此处重要的骨性标志是胫骨内侧缘的上端。 膝关节屈曲约90°,检查者右手置于跟骨的后面和足的内侧缘,并对抗膝关节的屈曲和旋内,左手在胫骨内侧缘上行至此肌腱出现处。 也可嘱被检查者将足跟置于检查台平面,做屈曲膝关节的等长收缩,同时小腿快速旋内。有利于检查者双手触诊。 触诊困难:由于此处脂肪组织的存在,此肌腱在男性容易触及,而在女性比较困难,在此种情况下,可以稍向后方寻找。 大腿后面的半腱肌 图4:大腿后面的半腱肌 检查者左手斜靠被检查者足的内侧面握住足跟,以对抗膝关节的屈曲和内旋,右手即可在大腿后面中部触及半腱肌的收缩。在大腿后面,半腱肌位于股二头肌内侧、半膜肌之后。 注:如本图所示,半腱肌的特点是其肌腱在大腿后面向近端延伸,在近端附着于坐骨结节。 半腱肌肌腱 图5:半腱肌肌腱 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左手握持足跟并阻止膝关节的屈曲和旋内(前臂固定足的内侧缘)。 半腱肌肌腱位于半膜肌的后外侧部、股部的后内侧面。 半膜肌的远侧部内侧面观 图6:半膜肌的远侧部内侧面观 检查者右手带动小腿被动旋外,使膝关节远离此肌腱的远侧端。如此在胫骨内侧髁的上端,手指下可以触及大而圆的条索状肌腱。 起止点 半膜肌的远侧端以三个肌腱附着于: --直肌腱附着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部。 --反射肌腱被胫侧副韧带覆盖,移动于胫骨内侧髁的水平沟里,并附着于此沟的前端。 --返回肌腱又称为腘斜韧带,附着于胫骨外侧髁的外侧(增厚关节囊)。 半膜肌的远侧部后内侧面观 图7:半膜肌的远侧部后内侧观 半膜肌的远侧部在上述描写的结构外侧。嘱被检查者屈曲并内旋膝关节,此肌腱能更好地被手指触及。 如上图所示:检查者示指置于半膜肌在胫骨上的附着点,股薄肌(2)斜行越过其后方附着于胫骨内侧缘的半腱肌(1)止点的上方。半膜肌肌腹在左图中显示为(3)。 起止点 半膜肌近侧端附着于坐骨结节的外侧部、股方肌附着点的内侧、股二头肌长头和半腱肌共同肌腱附着点的外侧。 半膜肌肌腱 图8:半膜肌肌腱 此处的骨性标志是由胫骨内侧髁的内侧面和后面形成的角,小腿处于外旋位有利于定位此骨性结构。 检查者左手对抗膝关节的屈曲和内旋,右手寻找手指下扁厚的条索状的肌腱。在远侧,此肌腱反转位于胫骨内侧水平沟内、胫侧副韧带的下方。 只要放置小腿于正确的外旋位,使膝关节远离肌腱,即可很容易地触及此肌腱。 半膜肌 图9:半膜肌 半膜肌(3)的肌腹位于手指下,在半腱肌肌腱(1)和股薄肌肌腱(2)腱之间。同样可触及半腱肌肌腱外侧的半膜肌。 整体触诊胫骨内侧缘的鹅足肌 图10:胫骨内侧缘的鹅足肌 首先确定胫骨内侧缘的上端,左手如图所示放置手指,右手对抗膝关节的屈曲和等长旋内。做“收缩-舒张”的交替运动能协助,检查者更好地触及此肌腱。 它的毗邻位置关系如下: 1.半腱肌腱位于示指下面 2.股薄肌腱恰好在上述结构上方的中指下面 3.缝匠肌的远侧部位于股薄肌的上方,恰在无名指的下面。嘱被检查者轻微伸膝关节能更好地触及 注:如果在胫骨内侧缘难以触诊上述肌腱,可以向更近侧端并稍微向后移动触诊,尤其在女性,在此水平这些肌腱往往由于脂肪组织的存在而妨碍触诊。 以上描述的整体触诊 图11:整体触诊 上图很好地显示了上述不同肌肉的肌腱和肌腹的相应位置关系。检查者示指对应于半腱肌肌腱;中指对应于股薄肌肌腱;无名指对应于缝匠肌。缝匠肌在图中未显示,如果要求被检查者轻微伸直膝关节可更好地触及。 胫骨前内侧部(胫骨粗隆内侧)的鹅足肌的整体触诊 图12:胫骨前侧部的鹅足肌的整体触诊 检查者置右手指于被检查者胫骨内侧髁的下方,握持胫骨粗隆上方的肌腱。 等长屈曲膝关节,下肢外侧面被支撑,并被带动使足尖转向内侧,由于鹅足肌是小腿的旋内肌,所以手指可在皮下触及鹅足肌。 鹅足肌的肌腱分为两层: 1.浅层由缝匠肌腱组成,它与小腿筋膜相融合。 2.深层位于后方,它由前面的股薄肌腱和后面的半腱肌腱组成。 临床 当触诊胫骨内侧髁前面、胫骨粗隆内侧时,引起疼痛;或上楼梯、步行等引起疼痛,要考虑鹅足肌腱性滑囊炎的可能。 扫码进入微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