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处变长,阳气用光!此类人已是风烛残年

 温暖中医 2019-06-20

本文理论依据:《黄帝内经素问译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中医诊断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这篇文说,咱们来聊聊,一个人的阳气在严重不足的时候,身体可能出现的症状。明白此类道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体会到阳气的重要性。

您记住,当我们身体两处变得越来越“长”的时候,说明我们的阳气,正在快速衰减。

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牙齿。

在《黄帝内经》中《素问》篇里的“诊要经终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古人说,当少阴经经气断绝的时候,人的牙齿会显得“长”,充满了污垢。为什么会这样呢?少阴者,肾也。肾,主骨生髓。当肾气衰微的时候,牙齿得不到肾精肾气的濡养,于是暗淡枯槁无光,看上去布满尘垢。同时,牙龈萎缩,牙齿也就显得长了。

对此,我们可以仔细观察高龄老人的牙齿。他们实际上常有牙齿便长、松动的现象。这个现象越是严重的人,越说明其肾精肾气的亏虚,肾阳虚的状态也就越明显。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牙齿的变化,看做肾阳多寡的象征。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尿线。

尿线变得长了,说明我们的阳气已经开始不足了。

什么是尿线长啊?我们都听过中医里面的一句术语,叫做“尿线清长”。所谓“清”,指的是尿色清。所谓“长”,指的是尿量大,尿线从开始到结束,延续的时间长。

我们肾中阳气,有一个功能,就是把输入到肾中的水液进行处理。其中比较好的,能够再次被人体利用的,通过肾的气化作用,返还给体内。其中不能用的垃圾,即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传给膀胱,然后排出体外。如果肾阳的这种作用被削弱了,其结果,往往就是水液中别管好的坏的,一起下注膀胱,排出体外。这样的结果,就是尿量大、尿色清,尿线特别长。

这样的患者,多在晚上排尿多。因为晚上的时候,肾阳愈发不足。总体表现,就是频繁起夜,然后每一次尿量还不小。整个人畏寒怕冷,身体倦怠乏力,下肢症状尤为明显。

可以说,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人,身体已经进入加速衰老的阶段,是人生中的风烛残年。如果想要改善的,必须采用有效的办法来持之以恒。温补阳气,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几个温阳大穴。它们分别是肾俞穴、命门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这个五个穴位,我们要坚持艾灸,能起到补益先后天阳气的作用,对于改善身体内环境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