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时常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有同道之人和你自己学习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不也算得上是君子吗?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孔子说:治理有兵车千辆的国家(言大国),应该谨慎的处理国家的事务,节省花费爱惜民力,在合适的时间调动不同的人干不同的事。 孔子说:年少后生,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走出自己居室就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在去学习文献.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