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御题棉花图》题诗、铭文全览

 唯我英才 2019-06-20

吴蔚

直隶省大规模种植棉花,自总督方观承首先倡导。清乾隆三十年(1765)四月,直隶总督方观承将棉花种植、纺织及练染的全过程工笔绘图十六幅,每幅图后面配以说明文字,装裱成《棉花图册》,在册首恭录清圣祖康熙皇帝的《木棉赋并序》,呈送乾隆皇帝御览。

作为封建帝王的乾隆皇帝,他的一生都很重视农业发展,对百姓的生活和劳作非常关心,对能为百姓谋利益的属下官员也能另眼看待。时乾隆南巡路过保定,当看到方观承所绘棉花图时,非常赏识,于是决定亲笔为其题诗。同月,乾隆为《棉花图册》的每幅图分别题写了七言绝句诗一首,共计16首,同时准予将方观承所作诗句附在每幅图的末尾。方观承将经过乾隆御题的《棉花图册》正式定名为《御题棉花图》,并精心临摹副本,镌刻于珍贵的端石之上。在刻石之时,方观承增添了《方观承恭进棉图册折》、《方观承恭缴御题棉花图册折》及《方观承御题棉花图跋》三文。《御题棉花图》刻石共12块,其中11块长118.5厘米,宽37.5厘米,厚14.2厘米;其余一块长98厘米,宽41.5厘米,厚13.5厘米,石材为质地优良的端石。当年七月,方观承将《御题棉花图》交回宫中,从此,《御题棉花图》的原本即“藏在深宫人未识”,只有《御题棉花图》刻石留在了直隶总督署。

在《四库全书·高宗御制诗三集·卷五十》第113册,第49—53页中,乾隆帝御赐直隶总督方观承《棉花图册》诗题名为《方观承进棉花图十六事各题其上》,本文参照《四库全书·高宗御制诗集》及《御题棉花图》拓片,试着对乾隆帝、直隶总督方观承的题诗、图谱铭文加以研究,从而更深刻地阐述《御题棉花图》的内涵。

一、布种(1)

【图谱原文说明】

种选青、黑核,冬月收而曝之(2)。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冷,和以柴灰种之(3)。宜夹沙之土,秋后春中,频犁取细,列作沟塍(4)。种欲深,覆土欲实;虚浅则苗出易萎。种在谷雨前者为稙棉,过谷雨为晚棉(5)。

乾隆皇帝御题诗:

本从外域入中原,圣赋金声实探源(6)。

雨足清明方布种,功资耕织燠黎元(7)。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细将青核选春农(8),会见霜机集妇功(9)。

千古桑麻文字外(10),特摛睿藻补豳风(11)。

【注释】

(1)布种,播种。布,撒,撒播。

(2)青黑核,清乾隆时代河北所种亚洲棉以青核、黑核两个品种较优。冬月,指冬天。曝,晒。

(3)淘取,淘洗而选取。沃,浸泡。俟,等待。和,搀和。柴灰,即草木灰。

(4)沟塍,沟渠和田埂。

(5)稙棉,早棉。庄稼种得早些或熟得早些叫“稙”。

(6)圣赋金声,指清圣祖(康熙帝)所写的《木棉赋》。

(7)资,助。燠黎元,使百姓身体暖和。燠,暖,热,这里是使动用法。

(8)春农,指春耕时节。本句为了符合平仄和押韵,将词序做了调整。

(9)会见,将会见到。霜机,指深秋季节的纺织机具。集妇功,集聚着妇女的劳动。

(10)千古,指自古以来。桑麻,指植桑饲蚕取茧,植麻取其纤维和纺织等农事活动。文字,指诗文。

(11)摛,铺陈。睿藻,这里指乾隆帝为《棉花图》所题的诗。豳风,指《诗经》中的“豳风”《七月》篇,这是一首农事诗。

【说明】

布种,就是播种。清乾隆时代河北所种亚洲棉以青核、黑核两个品种较优,播种之前要选种、晒种、浸种、拌种,种棉宜用沙壤土,播种时间在谷雨前后,种子要种深埋实:这些要点,本则都一一交代清楚。

【图谱说明译文】

种子要选用青核和黑核的,冬天收获后把它们晒干。清明以后,经过淘洗,选用那些坚硬的,用热水浸泡过,等它们凉后,拌上草木灰,种入地里。地应当是沙壤土,在秋后春中期间,多次犁过,达到颗粒细小为止,按顺序开挖出浅沟和土埂。播种要深,盖土要厚实,如果虚浅棉苗就容易枯萎。种在谷雨前的是早棉,过谷雨种的是晚棉。

【乾隆帝诗译文】

棉花本从国外传中原,《木棉赋》荚实实在在地探来源。清明之后雨水充足才播种,经过耕织温暖百姓功非凡。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细选青核黑核春耕时,将见秋天妇女忙纺织。自古诗文排斥桑麻事,特传御制诗补农诗。

【简要论述】

“布种”是植棉农事的首要一步,更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布种》这首诗所讲的内容是:棉花本来是从江南引入直隶地区广泛种植的,这从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中便能探求到植棉的渊源。棉种要等到雨水充足的清明时节正好适宜布种。诗的最后阐述了提倡百姓植棉的民生意义所在,为政者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百姓完成犁地、播种、织布等一系列农事,使棉花在直隶省获得丰收,百姓的身体才能够穿得暖和,即“燠黎元”。

乾隆皇帝在《布种》这首诗中首先讲了直隶省的植棉情况及植棉史的渊源。我国清代及其以前所种棉花为亚洲棉(亦称“中棉”),原产印度,由南洋、中南半岛经闽广云贵(称南道)和由中亚经新疆(称北道)两路先后传入我国南北,逐渐遍及全国。依据正史,南道棉在我国栽种至迟起于东汉;北道棉在我国栽种的历史最晚不迟于南北朝。河北一带至明朝后期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产棉区,徐光启《农政全书》有“北花出畿辅、山东”的记载。

“布种”首先要讲的就是棉花的种子问题。我国传统农学思想中,一向重视种子质量问题。早在西汉的《汜胜之书》中就有选种的论述。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必须选用品种纯净的种子,还总结了水选、拌种、晒种和浸种催芽等方法。到了明代,徐光启在种子与天时、地利、人力的关系中,第一次提出“择种为第一义”的思想。《御题棉花图》继承了这一传统的科学思想,首幅开宗明义指出:“种选青黑核,冬月收而曝之,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冷,和以柴灰种之”。它指明了选种方法和播前种子处理方法。棉花选种,先是在头一年冬天进行粒选,即“选青黑核”(亚洲棉的种子有青色、黑色两种),初步剔除杂劣,然后在第二年清明后进行水选,除秕粒,留下沉底的坚实的种子备用,即“淘取坚实者”。播前种子处理分三道工序,一是晒种,即“冬月收而曝之”,这可以提高发芽率;二是烫种,使种子珠心的薄壁细胞破坏,加带氧气进入,促进种子发芽,即“沃以沸汤”;三是拌种,即“和以柴灰”,柴灰(草木灰)含钾量很高,既作为种肥帮助棉花发育生长,还有一定的抑制病虫害作用。《御题棉花图》中提高播前棉种质量的相关论述在植棉史上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在《布种》中记载了提高播种质量的过程。“种选青黑核”可剔除杂劣,即现行之拣籽(粒选)。“冬月收而曝之”即晒种,可提高发芽率;“清明后淘取坚实者”即水选。这些记载说明此时我国人民已认识到棉籽间存在着成熟度的不同及品质上的异质性,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棉种质量,保证全苗、壮苗的一系列措施。至今这些植棉经验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上述事实表明,自古以来我国在植棉业中对播种质量的重视、提高种子质量技术的应用远较其他国家为早,在科学技术上居于先进水平。

《布种》这首诗中同时提出了棉花播种“雨足清明”的最佳时节。传统农学重视适时播种,《齐民要术》强调要根据当年的节气和物候现象的迟早,以及墒情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播种期。《御题棉花图》对于棉花播种期提出,“雨足清明方布种”这就是说,棉花播种应在谷雨前后。棉种发芽需要一定的地温,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气温。如果播种过早,地温低,种子在土中的时间过长,易于烂子、烂芽或长出病苗、弱苗,造成缺苗断垄;如果播种过晚,棉花苗迟发,就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生育期,而且晚苗营养生长势强,不利于结优桃。同时,确定播种期还要考虑到当地终霜的早晚,棉苗出土后不致遭受寒流霜冻的危害。直隶省主要植棉区在中部和南部,其终霜期在3月下旬(南部)和4月上旬(中部)。谷雨于4月19-21日交节,谷雨前后,通常天气转暖,雨量较前增加,正是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因此,直隶省以“雨足清明”为棉花的播种期。从更深层挖掘,乾隆皇帝在《布种》这首诗中体现的我国传统农学中重视提高种子质量,以择种择时为“第一义”的思想,其哲学意义在于承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灌溉

【图谱原文说明】

种棉必先凿井,一井可溉四十亩。种越旬日,萌乃毕达(1)。农民仰占阴晴,俯瞰燥湿,引水分流,自近彻远(2)。杜甫诗云,“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情景略似(3)。北地植棉多在高原,鲜溪池自然之利,故人力之滋培尤亟耳(4)。

乾隆皇帝御题诗:

土厚由来产物良(5),却艰致水异南方(6)。

辘轳汲井分畦溉(7),嗟我农民总是忙(8)。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戽水兼闻汲井哗(9),桔槔声里润频加(10)。

千畦自界瓜蔬色(11),一雨同抽黍豆芽(12)。

【注释】

(1)萌,植物的芽。毕达,(幼苗)全部冒出地面。《札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2)占,察看。瞰,看。彻,达,到。

(3)唐杜甫诗《春日江村五首》中的一首。全诗为:“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昧生理,飘泊到如今”。

(4)高原,高地。鲜,少。亟,急需。耳,语气词,表示语句结束。

(5)由来,历来。

(6)艰,艰于,对……发生困难。艰字用为动词,其后省略介词“于”。致水,使水到达,引水。致,使到达。

(7)辘轳,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

(8)嗟,感叹。

(9)戽水,用戽斗、龙骨车等农械汲水灌田。哗,喧闹。

(10)桔槔,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井上汲水工具。亦作“桔皋”。润,潮湿。

(11)千畦,指大片的棉田。界,分划。全句谓:千畦棉苗由于和瓜蔬的颜色深浅不同而自然地分划了出来。

(12)抽,萌发,长出。黍,黍子,其子实通称黄米。

【说明】

本则介绍棉田管理的第一项内容——灌溉。北方对棉田的浇灌主要靠井水,因此更加急需人力。

【图谱说明译文】

种棉必须先凿井,一口井可以灌溉40亩棉田。种子过了10天,棉芽就全部冒出地面。农民上察天气阴晴,下看土壤干湿,然后从近到远引水分沟灌溉。杜甫有诗句说,“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灌溉棉苗的情景和诗中的描写大略相同。北方早棉多种在高地,缺少溪流池塘这些自然的便利,所以尤其需要靠人力来栽培。

【乾隆帝诗译文】

北方土层厚,历来作物良,引水困难多,不同于南方。辘轳上提井水,一畦畦地浇灌,感叹我的农民啊,一年到头总是忙。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戽水忙哟又闻汲井声喧哗,桔槔声响哟土壤湿度频频加。棉田和菜地,自有叶色为分划,一场春雨过,棉和黍、豆同发芽。

【简要论述】

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人为地向农田等补充水分的一项农田水利措施。通过灌溉可适时满足作物需水要求,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盐状况,改善农田小气候,达到农业增产的目的。这首《灌溉》诗中乾隆皇帝主要讲到:土地肥沃历来是盛产好物种的先决条件之一,北方地区要象南方一样达到水源充足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只有用辘轳来分畦灌溉作为补充,最后皇帝感叹到,我的农民总是很忙碌啊。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灌溉最早的国家之一。秦汉之前对农田灌溉称为“浸”,到汉代有称“溉”或“灌”的,西汉时“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习惯用“灌溉”一词,并沿用至今。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成熟的全过程需要大量水分。作物需水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方面。作物生理需水指作物生命过程中各项生理活动(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所需的水分;作物生态需水指生育过程中,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所需要的水分。如果植物吸收的水量小于消耗的水量,即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失调时,轻则造成暂时萎蔫,重则干枯死亡。大气干旱或土壤干旱都会使作物茎叶发生不同程度的萎蔫,致使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有机质的生成和积累,同时根系吸水机能变弱,体内有机养料输送受到破坏。缺水现象对于作物幼嫩组织和器官的为害更大。灌溉可以补充土壤水分,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对灌溉的需要及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水文、气象、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等因素,降水量和地区干燥度则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干旱地区需要全年供水灌溉;半干旱地区需要雨水失调时的季节性灌溉;半湿润地区的少雨季节需要进行补充性灌溉;湿润地区雨情不稳定时需在关键时刻抗旱灌溉;沼泽地经排水改良后,可根据需要适当灌溉。总之,由于降水量及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为获得农业稳产高产,不同地区都需有一定的灌溉来补充作物需水的要求。

我国很早就把水利看成是农业的命脉。《管子·水地》中提出了“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的思想。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农田灌溉经验,在水源上有泉溪、水井、水塘,在工具上有戽斗、水车、辘轳、桔槔、虹吸管、液槽等,在方法上有补给水分灌溉、培肥灌溉,调节地温灌溉等。河北为半湿润易旱地区,春旱为其气候特点。在长期与干旱做斗争的过程中,早在北魏时期(公元424-559)已经形成耕、耙、耢一整套整地保墒经验。方观承虽然提出“种棉必先凿井”,但是由于“北地植棉多在高原,鲜溪池自然之利”,更加“一井可溉四十亩”(《灌溉》),供水仍然不足。因此,乾隆提出“雨足清明方布种”(《布种》),才引出方观承诗句“一雨同抽黍豆芽”来(《灌溉》)。显然,整地保墒仍是保持土壤水分的关键性技术。《御题棉花图》中记载了四项措施:即“秋后春中频犁取细”的整地保墒措施,“沃以沸汤”的种子处理,“种欲深,覆土欲实”的播种技术以及“雨足清明方布种”(《布种》)的趁墒早播。同时还指出:“种在谷雨前者为植棉,过谷雨为晚棉”。这种早晚棉的界限是在等雨播种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从中还可看出4月中旬为棉花播种适期的轮廓。《御题棉花图》强调“种棉必先凿井”并提出四十亩棉田配一口井;从“仰占阴晴,俯瞰燥湿”(见《灌溉》说明)的表述中知道,这种灌溉是为了给处于生长期的棉株补充水分。上述事实说明,乾隆朝直隶省对春旱地区植棉的整地、灌溉及播种等关键技术,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

三、耘畦

【图谱原文说明】

苗密宜芟,苗长宜耘(1)。古法一步留两苗,虽不可尽拘,大要欲使根科疏朗耳(2)。时维夏至,千锄毕兴(3)。一月三耘,七耘而花繁茸细,犹之谷五耘而糠秕悉除也(4)。苗有壮硕异于常茎者为雄本,不结实,然不可尽去。备其种,斯有助于结实者(5)。又:或杂植脂麻,云能利棉(6)。

乾隆皇帝御题诗:

芟密耘长遍野皋(7),夏畦增此辞劳(8)?

白家少傅暝寒中(9),但识加棉厚絮袍(10)。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科要分明行要疏,春经屡雨夏晴初。

村墟槐柳人排立(11),佣趁花田第几锄(12)?

【注释】

(1)芟,除去,这里指间苗。耘,除草。

(2)古法,指传统的方法。虽,通“唯”,副词,唯有,只是。大要,要旨,主要的意思。根科,根和茎。科,同“棵”。

(3)维,助词,常用于句首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无义。毕,全。兴,动。

(4)茸,同“绒”,这里指棉花纤维。犹之,如同。糠秕,谷皮和瘪谷。

(5)斯,犹“则”,那么。者,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推测。

(6)或,代词,有人,有些人。脂麻,即芝麻。云,说。

(7)野皋,指田野。

(8),同“那”,疑问代词,今写作“哪”。

(9)白家少傅,指唐朝诗人白居易。他曾被授予太子少傅,后来诗文中常称他为“白傅”。暝寒,夜晚的寒冷,即寒夜。

(10)但,仅,只。识,知道。厚絮袍,厚厚地给棉袍絮上棉花。絮,在衣、被等物内铺进丝棉或棉絮等。白居易有悯农诗多首,对百姓的饥寒表示同情,但又自叹无力相救;他还对自己“曾(竟)不营农作”表示惭愧。他在《新沐浴》诗中有“宽裁夹乌帽,厚絮长白裘”,“是月岁阴暮,惨冽天地愁”之句。乾隆帝对白居易表示慨叹大概缘于此。

(11)村墟,指农村集市。排立,排队站立。

(12)佣趁,指受雇用的机会。花田,指棉花地。第几锄,犹言“锄哪一遍的时候”。图谱说明中谈到“一月三耘,七耘而花繁茸细”,“第几锄”就是其中的一“耘”。本句谓:棉花锄第几遍草的时候才是我受雇佣的机会呢?

【说明】

本则介绍棉田管理的第二项内容——间苗和除草。间苗,按传统的办法是一步留两苗,株距约80厘米,但是,也不完全拘泥。除草要“一月三耘”,七耘之后就可以达到“花繁茸细”的目的。本则还介绍了保留雄株和套种芝麻的经验。

【图谱说明译文】

棉苗密了就应当间苗,棉苗高了就要除草。传统的方法是一步留两苗,只是不可以完全拘泥,要点是使根和茎都疏朗罢了。夏至时节,众多锄头都挥动起来除草。一个月锄3遍,锄过7遍就达到花蕊多而棉绒细了,就像谷子锄了5遍草就除去瘪谷一样。

棉苗中有比普通植株长得粗壮肥大的是雄本,它不结棉铃,但是不可以全部除去,使棉的品种完备,这对结棉铃有帮助。

又:有的人在棉花地里套种芝麻,说是能使棉株顺利生长。

【乾隆帝诗译文】

农民遍野间苗又除草,增加活计哪里怕辛劳?爱吟悯农诗的少傅白居易,身在寒夜只知厚絮自己的棉袍。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株距疏朗行距要宽疏,几经春雨进入晴朗的夏初。佣工排队站在圩场槐柳下,棉田锄哪遍草时我才被招雇?

【简要论述】

耘畦是棉花种植的重要步骤。耘的作用,除了除草之外,还可以通过松土而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大量蒸发。乾隆皇帝在《耘畦》诗开篇“芟密耘长遍野皋”便谈到了耘畦的方法。对于棉苗株距,《御题棉花图》这样说:“古法一步留两苗,虽不可尽拘,大要欲使根棵疏朗耳”。这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对“古法一步留两苗”认同,二是认为对古法“不可尽拘”,三是提出灵活处理的原则——“欲使根棵疏朗”。这条原则实际上是对疏密的“度”做了规定。乾隆皇帝在《耘畦》诗中也提出了“芟密耘长”的见解。土质好地力足的地块,当然是“一步留两苗”好;瘠薄的地块,棉株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适当密植些: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符合“根棵疏朗”这个度。对于行距,《御题棉花图》虽只笼统说“行要疏”,但无非也是以“根棵疏朗”为度的。乾隆皇帝《耘畦》诗第二句“夏畦增此郍辞劳?”是讲耘畦的具体农时。我国新石器时代已有耕耘除草的工具,《诗经》中有不少描写耕耘除草的诗句。《齐民要术》不仅对不同的粮食作物的耕耘提出不同的方法,而且阐述了耕耘的意义:不只在于除掉杂草,而且对促进土壤熟化和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都有很大作用。《御题棉花图》继承这一思想,提出“时维夏至,千锄毕兴,一月三耘,七耘而花繁茸细”,把耕耘的时间、次数及意义说得清清楚楚。以上介绍了关于乾隆帝《耘畦》诗中我国古代植物生态学的精深思想,这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可以说是很先进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悯农》诗多首,其中对老百姓的饥寒困苦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但作为“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文人,又自叹无力相救,他对自己“曾不营农作”一再表示惭愧。在寒冷的季节,等到感觉寒意的时候,也只不过知道给棉袍厚厚的絮上一些棉花而已。这也就是乾隆皇帝在诗中所写的“白家少傅暝寒中,但识加棉厚絮袍”。乾隆皇帝一生很注重农业发展,始终把农业视为百姓安居乐业的首要保证,但由于国事繁忙,他没有亲自参加过农事劳作,同样也感觉到有些惭愧。尽管处境迥异,他的这种想法和古人白居易却是很接近的。于是皇帝想起了白居易所写的“宽裁夹乌帽,厚絮长白裘”,“是月岁阴暮,惨冽天地愁”之句,并对此发表了感慨。乾隆帝作为一位封建统治者,能够把百姓的温饱放在心上,只有像这样能体察民情的封建帝王才能在当时有所作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赢得民心。

由于清代华北农民对棉花品种、播前种子质量的重视,同时在整地、播种上又有了较成熟的经验,使棉花全苗壮苗有了一定保证。在棉田管理上,“一月三耘,七耘而花繁茸细”(《耘畦》说明)和整枝技术的应用,使当时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有显著提高。

四、摘尖

【图谱原文说明】

苗高一二尺,视中茎之翘出者摘去其尖,又曰“打心”,俾枝皆旁达;旁枝尺半以上亦去尖,勿令交揉,则花繁而实厚(1)。实多者一本三十许,甚少者十五六(2)。摘时宜晴忌雨,趍事多在三伏(3)。时则炎风畏景,青裙缟袂相率作劳(4)。视南中之修桑摘茗,勤殆过之(5)。如或失时,人秋候晚,虽摘不复生枝矣(6)。

乾隆皇帝御题诗:

尖去条抽始畅然,趋晴避雨摘炎天(7)。

爱之能勿劳乎尔(8)?万事由来一理诠(9)。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也如摘茗与条桑(10),长养为功别有方(11)。

要使茎枝垂四面(12),得分雨露自中央(13)。

【注释】

(1)俾,使(达到某种效果)。交揉,交叉。

(2)本,量词,用于花木。许,表示约略估计的数。

(3)趍事,办事。趍,同“趋”。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4)时,那时。炎风,热风。畏景,夏天的太阳。青裙缟袂,青布裙,素色衣。这是贫妇的服饰,借指农妇、贫妇。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亦作“相帅”。作劳,劳作,劳动。

(5)视,比较。南中,泛指南方。修桑,同“条桑”,犹言“采桑”,参见注(10)。摘茗),采茶。殆,大概。

(6)如或,如果。失时,指违误农时。候晚,时节迟,时节靠后。虽,即使。

(7)趋晴避雨,趁着晴天,避开雨天。摘炎天,摘于夏天。动词后省略介词“于”。

(8)之,指棉花。劳,劳苦。乎尔,语气助词,表询问。

(9)诠,说明,阐明。

(10)条桑,犹言“采桑”。条,通“挑”,采摘。《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马瑞辰通释:“条乃挑之假借”。

(11)长养,长大,生成。为功,求取成效。别,另外。本句谓:要使棉花长好有收成,另有方法。

(12)要,要点。承上句的“别有方”而来,指方法的要点。

(13)得,能够。分,分散。

【说明】

本则介绍棉田管理的第三项内容——打尖。主茎高约二尺时摘去顶尖,侧枝尺半以上也要去尖。打尖后所结棉铃多者约30个,少者居其半。打尖宜在三伏的晴天进行。

【图谱说明译文】

棉苗高一两尺的时候,观察主茎,把翘起的顶心摘去尖子,也叫“打心”,使棉枝都向旁边伸展;旁枝一尺半以上也要去尖,不让它们交错在一起,就可以使花开得多,果实长得大。果实多的,一株有30来个,最少的有十五六个。摘尖时应该在晴天,忌讳在雨天,多在三伏天干这活计。到那时候,热风吹拂,炎日高照,妇女们穿着青布裙、素色衣,一个挨一个在劳动,和南方采桑摘茶的劳动比较,辛苦大概要超过南方妇女。如果违误农时,入秋以后才进行,时节受延迟,即使摘了尖,棉株也不会再长枝条了。

【乾隆帝诗译文】

顶尖摘后枝条生长才旺盛,摘尖要在夏季晴天来进行。农民爱惜棉花哪能不辛苦?万事历来一个道理可说清。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也同摘茶采桑一样忙,棉花长好收多另有方。主要应使棉枝四面展,才能从主茎分营养。

【简要论述】

“摘尖”是我国古代农民从给果木剪枝借鉴来为棉株整枝的技术。乾隆皇帝在《摘尖》此诗中首先讲了给棉花摘尖的具体方法,即“尖去条抽始畅然”。《御题棉花图》写道:“苗高一二尺,视中茎之翘出者,摘去其尖,又曰打心,俾枝皆旁达。旁枝尺半以上,亦去尖,勿令交揉,则花繁而实厚。实多者一本三十许,甚少者十五六。摘时宜晴忌雨,趋事多在三伏……如或失时,入秋候晚,虽摘不复生枝矣(见《摘尖》说明)”。由此我们看到古代植棉经验中的两项科学思想:一是明确整枝的作用是多生果枝和花繁实厚,这是对调节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了认识;二是明确打旁枝尖是“勿令交揉”,这是对改善棉株光照有了认识。精细的田间管理,是我国传统农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特色闪耀着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光芒。

其次,乾隆皇帝在诗中还谈到了给棉花摘尖的天气条件,“趋晴避雨摘炎天”。这里“趋晴避雨”是手段,“摘炎天”则是给棉花摘尖的最佳天气条件。现代科学认为,棉花的原始类型均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在温带夏季自然长日照条件下不能正常现蕾开花;若进行短日照(8-10小时光照)处理,可显著降低第1果枝节位,缩短生育期。生育期间棉花亦喜光照,不耐荫蔽,平均日照率宜在60%以上。

在《摘尖》诗的最后,乾隆皇帝还用询问的口气说到“爱之能勿劳乎尔?”,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爱一个东西就应该为它有所付出,这样才能有所回报。正如文中讲的那样,既然“爱棉花能不为它付出辛勤的劳作吗?万事万物的由来都可用这一道理来阐明”。

五、采棉

【图谱原文说明】

花落实生。实亦称花,惟棉为然(1)。花似葵而小,有三色。黄、白为上;红则结棉有色,为紫花,不贵也(2)。实攒三瓣,间有四瓣者,函絮其中,呼为“花桃”(3)。桃裂絮见为棉熟,随时采之(4)。此枝已絮,彼枝犹花,相错如锦。自八月后,妇子日有采摘,盈筐襭衽,与南亩之馌相望(5)。霜后叶干,采摘所不及者,黏枝坠陇,是为剩棉(6)。至十月朔,则任人拾取无禁,犹然遗秉滞穗之风,益征畿俗之厚焉(7)。

乾隆皇帝御题诗:

实亦称花花实同,携筐妇子共趋功(8)。

非虚观却资真用(9),植物依稀庶子风(10)。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人手凝筐暖更妍(11),成衣被晚秋天(12)。

谁家十月寒风起,犹向枝头拾剩棉。

【注释】

(1)然,代词,这样。

(2)贵,贵重。

(3)攒,簇集,聚集。间,间杂,夹杂。函,包含。

(4)见,“现”的古字,显现,显露。

(5)襭衽,把衣襟掖在腰带里兜东西。衽,衣襟。南亩,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地多南向开辟,故称。馌,往田里送饭。《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6)陇,同“垄”,土埂子。黏,指附着。是,指示代词,这。

(7)朔,旧历每月的初一为朔。犹然,仍然。遗秉滞穗,遗留在地里的禾穗。遗,遗留。秉,成把的禾。滞,遗留。穗,零散的禾穗。《诗经·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这是古代农民在收割时故意把一些粮食留在地里,让生活无着的人去捡。风,风气。征,证明,证验。

(8)趋功,指致力于摘棉。趋,追求。功,事情。

(9)虚,徒然,白白地。观却,观赏。却,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资,具有,具备。

(10)依稀,相像,类似。庶子风,文彩和德行并重的风范。庶子,指东汉末文学家刘桢,他曾任曹植的侍从官——庶子,谏曹植不应“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详见《方观承恭缴御题棉花图册折》注(7)。

(11)凝,积聚。

(12),同“装”,做。

【说明】

本则介绍棉实的常识和采棉的情景。农历八月以后,棉桃随熟随摘,这项工作主要由妇女和儿童来完成。十月以后,“黏枝坠垄”的剩棉则“任人拾取无禁”,体现了河北人民淳朴的古风。

【图谱说明译文】

花朵凋落后棉实就生长出来。棉实也叫棉花,只有棉才这样叫的。花朵像锦葵花却比它小,有3种颜色。开黄花和开白花的棉属于上等;开红花的棉,结出的棉絮就会有颜色,属于淡赭色,不金贵。棉实聚集着3个瓣儿,偶尔有4个瓣儿的,里面包含着棉絮,叫着“花桃”。棉桃裂开露出棉絮,就是棉花成熟了,要随时采下它们。这一根棉枝已经结出棉絮,那一根棉枝还在开花,相互交错就像锦绣一样。从八月以后,妇女和儿童每天都有采摘的活计,筐子装满棉花,衣襟兜着棉花,她们同往田里送饭的妇女儿童互相看得见,人员多极了。霜冻以后,棉叶干枯了,来不及采摘的棉花就附着在棉枝上,或掉在棉地里,这就是“剩棉”。到了十月初一,就任凭人们来拾取,并不禁止,仍然保存古代农民故意在田里遗留禾穗让穷人去捡的风气,更加证明畿辅一带民俗的淳厚了。

【乾隆帝诗译文】

果实也叫花,花果名相同,妇女儿童提筐摘棉同劳动。不是白让观赏有实用,棉花同人一样具风范,知道表里应并重。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伸手入筐里,筐里聚着温暖更聚着妍丽,衣被做成时,已是晚秋冷天气。十月寒风又刮起,谁家还在田头捡剩棉,衣被没做齐。

【简要论述】

“花落实生,实亦称花,惟棉为然”。这说的就是棉花。也就是说棉花的花朵和它的果实是一样的,正如乾隆皇帝诗中所说的“实亦称花花实同”。乾隆皇帝在《采棉》诗的前两句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恬安,优美,和谐的乡村棉田劳作场景。“自八月后,妇子日有采摘,盈筐襭衽,与南亩之饁相望(均见《采棉》说明)”。在一片银装素裹的棉田中,妇女们背着竹筐,和孩子们一起摘取丰收的棉桃,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幸福地劳动着,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而辛勤地工作着。这一小幅“采棉丰收图”是多么令人惬意啊。

乾隆帝《采棉》诗的后两句“非虚观却资真用,植物依稀庶子风”,用拟人的手法赞美了棉花的高贵品质:它不仅是依凭自身洁白而富于观赏,而且是具备真正用途的经济作物,在棉花副产品的加工利用方面:“棉之核压油可以照夜,其滓可以肥田,而秸稿亦中爨有火力,无遗利云”,“一灯更沃深宵焰”(《织布附打油》)。说明当时已知对棉油、油滓及棉秸加以利用,棉花可以织布做成衣服,使人们的身体暖和;棉的核可以轧油,在黑夜中注在油灯中照明;提炼棉花剩下的“渣滓”可以作为肥料施于田中;棉的茎杆可以在烧火做饭时作为柴禾使用……总之,棉花及其副产品的商品性生产在当时已非常明显了,种植棉花对于改善百姓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皇帝认为,它的这种品质可以和东汉末年文学家刘桢相媲美。棉花因为有这种特有的“庶子风范使它的价值恒久不变。

六、拣晒

【图谱原文说明】

自种迄收,田功毕而人事起矣(1)。棉贵纯白;土黄色者亦可织,而直贱;水浥者惟供杂用(2)。爰类择之以分差等,曝布之以资久贮(3)。时当秋获,场圃毕登,野则京坻盈望,户则苇箔纷罗,擘絮如云,堆光若雪(4)。盖至是而御寒之计无虞卒岁已(5)。农占以十月朔晴主棉贱,故俗有“卖絮婆子看冬朝”之谣,验之良信(6)。

乾隆皇帝御题诗:

纳稼惟时棉亦成(7),等差黄白辨粗精(8)。

纷罗真有如云庆(9),吉语犹占冬朔晴(10)。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黍稌场边午日晖(11),堆云劈絮正纷霏(12)。

广南有树何曾采(13),任遂晴空鸟毳飞(14)。

【注释】

(1)迄,到。田功,农事。人事,人之所为。

(2)贵纯白,以纯白为贵重。贵,形容词用为意动词。直,通“值”,价值。浥,浸渍。

(3)爰,于是,就。类择,按类分择。差等,等级。曝布,摊开晾晒。资,帮助,提供。

(4)场圃,指收获等农事。登,登场,把收割后的谷物、棉花运到场上。京坻,形容丰收。京,大丘。坻,小丘。谓谷米堆积如山。《诗经·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盈望,犹“满目”。苇箔,用芦苇编成的帘子。纷罗,杂然罗列。擘絮,指已经采摘下来的棉花。擘,分开,剖裂。堆光,形容密集而华美。

(5)盖,副词,大概。无虞,没有忧虑,卒岁,度过年终。已,语气词,相当于“了”。

(6)农占,农事占候。占,占候,视天象变化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亦根据天象变化预测自然界的灾异和天气变化。朔,指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卖絮婆子看冬朝,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事·占候》:“十月立冬睛,则一冬多晴;雨,则一冬多雨,亦多阴寒,谚云:‘卖絮婆子看冬朝,无风无雨哭号咷’”。冬晴天暖,棉絮卖不出去,所以会“哭号咷”。按:冬朝,徐光启指为立冬这一天,而方观承指为十月初一。王骧《江苏岁时风俗谈·十月朔日》:“十月朔又是孟冬的开端,民间称为‘十月朝’”。依此,方说为是。谣,指民谣。良信,果然真确。

(7)纳稼,收藏粮食。惟时,犹“维时”,斯时,当时。

(8)等差,等级差别。

(9)如云庆,比喻福泽盛多。庆,福泽。《易经·坤》:“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10)吉语,好消息。

(11)黍稌,泛指粮食。稌,稻,粳稻。晖,照耀。

(12)劈絮,同“擘絮”。纷霏,纷纷飞散。

(13)广南,泛指两广一带。树,指木棉树,即攀枝花。

(14)任,任凭,听凭。遂,随从,跟从。鸟毳,鸟的细毛。

【说明】

本则介绍拣棉和晒棉。采摘回来的棉花有品质之别,因此要“择之以分差等”;为了“久贮”,因此,必须摊开晾晒。棉花拣晒时的丰收景象,给人带来“无虞卒岁”的喜悦和“朔晴棉贱”的担忧。

【图谱说明译文】

从种棉到收棉,田里的活计结束而妇女的劳动就开始了。棉花以纯白色的为珍贵;土黄色的也可以织布,但是价钱低;被水浸泡过的只能供杂用。于是要按类选择从而分出等级,把它们摊开晾晒从而求取长久地贮存。正当秋天收获的时候,棉花摘收完了全部运到场上,田野上就堆起大丘小丘般的棉堆,家里就用苇帘子集中地罗列着棉花,摘下的棉絮像云团一样多而白,密集而华荚得像白雪一样。大概到了这时候,御寒的大事情就完成,不必担心过冬了。

农事占候认为,十月初一天晴预兆棉花价贱,所以,百姓有“卖絮婆子看冬朝”的歌谣。经过验证,果然真确。

【乾隆帝诗译文】

粮食藏好棉花也收成,黄棉白棉等差大,粗糙精细要辨清。集中罗列铺满地,象征人有云海般的福庆,占候还传好消息,十月初一天大晴。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正午太阳灿烂照粮堆,云团般的棉花在纷飞。两广的木棉何曾采摘过?晴空之下毳毛般地任飘吹。

【简要论述】

华北棉区多在每年农历八月中旬左右(公历9-10月份)进入吐絮盛期,11月摘花基本结束。在吐絮时节宜适时采摘,并要按照不同质量对所收棉花分收、分晒、分存、分售,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作好田间选种留种工作。

乾隆皇帝在《拣晒》诗的第一句“纳稼惟时棉亦成”给我们介绍了棉花的收成时间,也就是在储藏粮食的时候;同时又讲了分辨棉花等级的方法,即诗中所说的“等差黄白辨粗精”。正如《拣晒》说明中所云:“棉贵纯白,土黄色者亦可织,而直贱;水浥者惟供杂用”。可见,棉花是以纯白为最贵重的,土黄色的也可以织布但其价值就要差一些了。

《拣晒》诗的后两句“纷罗真有如云庆,吉语犹占冬朔晴”写棉花有好的收成后对黎民百姓的重要意义。棉花收获多,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福祉,棉质好的消息在占卜中得到验证。这样既可以让百姓丰衣,同时又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国泰民安。我国植棉由来已久,河北省于唐代即行贡棉。到了明代“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明史·食货志》)。及至乾隆三十年(1764)植棉业有更大发展,如文献上说“冀赵深定诸州,属农之艺棉者什八九”,“种棉之地约居什之二三”(《收贩》),“时当秋获,场圃登毕,野则京坻盈望,户则苇箔分罗,擘絮如云,堆光若雪”(《拣晒》)……可以说到处是一片丰收景象,反映了当时河北棉花生产发展的盛况。

七、收贩

【图谱原文说明】

三辅神皋沃衍,粱、稷、黍、菽、麦、麻之属,靡不蕃殖(1)。种棉之地,约居什之二三。岁恒充羡,输溉四方(2)。每当新棉入市,远商翕集,肩摩踵错(3)。居积者列肆以敛之,懋迁者牵车以赴之(4)。村落趁虚之人,莫不负挈纷如(5)。售钱缗,易盐米,乐利匪独在三农也(6)。棉有定价,不视丰歉为增减,惟于斤衡论轻重(7)。凡物十六两为一斤,棉则以二十两为斤,丰收加重至二十四两,仍二十两之直也(8)。转鬻之小贩则斤循十六两而取赢焉(9)。

乾隆皇帝御题诗:

艰食惟斯佐化居(10),列鄽负贩各纷如(11)。

价常有定斤无定,巨屦言同记子舆(12)。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衡称由来增岁稔(13),舟车不独向南多。

圣朝物力霑无外(14),又作高丽贡纸驮(15)。

【注释】

(1)三辅,本为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后亦泛称京城附近地区为三辅。神皋,肥沃的土地。沃衍,土地肥美平坦。靡不,无不。蕃殖,繁殖。

(2)岁,年景。一年的农业收获。充羡,充足有馀。输溉,犹“输灌”,运输,交流。

(3)翕集,聚集。肩摩踵错,同“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很拥挤。

(4)居积,囤积。列肆,谓开设商铺。懋迁,贸易。

(5)趁虚,赶集。亦作“趁墟”。负挈,背背手提。纷如,盛多的样子。

(6)售钱缗,卖钱,谓卖物以得钱。钱缗,本指穿钱的绳子,借指金钱。乐利,快乐与利益,犹幸福。匪,同“非”。三农,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

(7)视,比较。斤衡,指秤。

(8)凡,凡是。直,同“值”。

(9)鬻,卖。赢,经营获得的利益。

(10)艰食,粮食匮乏。惟斯,唯此。佐,辅助。化居,谓积存货物做生意。化,古“货”字。

(11)列鄽,开设商铺。负贩,担货贩卖。

(12)巨屦,粗糙的鞋子。典故出于《孟子·滕文公上》:“巨屦小屦同贾(价),人岂为之哉?”赵岐注:“巨,粗屦也;小,细屦也”。子舆,孟子的字。本句谓:(棉价有定而斤两无定的现象)使我记起孟子来,他说过“巨屦小屦同价,人岂为之哉”。

(13)衡称,指称重量。由来,历来。增岁稔,是“增于岁稔”的省略。岁稔,年咸丰收。本句谓:棉花称重的量(斤两),历来随年咸的丰收而增加。

(14)霑,本指雨露浸润,引申为受益。无外,指远方。三国魏曹植《七启》:“惠泽播于黎苗,威灵振乎无外”。

(15)高丽贡纸,指高丽国用以进贡的纸,高丽纸是用绵茧或桑皮制造的白色棉纸,质地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为其特产。据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时我国进口的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

【说明】

本则主要介绍棉花丰收后,各地棉商纷纷赶来收购和长途贩运的热闹场面,还介绍棉价是死价,而按丰歉增减两数的特异商规。

【图谱说明译文】

畿辅地区土地肥沃平坦,小米、高梁、黄米、豆子、麦子和麻这些种类,没有不滋生增殖的。种植棉花的土地,约占耕地的十分之二三。一年的收获,经常充足有馀,可以输送到四面八方。每当新棉上市,远方的商人聚集到此,摩肩接踵,从事囤积的商人开设商铺来收购它,从事贸易的商人赶着车冲它奔集而来;农村赶集的人,没有人不背背手提,纷纷到来,有的卖棉换钱,有的以棉换盐和米:享受快乐和利益的不是唯独在农民。棉花有一定的价格,不比较丰收歉收作增减,只在秤杆上论轻重。凡是物品都是十六两为一斤,棉花却以二十两为一斤,丰收时加重到二十四两,依旧是二十两的价钱,转手倒卖的小贩就还按一斤十六两卖出而获利。

【乾隆帝诗译文】

缺粮时候只有棉花可补商,不论开店贩卖各自忙。价格有定两数却不定,粗鞋细鞋同价无人做,记起孟子说得详。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称重加两历来随丰收,船载车运不止多向南方流;本朝物力远方也受益,棉絮制成高丽纸,又驮万里回神州。

【简要论述】

“收贩”是让棉花作为一种农业商品,使它在棉农手中盘活起来,从而最终把农产品变为货币的一个过程。

乾隆皇帝在《收贩》一诗中讲的主要内容是:农民种粮食,丰年把它积存起来,以备歉年所需,而贩棉恰恰也是这样。商贩们开设商铺,担货贩卖,井井有条;百姓们可以各取所需,互惠互利。棉花的价格有定数,但斤两没有定数的现象使朕忽然想起先贤孟子来,他曾说过“巨屦小屦同价,人岂为之哉(做工粗糙和做工精细的鞋子,它们的价格是相同的。这难道不是人的作为吗)”?这样的名言。而“棉有定价,不视丰歉为增减,惟于斤,衡论轻重”。棉花每年的收成斤两不确定,但它的价格却有定数,这与孟子所讲的实际是同样的道理呀”。

棉花原盛产于江苏,次则山东、河南等地。清代前期,直隶棉花种植地区不多,只是在土壤肥沃的正定、保定种植较多,志云:“保定、正定多植之”,“惟真定府最善”(康熙朝《畿辅通志》)。方观承督直后,极力提倡、教种棉花,收效很大。保定、正定一些老植棉区的种植面积更有了进一步扩大,“直隶保定以南,以前凡有好地者多种麦,今则种棉花”(黄可润《畿辅见闻录》),与保定,正定相邻的“冀、赵、深、定诸州属,农之艺棉者什之八九”(方观承《御题棉花图·跋语》),可见这里农村植棉已相当普遍。直隶省的棉花种植经过方观承的努力,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正如方观承《棉花图·收贩》中所说,“三辅神皋沃衍,粱稷黍菽麦麻之属,靡不蕃殖,种棉之地约居十之二三”,也就是说,棉田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二三成。

清代前期,直隶省棉花生产的发展很快,已成为新兴重要商品。乾隆帝《收贩》诗及说明中充分反映了棉花市场繁荣活跃的景象。如《收贩》一诗中“列鄽负贩各纷如”,《收贩》说明中“每当新棉入市,远商翕集,肩摩踵错。居积者列肆以敛之,懋迁者牵车以赴之,村落趁墟之人,莫不负挈纷如”等等。关于棉价则有“棉有定价,不视丰歉为增减,惟于斤衡论轻重”(《收贩》说明),乾隆帝《收贩》一诗中更直截了当地指出“价常有定斤无定”,棉价的这种特殊性,在直隶省乃至现今河北省可谓相沿颇久。

在《御题棉花图跋》中我们还发现:“更以其余输溉大河南北,凭山负海之区,外至朝鲜亦仰资贾贩”等文字,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早在清前期,直隶省棉花已南销黄河以南,东北至朝鲜半岛。作为衣被原料,其已成为继丝绸之后的又一重要商品。

八、轧核

【图谱原文说明】

轧车之制,为铁木二轴,上下叠置之,中留少罅(1);上以毂引铁,下以钩持木,左右旋转,喂棉于罅中,则核左落而棉右出(2)。有核曰“子花”,核去曰“瓤花”,瓤之精者曰“净花”。核多而细者棉重。上棉一瓣七八核,故有“七子八棉”之谚(3)。稔岁亩收子花百二十斤,次亦八九十斤(4)。子花三,得瓤花一。其名大、小白铃者最为佳植(5)。

乾隆皇帝御题诗:

转毂持钩左右旋,左惟落核右惟棉。

始由粗末精斯得(6),耞杵同农岂不然(7)。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叠轴拳钩互转旋(8),考工记绘授时编(9)。

缫星踏足纷多制(10),争似瓤花落手便(11)?

【注释】

(1)制,形制,样式。罅,缝隙。

(2)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引,牵引。钩,指摇把。持,指套住。

(3)瓣,指棉实中天然分开的部分。

(4)清制一斤等于596.8克。

(5)其,其中,指“上棉”之中。佳植,犹“佳种”,优良品种。

(6)粗末,质地粗劣和等级末尾,指子花(籽棉)。精,质地精良,指净花。斯,副词,犹“乃”,这才。

(7)耞,即连枷,一种脱粒用的农具。杵,春捣谷物使脱皮的棒槌。耞、杵二字在这里都活用为动词,意为脱核去皮。不然,不是如此。

(8)拳,指毂上的槌状摇柄。

(9)考工记,书名,先秦古籍中的重要科学技术著作,主要记述有关百工之事。绘,描摹。授时,指《授时通考》,该书由鄂尔泰等奉乾隆帝命从旧文献中辑录有关农业的资料,分类汇编而成。编,编纂。

(10)缫星,缫丝车的一个部件,指代缫车。踏足,纺织机具中用以驱动的脚踏板,这里指代织机。多制,形制多样。

(11)争似,怎似。瓤花,指轧花。“瓤”用为动词,使予花成为“瓤花”。落手,下手,犹言“操作”。

【说明】

轧核,也就是轧花,是用轧车(轧花机)使棉子和棉絮分离的一道工序。本则先介绍轧车的构造和工艺流程,然后介绍不同精度棉絮的称呼和丰年棉花产量等知识。

【图谱说明译文】

轧车的形制,是用铁质和木质两根辊子,上下重叠安放,中间留出少许缝隙;上方用毂牵引铁轴,下方用弯钩(摇手)套住木轴,左右转动摇手,把棉花喂进缝隙里面,就会使棉籽从缝隙左面掉下来而棉絮从缝隙右面出去。有籽的叫“子花”,籽去后叫“瓤花”,瓤花精细的叫“净花”。籽多而小者棉花重。上等棉花一瓣七八粒子,所以有“七子八棉”的谚语。丰年每亩收子花一百二十斤,品质差的也有八九十斤。子花三成,可以得到瓤花一成。其中名叫“大白铃”、“小白铃”的,是最好的优良品种。

【乾隆帝诗译文】

握住摇手转又转,轮毂跟着旋又旋,左侧只落籽,右侧落净棉。子花轧后这才得净花,脱核去皮同稻谷加工难道不一般?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轧车重叠安装的铁木二轴,重叠的双辊和弯弯的摇手相向滚动;对于纺织机具,《考工记》、《授时通考》之类书籍都有描绘和编录;缫车、织机的形制多种多样,但是怎似轧车操作方便呢?

【简要论述】

轧核是原棉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其目的是将原棉中的棉絮和棉子剥离开来,轧核的最原始工具是用铁筋或铁轴“碾去其子”。元代出现了“木棉搅车”,利用曲柄和碾轴,“二轴相轧,则子落于内,棉出于外”。明代后期则出现一种“太仓式”轧花车,将元代木棉搅车的二木轴改为一铁一木,此种机只需一人操作。《棉花图》反映了清代前期轧花车的形制。我们从《轧核》的画面中看到,这种轧花车将曲柄移到木轴上,仍由右手操作,取消丁圆木,改在铁轴透柱外的左端安了一个叫“毂”的装置,毂上辐射出四个棒槌状物,呈十字,没有踏板。《轧核》文字说明写道:“轧车之制为铁木二轴,上下叠置之,中留少罅。上以毂引铁。下以钩持木,左右旋转。喂棉于罅中,则核左落而棉右出”。清初轧车改圆木为铁质的“毂”和十字槌,增加其质量,更好地利用了惯性。

在《轧核》本诗中,乾隆皇帝将其概括为“转毂持钩左右旋,左惟落核右为棉”。它首先介绍了工作的方法:转动“毂”,持着“钩”,并且要“左右旋转”;其次说这样做的结果,向左落下的是棉核,向右落下的是“瓤花”,从而最终做到籽棉分离,初步完成原棉加工的第一道工序。诗的后半部分“始由粗末精斯得,耞杵同农岂不然”通过棉花由粗劣到经过加工变为精棉的过程,对劳动人民的成果加以肯定。棉花“轧核”的过程同“耞杵”的工作是一样的,都需要百姓付出辛苦的劳动,也只有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随着直隶省棉花生产商品性的不断扩大,在种植业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如直隶总督方观承《耘畦》诗中“村墟槐柳人排立,佣趁花田第几锄”;又从《轧核》等图所绘加工情况看,都已超出当时社会中普遍的、个体劳动的家庭手工业的藩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经营方式,从而使棉产品的商品性生产变得非常明显了。

九、弹花(1)

【图谱原文说明】

净花曝,令极干,曲木为弓弹之(2)。弓长四尺许,上弯环而下短劲,蜡丝为弦(3)。椎弦以合棉,声錚錚然与邻舂相应(4)。移时,结者开,实者扬,丰茸萦熟,着手生温(5)。叠而卷之,谓之“花衣”。衷以取燠,则轻匀而熨贴也(6)。纺织者资其柔韧,经之纶之,无不如志矣(7)。

乾隆皇帝御题诗:

木弓曲引蜡弦弸(8),开结扬茸白氎成(9)。

村舍比邻闻相杵(10),錚錚唱答合斯声。

方观承诗:

似人芦花舞处深,一弹再击有馀音。

何人善学棼丝理(1l),此际如添挟纩心(12)。

【注释】

(1)花,这里指棉花。

(2)令,使。曲木,使木弯曲。曲,使弯曲。

(3)弯环,弯曲如环。短劲,短窄而强劲有力。

(4)椎弦,用檀椎击弦。椎,同“槌”,一头粗一头细的棒,这里用为动词。錚錚然,铮铮地响。然,用作词尾,表示状态。邻舂,邻近的舂谷声。

(5)移时,经历一段时间。丰茸萦熟,指棉絮繁密,细软,旋曲,暖和。

(6)衷,指贴近身体。取燠,取暖。熨贴,紧贴。

(7)资,凭借。经之纶之,泛指整理纱缕。如志,随顺心意。

(8)弸,弓强劲有力。

(9)开结,使结子松开。“开”用为使动词。白氎,棉花。亦作“白叠”。

(10)比邻,近邻。相杵,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

(11)棼丝,乱丝。理,整理。

(12)挟纩,披着棉衣,比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本句谓:这时候如同受人抚慰而增添温暖之情。

【说明】

本则介绍弹花弓的样式、工作过程和工作效果。

【图谱说明译文】

净花经过曝晒,使它达到极其干燥的程度,然后用弯木做弓来弹它。弹花弓长四尺左右,上部弯曲如环,下部短窄而强劲有力,蜡丝做弦。用檀槌击弦来使棉絮合拢,声音铮铮地响,同邻居的舂谷声相应和。过了一会儿,结成团的散开了,密实的飞扬起来了,使棉絮繁密,细软,旋曲,暖和,手接触到而产生温暖。把弹好的棉絮折叠着卷起来,这种卷子叫做“花衣”。做成贴身衣服来取暖,那就轻盈而舒服。纺织的人凭借它柔软而有韧性,把它们整理成纱缕,无不随顺心意。

【乾隆帝诗译文】

木弓弯曲曲,拉动蜡弦多强劲。散开结子扬起绒,蓬松棉絮就弹成。舂谷的号子农舍相邻听得见,弹棉声铮铮地应和着,配合相杵声。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棉绒飞扬,就像苇丛深处的芦花舞缤纷,连续不断地弹花,声音感人多么深。什么人擅长学习,整理乱丝般地把棉弹匀,这时候就像披上棉衣,温暖我的心。

【简要论述】

弹花,是用弹花弓将瓤花(即皮棉,已去籽的棉花)弹成松软匀细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弹弓都是用手拨动弓弦而震弹棉花。元末明初,有了用檀椎击弦而弹棉的记载,到了明代末期,弹弓材料改变,“以木为弓,蜡丝为弦”。构造上增加一钓竿,用悬绳系住弓身,以减轻弹弓人手的负担。清初的弹花弓没有变化,《棉花图》写道:“弹弓长四尺许,上弯环而下短劲,蜡丝为弦”。(见《弹花》说明)但是我们从图上看到,钓竿已从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改为系在弹花人的腰间,这样,弹花时坐立行皆自如,不时变换姿势,可以减轻疲劳。弹花弓的演进虽缓慢,但是每一进步都蕴涵着一种思想:增强弹力,增大振幅。用椎击弦,尤为巧妙:檀木沉重,椎身两头隆起,一头大一头小,手握中间细处;弹时,先用小头击弦,棉絮随弦的振动而松散,再用大头一击,棉絮随着这一更大的振动而飞起。

乾隆皇帝在《弹花》诗中“木弓曲引蜡弦弸,开结扬茸白氎成”主要讲了弹花的具体方法:让木头弯曲作为弓,用蜡丝作为弦,这样的弹花弓才能强劲有力,从而使聚积在一起的结子松开,而弹成的棉花才能细软、繁密、暖和。“村舍比邻闻相杵,铮铮唱答合斯声”为我们勾勒出一场乡村生活的音乐会:乡村中近邻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都能彼此听到,这种声音和弹花的铮铮声互相应和着,和谐、优美,相得益彰。

乾隆皇帝一生在诗文方面很有作为,仅就此诗便能充分体现他遣词调句的功力。《弹花》诗第一句中的“曲”、“开”为使动词。“引”、“闻”、“唱”、“答”、“合”是动词。通过这些动词在本诗中的合理、确切运用,使我们对“弹花”这一棉花初加工的具体环节的理解更加准确、形象。此诗第二句中并没有用“飞絮”、“杨花”等形容词来作场景的白描,而是用“村舍比邻闻相杵,铮铮唱答合斯声”来以声绘景,以景传情,小中见大,平中出奇,可谓另辟溪径,有独到之处。

十、拘节(1)

【图谱原文说明】

涣者必合而后可以引其绪,南中曰“擦条”(2)。其法:条棉于几,以筵卷而扦之,出其筵成筒,缕缕如束,取以牵纺(3)。《易》曰:“束帛戋戋”(4)。或谓:帛即古棉字,犹酉为酒之类(5)。薄物浅小而有白贲之义,意象似之,用备一说(6)。

乾隆皇帝御题诗:

擦条拘节异方言(7),总是斯民衣食源。

几许工夫成严密(8),纺纱络绪事犹烦(9)。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花筒一卷寸筵纤(10),素几生寒辗玉尖(11)。

抽缀略同新茧子(12),条条付与纺车拈(13)。

【注释】

(1)拘节,纺纱的准备工序,指把棉絮约束成段。

(2)涣,离散。绪,线缕。南中,泛指南方。

(3)条,用为动词,指弄成条状。几,几案。筵,用高梁梢茎做的卷棉絮的工具。扦,插。缕缕如束,一条一条地,像捆成了把儿。

(4)戋戋,浅小,微小。语出《易经·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5)或,代词,有人。犹,如同。

(6)薄物,厚度小的物品。白贲,朴素无华的装饰。意象,含义和形象。用备一说,用来充当一种见解。

(7)异方,不同地方。本句谓:“拘节”或“擦条”,是不同地方的叫法。

(8)严密,紧密。

(9)络绪,缠线。烦,繁多。

(10)纤,细小。

(11)素几,不加雕饰的几案。辗玉尖,受手(推动筵节而)滚压,动词后省略介词“于”。玉尖,比喻纤白的手指。

(12)抽缀,抽引和连结。

(13)付与,交给。拈,摆弄。

【说明】

拘节,纺纱的准备工序,指把棉絮约束成段。本则主要介绍拘节的方法,附带提出“帛”即古“棉”字的见解。

【图谱说明译文】

离散的棉絮必须合拢起来然后才可以拉出线缕,南方叫做“擦条”。它的做法是:在几案上把棉絮弄成长条,用筵把它卷起来并且插在里面,卷完后拔出其中的筵就成为筒状,一条一条的像扎成的捆子,拿过来用它牵引纺线。《易经》里说:“束帛戋戋”。有人说,“帛”就是古代的“棉”字,如同“酉”是“酒”这类关系一样。“束帛戋戋”是薄薄的物品浅小而有朴素无华的装饰这样的意思。上述说法,“酒”和“棉”在含义和形象方面相似,可以用来充当一种见解。

【乾隆帝诗译文】

擦条和拘节是不同地方的叫法,棉花一向是人民衣食的来源。不用多少时间棉絮就被卷得紧密密,以后纺纱缠线的活计还很纷繁。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棉絮筒子一卷卷,短短的筵节细巴巴。素净的几案生寒气,白净的双手忙滚压。经过抽引和连接,形状与新茧相同略有差,棉絮筒子一条条,最后交给纺手去纺纱。

【简要论述】

“拘节”是纺纱前的一道准备工序,即把棉絮约束成段。其具体做法是:“条棉于几,以筳卷而扦之,出其筳成筒,缕缕如束,取以牵纺(《拘节》图谱说明)”。

拘节,在南方叫做“擦条”。《拘节》诗第一句中说“擦条拘节异方言”,就是说在不同的地方对此虽有不同的说法。但不管怎样称呼,它对百姓的意义是一样的,即“总是黎民百姓衣食的根本啊”。在此诗第二句,乾隆帝感叹直隶省农村妇女们的手艺真是精湛,一会儿的工夫即把棉絮紧密约束成段(“几许工夫成严密”),但棉花的纺织是一个很繁杂的过程,需要做许多细致琐碎的工作,即诗中所说的“纺纱络绪事犹烦”。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封建皇帝,乾隆帝在《御题棉花图》组诗中多次对直隶省黎民百姓的生计给予了关注。如在《布种》诗中的“功资耕织燠黎元”,《灌溉》诗中的“嗟我农民总是忙”,《轧核》“耞杵同农岂不然”,还有这首《拘节》诗中的“纺纱络绪事犹烦”……其不厌其烦的感喟由于发自真心,读来更象是在拉家常,丝毫没有做作的感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可以说给予了充分肯定。

十一、纺线

【图谱原文说明】

纺车之制,植木以驾轮,衡木以衔铤(1)。纺者当軠,左握棉条,右转轮弦,铤随弦动,自然抽绪如缫丝然,曰“纺线”(2)。单绪,独引四日而得一斤,以供织络;合两绪、三绪,以供缝紩(3)。线之直,加所纺棉十之三,匀不起毛者十之五(4)。吴淞间曰“纺纱”;以足运轮,一手尝引三纱、五纱,用力较省。

乾隆皇帝御题诗:

相将抽绪转軠车(5),工与缫丝一例加(6)。

闻道吴淞别生巧,运轮却解引三纱(7)。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络纬声中夜漏迢(8),轻匀线绩比丝缫(9)。

茅檐新妇夸身手,得似丝纤价合高(10)。

【注释】

(1)植,树立。驾,通“架”,支撑,支起。衡,同“横”,横置。衔,嵌。铤,锭子。

(2)当,对着。軠,纺车。轮弦,指纺车转轮上两辐之间绷的弦。抽绪,抽引棉线。如缫丝然,像缫丝似的。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曰,叫做。

(3)织络,指织布。缝紩,缝缀。纹,也是缝。

(4)直,同“值”。本句谓:纺好的棉线,其价格比棉花多三成,均匀不起绒的多五成。

(5)相将,相偕,一起。

(6)一例,一律,同等。

(7)解,懂得。

(8)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夜漏迢,指夜已经很深。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夜漏,指夜间的时刻。迢,遥远。

(9)线绩,指纺线。全句谓:轻盈而均匀地纺线,就同缫丝一样。

(10)得,用在动词前表示能够。全句谓:棉线能够纺得像丝一样纤细,价格理当高些。

【说明】

纺线就是纺纱,只是南北方的叫法不同而已。纺线是织布的第一道工序。纺线要用纺车,纺车有手摇和脚踏两种形制,都以转轮通过传送带牵动锭子而把捻合的棉线缠绕起来。本则介绍了纺车的形制和操作方法。

【图谱说明译文】

纺车的形制是:竖立起木柱用来支撑转轮,横置方材用来插进纱锭。纺手面对纺车,左手握着棉条,右手转动转轮和传动带,纱锭随着传动带旋转,自由自在地抽引棉线,就像缫丝似的,这就叫做“纺线”。单根线独抽,四天可以纺得一斤纱,用来供给织布,把两根线、三根线捻伞,用来供给缝补。纺好的棉线的价格,比用来纺线的棉花多3/10,均匀而不起绒的多5/10,吴淞一带叫做“纺纱”,用脚转动轮子,一只手通常抽出3根纱、5根纱,用力比较省。

【乾隆帝诗译文】

妇女们在一起转动纺车抽棉纱,纺纱的功效同缫丝一样在增加。听说吴淞妇女另外生灵巧,踩动轮子还能抽引三根纱。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在纺织娘的鸣叫声中夜深邈,轻盈而均匀地纺线可比缫丝的灵巧。屋檐底下新媳妇夸耀自己本领好,棉线能够纺到丝一样细,价格理当高。

【简要论述】

“纺者当轫,左握棉条,右转轮弦,铤随弦动,自然抽绪如缫丝然,曰‘纺线’”。在《纺线》诗中乾隆皇帝用类比的手法介绍了直隶省百姓纺线的方法:“相将抽绪转轫车,工与缫丝一例加”。一手转动着纺车,同时另一手抽引着棉线,这种工序与抽取蚕丝的方法是一样的。这个过程要求操作者有较强的协调能力。直隶省内一般的人手引一条棉线,而乾隆皇帝“闻道吴淞别生巧,运轮却解引三纱”。“吴淞间曰‘纺纱’;以足运轮,一手尝引三纱、五纱,用力较省(《纺线》说明)”。这一方面说明纺线也同样需要技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乾隆帝对当时国内各地棉纺手工业技巧的熟知程度。

中国古代人民在日常的劳作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创造了许多省时省力的劳动技巧,这与他们多年辛勤工作积累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乾隆皇帝在《纺线》及其它棉花图御赐诗中对百姓的劳动成果加以了肯定,同时对他们所创造的技能技巧予以充分认可。

十二、挽经(1)

【图谱原文说明】

理其绪而络之以为经,南方用经床,枝竖八繀,下控一軠,四股次第旋转(2);北则持木架引全繀卸络之,势若相婴薄者(3)。一架容数繀,重约四两许(4)。当其心闲手敏,茅檐咲语间,坐立皆可从事,比经床为便捷也(5)。

乾隆皇帝御题诗:

引繀卸络理棉丝,枝拄经床较便其(6)。

跸路迎銮多妇女(7),木棦每见手中持(8)。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南床北架制随宜(9),过络回环一手持(10)。

素腕当窗怜惯捷(11),阿谁长袖倦垂时(12)?

【注释】

(1)挽经,织布之前的一道工序,把要用作经线的纱一一缠绕在器具上。“挽经”是北方的叫法,南方叫“成纴”。

(2)络,缠绕。以为,而为,而成为。以,连词,同“而”;为,动词。枝竖,像树枝一样竖立。繀,收丝的转轮。下控一軠,下面受一架軠车控制。“控”后省略介词“于”。据《农政全书·蚕桑广类》所载“木棉軠床”的图谱,“軠”近似纺车。

(3)木架,指线拐子。引繀而卸络之,指拉动转轮将棉纱卸脱下来而缠绕在线拐予上。婴薄,环绕接近。婴,环绕;薄,迫近。

(4)一架容数繀,指一个木架(线拐子)可以容纳几个繀的纱。

(5)咲,“笑”的古字。

(6)枝拄,支撑。便其,便利,方便。其,助词,用在形容词的后面,表状态,相当于“然”。本句谓:用线拐子挽经比支撑经床来挽经更方便。

(7)跸路,指帝王车驾行经之路。迎銮,迎接皇帝。銮,銮驾,皇帝的车驾,指代皇帝。

(8)木棦,指线拐子。

(9)制,形制,样式。随宜,谓根据情况怎么办好便怎么办。

(10)过络,指把繀上的纱转移到线拐子上。过,转移。回环,循环,指手缠纱的动作。

(11)素腕,白皙的手腕。怜,喜爱,疼爱。惯捷,熟练敏捷。

(12)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说明】

挽经,是织布前的又一道工序,全部工作是把要用作经线的棉纱缠绕在器具上。“挽经”是北方的叫法,南方叫“成红”。挽经南方用经床,北方用木架(线拐子)。本则介绍了南北方不同的挽经工具及其操作方法。

【图谱说明译文】

整理棉线,把它缠绕而成为经线,南方采用经床,经床上像树枝一样竖立着8个收线的转轮,下面受一架纺车控制着,4股线一股挨一股地旋转;北方却是拿着线拐子,拉动转轮将棉纱卸脱下来而缠绕在拐子上,那种姿势就像环绕着接近的样子。一个拐子可以容纳几个转轮的纱,重约四两左右。当妇女们心中安静手头勤快的时候,在屋檐下谈笑之间,不论是坐着或立着都可以做这项活计,比使用经床挽经便捷。

【乾隆帝诗译文】

拉动转轮,卸脱并缠绕棉纱把经线理,比起支撑经床整理经线更便利。跸路上迎接銮驾的多数是妇女,每每看见她们手里拿着线拐子。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南用经床北用拐子样式随其宜,一手拿拐子一手旋转着把棉纱来缠起。对着窗户熟练而敏捷地缠绕,白净净的双手多可爱,有谁厌烦地垂下长袖图安逸。

【简要论述】

“挽经”是织布之前的一道工序,是把要用作经线的纱按需要的长度和幅度一一缠绕在器具上,以便穿筘、上浆、就织。“挽经”是北方的叫法,南方叫做“成纴”。古代挽经用的工具叫经架、经具,而挽经形式分经耙式和轴架式两种。经耙式挽经是古代挽经的主要形式,它出现的年代较早,但有关的图文记载却是在元代及以后才有。轴架式整经工具始见于南宋的《耕织图》中,其后元代的《农书》、明代的《农政全书》、清代的《豳风广义》等一些书籍记载得较为详尽,使我们可以知道它的全貌。根据这些记载,轴架式挽经是将整齐排列在一有小环的横木下,引出丝绪穿过小环和掌扇绕在经架上(经架的形制是两柱之间架一大丝框,框轴固连一手柄)。一人转动经架上手柄,一人用掌扇理通纽结经丝,使丝均匀地绕在大丝框上后,再翻卷在经轴上。这种经具不仅产量高、质量有保证,而且对棉、毛、丝、麻等纤维都适用,故一直习用至近代。而《挽经》说明中指出:“理其绪而络之以为经,南方用经床,枝竖八繀,下控一轫,四股次第旋转;北则持木架引繀而卸络之,势若相婴薄者”。这句话是说南方和北方挽经时所用的工具不一样,南方用经床,纺车上的八个收丝转轮器具象树枝一样树立,下面受一架纺车控制,四股用作经线的纱按需要的长度和幅度次第旋转;而在北方挽经时则用线拐子,操作方法是拉动转轮,将棉纱卸脱下来,从而缠绕在线拐子上。乾隆皇帝在《挽经》诗中说:“枝拄经床较便其”,指出在直隶省,用线拐子来挽经比支撑经床来挽经更方便。这是因为《挽经》说明中指出:“一架容数繀,重约四两许。当其心闲手敏,茅檐语间,坐立皆可从事”。就是说在北方一个木架(线拐子)可以容纳几个繀的纱,每个繀重约四两许,妇女劳动时往往在茅檐下闲聊间,无论端坐站立都能把挽经完成得井井有条。

乡村妇女们平日在纺车前辛勤劳作,不辞辛苦。而当乾隆皇帝亲自巡视直隶省各地时,黎民百姓往往夹道迎銮。皇帝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村妇们手中拿着的木棦,可见这些淳朴的妇女对劳动的热爱,以至劳动工具从不离手。通过皇帝细致入微的观察,对当时直隶省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境况,可以说是既欢喜又满意。也正是由于乾隆皇帝细致入微的观察,才使得《御题棉花图》16首赐诗诗品独具,不生硬晦涩、从而各具特色。

十三、布浆(1)

【图谱原文说明】

布浆有二法:先用糊而后作纴者为浆纱,先成纴而后用糊者为刷纱(2)。北地则将已合之经,束如索绹,鬻以沸汤,人糊盆或米汁度过,稍干,用拨车(一名支棱)络之成揔,乃上轴轳引两端,以帚刷之,案衍陆离,有条而不紊(3);或浆气未匀,纷纶缱绻,复加爬梳,俾繐绪胥直,无或不伸(4)。自拘节后,功莫密于此。

乾隆皇帝御题诗:

经纬相资南北方(5),藉知物性亦如强(6)。

刷纱束络俾成绪,骨力停匀在布浆(7)。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缕缕看陈燥湿宜(8),糊盆度后拨车施(9)。

爬梳莫使沾尘污,想到衣成薄浣时(10)。

【注释】

(1)布浆,施浆。

(2)作纴,成纴,均指挽经,参见《挽经》注(1)。

(3)索绹,指绳子。鬻,“煮”的古字。拨车,一种绕线机具,拨动纺轮,将棉线缠绕轮上。揔,同“总”。轴轳,指辘轳。案衍陆离,形容上浆后的棉纱被辘轳牵引显得低平绵长而光彩绚丽。

(4)或,有的。纷纶缱绻,形容杂乱纠缠。爬梳,用手指甲抓搔梳理。俾,使。繐绪,穗状下垂的线。,繐同“穗”。胥,皆。无或,没有。或,有。

(5)相资,互相凭借。

(6)藉,借助。强,硬弓。

(7)骨力,本指书画诗文刚健雄劲的风格,这里指棉纱坚挺的状态。停匀,均匀。

(8)看,观察,估量。陈,显示,呈现。本句谓:一根一根地观察上浆后的棉纱呈现出来的干湿程度是否适宜于下道工序。

(9)施,施展,发挥作用。

(10)薄浣,洗涤。薄,语首助词,有时含有勉力为之的意思。

【说明】

布浆,就是施浆、上浆。棉纱经过上浆后,可以增加坚挺、光滑、耐磨等性能。本则介绍北方浆纱的操作过程以及失误时的补救办法。

【图谱说明译文】

上浆有两种方法:先上浆然后挽经的是浆纱,先挽经后上浆的是刷纱。北方却将已经合股的经线,像系绳束那样系成束,用开水煮过,放进粉浆盆里或米汁里浸过,稍微干些后,用拨车(一名支棱)把它缠绕成捆,才套在辘轳上拉紧两头,用笤帚刷它,棉纱显得平直绵长而参差错综,有条理而不紊乱;有的因粉浆的效力不均匀,棉纱显得杂乱纠缠,只要再加以抓搔梳理,使穗状下垂的线都平直起来,不要不伸直的。自完成拘节这道工序之后,所费工夫没有比它多的。

【乾隆帝诗译文】

南北织布都是经线纬线相依凭,借知经线也同弓弦一样要坚挺。棉纱刷浆、束捆、缠绕成经线,经线坚挺、均匀全在上浆有本领。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一根根观察棉纱干湿合要求,粉浆盆里浸过拨车缠成轴。梳理顺溜不要让它沾尘垢,要想到洗涤新衣费道手。

【简要论述】

布浆,也叫施浆,其操作有两种方法:先用浆糊而后作纴(把要用作经线的纱按需要的长度和幅度一一缠绕在器具上)者名为“浆纱”,先成纴而后用浆糊者名为“刷纱”。在清代北方,人们把用作经线的纱按需要的长度幅度束成绳索状,用沸汤来煮,后将其投入糊盆或米汁中浆过,待稍干后用拨车把棉线缠绕在轮上,接着用辘轳牵引两端,用扫帚刷之,上浆后的棉纱被辘轳牵引,显得低平绵长而光彩绚丽。

乾隆皇帝在《布浆》诗的前两句讲布浆后棉纱被辘轳牵引的状态,也就是“经纬相资南北方,藉知物性亦如强”,即经线和纬线互相凭借着,互为利用,互为依托,其形宛如拉满的强弓。诗后两句讲布浆的重要意义,即“刷纱束络俾成绪,骨力停匀在布浆”,上浆后的棉纱被辘轳牵引,条分缕析,要想刷出的棉纱坚挺、结实,布出的浆均匀细腻,“布浆”可以说是一个重要而且繁杂细致的工作。它不仅要有高超熟练的技艺,更需要劳动者拥有长期深厚的功底。

十四、上机

【图谱原文说明】

机之制与丝织同,柚受经,二人理之;杼受纬,一人行之(1)。经必煮必浆,而纬则否。引绳高下,手足并用,尽一日之力成一布,长二十尺,粗者倍之,拙工得半而已(2)。昔传,元时有黄道婆者自崖州至松江,为织具教人,多巧异,所制遂甲他处(3)。今松娄间祀之于花神庙,祈棉之庙也(4)。称“花”,即知是棉,产棉之地皆然,犹之洛阳人称“花”,即知是牡丹。是可以观所尚矣(5)。

乾隆皇帝御题诗:

岂止千丝与万丝(6),女郎徐自引伸之(7)。

可知事在挈端要(8),诸绪从心无不宜(9)。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种棉直与苎桑同(10),抱布何知绮绣工(11)。

月杼星机名任好(12),不将巧制羡吴东(13)。

【注释】

(1)机之制,指棉织机的形制。柚,即簆,织布机的一个主要部件。形状像梳子,簆的长度就是织品横幅的宽度。经线从蔻缝中依次穿过。纬线通过经线后,簆即将纬线一一并紧而渐成织品。杼,即梭子,织布机中牵引纬线的织具,形如枣核。行之,使之行,指穿梭。

(2)引绳,指牵引簆使之移动的绳子。尺,清制裁衣尺,1尺=35.5厘米。

(3)黄道婆,见《木棉赋》注(10)。甲,居于首位,冠于。

(4)松娄,见《棉花图跋》注(15)。

(5)尚,尊崇,注重。

(6)止,只,仅。

(7)徐自,舒缓自在。引,拉。伸,伸开,伸直。

(8)挈,执,拿,持。端要,首要,关键。

(9)从心,随心。

(10)直与,一直和。苎桑,植麻和植桑。

(11)绮绣工,指织彩色丝织品所费的功夫。

(12)月杼星机,天仙的织具,指代精巧的织品。任,相当。如果不究格律,本句的词序当为:名任月杼星机好。全句谓:(畿辅棉布的)名声已经相当于精巧织品之优良。

(13)丐制,工巧的制品。吴东,指春秋吴国国都吴(今苏州市)的东边,即今上海市吴淞一带。这里自元代以来一直是江南的纺织中心。

【说明】

上机是指将经纱和纬纱安置在织布机上。布匹由经线(纵纱)和纬线(横纱)交错构成。使经纬线紧密交错起来的是梭和筘。筘的形状像梳子,用来确定经纱的密度,并保持经纱的位置,经线从筘的缝隙中依次穿过,筘的长度就是织品横幅的宽度。梭用来牵引纬线。纬线由梭牵引着穿过经线后,筘即将纬线一一并紧而渐成织品。本则文字所介绍的内容包括织成布匹的过程。

【图谱说明译文】

棉织机的形制与丝织机相同,筘容纳经纱,由两个人来理顺它;梭容纳纬纱,由一个人采使它在经线间穿行。经纱必须煮过浆过,而纬纱就不用。反复拉动筘绳,手脚并用,尽一天的力量完成一匹布,布长20尺,用粗纱织布工效可以比它多一倍,用笨拙的工人只能得到一半罢了。过去传说,元代有个叫黄道婆的妇女从崖州来到松江,制造纺织机具,教给人们的技术多数是灵巧奇异的,这里所织造的布匹就超过其他地方。如今上海松江、娄江一带在花神庙里祭祀她。花神庙就是祭祀棉神的庙。说“花”就知道是棉花,产棉的地方都是这样,如同洛阳人说“花”就知道是牡丹花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地的崇尚。

【乾隆帝诗译文】

上机时刻何止千丝和万丝,女郎舒缓自在地牵拉使它直。可知凡事在于抓关键,棉线再多也会随心所欲没有不适宜。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种棉一直与种麻种桑一样功用妙,抱起新布何必了解彩色丝绸的精巧。河北精美布匹的名声相当好,不再拿着工巧的制品去羡慕吴淞造。

【简要论述】

“难道上机所看到的,仅仅是织布的妇女舒缓自在地将千丝万缕的棉线拉开伸直吗?可否知道上机的关键在于掌握首要的棉线,使众多的棉线在手中随心而动,正所谓提纲挈领,才能让上机的操作与事理相合”。这就是《上机》本诗的主要内容。

通过乾隆皇帝的这首《上机》诗,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直隶省纺织妇女的心态。她们可能并没有文化,但她们劳动时心情愉悦,手法舒缓自在;手中的线游刃有余地穿越灵动,随心所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她们有着娴熟的劳动技能和专注的生活态度。相传在中国元代时,自小流落崖州(今海南岛)的妇女黄道婆回到故乡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镇),传授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的纺织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迅速繁荣,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直隶省在方观承任总督时期,辖区内的冀州、赵州、徐州、定州的农民,种棉花的十有八九,棉产量已超过东南,而当地妇女的纺织技术日渐精湛,终于与有名的松江、娄江一带相当了。直隶省妇女纺织的高超技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对直隶省纺织业的发展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十五、织布

【图谱原文说明】

南织有纳文、绉积之巧,畿人弗重也,惟以缜密匀细为贵(1)。志称:肃宁人家穿地窖就长檐为窗以织布,埒松之中品(2)。今如保定、正定、冀、赵、深、定诸郡邑,所出布多精好,何止中品,亦不皆作自窖中也(3)。

棉之核压油,可以照夜,其滓可以肥田,而秸槁亦中爨,有火力,无遗利云(4)。

乾隆皇帝御题诗:

横纬纵经织帛同,夜深轧轧哪停工(5)?

一般机杼无花样(6),大辂椎轮自古风(7)。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轧轧机声地窖中,窗低晓日户藏风。

一灯更沃深宵焰(8),半匹宁酬竟日功(9)?

【注释】

(1)纳文,即织花,用各种纱线在织机上织成带有花纹的布匹。绉积,在织机上织出带有绉纹的布匹。畿人,畿辅的人们。弗重,不重视。缜密匀细,指棉布精细、紧密、均匀、细腻。

(2)志,指志书,包括地方志和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两类。称,述说。肃宁,今河北省肃宁县。地窖,地下室。就,凭借,趁着。埒,等同,比并。松,指松江,见《棉花图跋》注(15)。中品,中等品级。

(3)保定、正定、冀、赵、深、定,今河北省保定市、正定县、冀县、赵县、深县、定州市。郡邑,府县。

(4)滓,渣滓,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秸槁,农作物的茎杆。中爨,可以烧火做饭。遗利,未尽其用的利益。云,助词,用于句末,无义。

(5)轧轧,象声词,机器声。

(6)一般,一样。本句谓:畿辅的织机与松江的是一样的,而布匹却没有什么花纹式样。

(7)大辂椎轮,谓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到精。大辂,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原始的无辐条的车轮。自,独自。古风,用作动词,意为保留质朴的古人之风。本句谓:事物总是由粗到精地进化,而畿辅的棉织却独自保留质朴的古风。

(8)沃,浸泡。

(9)宁,难道,岂。酬,抵偿。竟日功,一整天功夫。

【说明】

织成布匹的过程已在上一则的文字中说明,本则主要介绍成品的质地和等级,附带介绍棉籽等下脚料的用途。

【图谱说明译文】

南方的织品中有“纳文”、“绉织”一类精巧的东西,畿辅的人们不看重这些,只把棉布的精细、紧密、均匀、细腻当作金贵的。志书里说:直隶肃宁的农家挖掘地窖凭借长檐开窗户用来织布,织品与松江的中等品级相同。现在如保定、正定、冀、赵、深、定诸府州,所出产的布多数是精美良好的,何止是中等品级,也不全是从地窖里织出来的。

用棉籽榨油,可以用来照明,它的渣滓可以用来肥田,而秸秆也可以烧火做饭,有火力,没有未尽其用的利益。

【乾隆帝诗译文】

横是纬线纵是经,织布与织帛方法同,夜深时分织机响轧轧,哪里曾停工。织机虽一样,布匹却没有花纹和式样,由粗到精地发展,河北独自存古风。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轧轧的机声发自地窖中,窗户低低地照进晨光,家里深藏着响声。一盏油灯连续点燃到深夜,半匹布的价值岂能抵偿一整天的劳动?

【简要论述】

“地球上横向的是纬线,纵向的是经线,而织布时棉线的方向、名称和它是相类的。当夜深人静时,妇女们还在织布机前辛苦的劳作,只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轧轧的声音,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休息一下呢?”乾隆帝在《织布》诗的前两句,用设问的方法对百姓的劳作加以了肯定。诗后两句则概括讲了直隶省织布的特点:“一般机杼无花样,大辂椎轮自古风”。畿辅的织机与松江的是不一样的,而布匹却没有什么花纹式样。事物总是由粗到精地进化,而畿辅的棉织却独自保留着质朴的古风。

在乾隆帝这个“文人皇帝”眼中,“自古风”便是保留着地方文化的独立特性。在《御题棉花图》16首题诗中,乾隆帝多次将浅显的地方生产实践经验与中国传统理学巧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耘畦》诗中“白家少傅暝寒中,但识加棉厚絮袍”;《摘尖》诗“爱之能勿劳乎尔?万事由来一理诠”;《采棉》诗“非虚观却资真用,植物依稀庶子风”;《收贩》诗“价常有定斤无定,巨屦言同记子舆”;《轧核》诗“始由粗末精斯得,耞杵同农岂不然”;《上机》诗“可知事在挈端要,诸绪从心无不宜”……格物致知,究理求源,言简意赅。而今的读者在夜澜人静时摒却浮燥的喧嚣,开卷品诗,相信定会有所收获。

十六、练染(1)

【图谱原文说明】

织既成端,精粗中度,广狭中量,乃授染人,聿施五色(2)。水以漂之,日以之,则鲜明而不浥败(3)。于是加刀尺为襦裳,质有其文,服之无斁(4)。盖积终岁之勤苦而得之,农家珍惜之情不殊纨绮也(5)。

夫麻枲之织,不可以御冬寒,帛纩之温,不能以逮贫贱(6);惟棉之用,功宏利溥,既以补蚕桑之不及,而锄耘溉获,其事直与稼穑相终始,盖合耕与织,并致其勤焉(7)。

乾隆皇帝御题诗:

五色无论精与粗,茅檐卒岁此殷需(8)。

布棉题句廑民瘼(9),敬缵神尧耕织图(10)。

乙酉清和月御题(11)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

元黄朱绿比丝新(12),自昔畿封俭俗淳(13)。

圣咏益昭民用切(14),屡丰泽遍授衣人(15)。

臣方观承敬题

【注释】

(1)练染,煮练丝、麻、棉,并加以染色。练,煮熟生丝或生丝织品,使之柔软洁白。

(2)既,已经。成端,指织成一定长度的布匹。端,古代量词,布帛长度的单位。《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布帛六丈曰端”。中度,符合标准。中量,符合数量要求。乃,才。授,交给。染人,从事染布匹的工匠。聿施,施行,指浸染。聿,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无义。

(3)水以漂之,即“以水漂之”。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水”而将它提到“以”的前面。下句同。晅,晒干。浥败,因受潮而腐败。

(4)襦裳,衣裙。质,底子。其文,花纹。其,虚指代词,无义。服,穿着。斁,厌弃。《诗经·周南·葛覃》:“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5)盖,承上文“服之无斁”而申说理由。不殊,没有区别。句中“殊”后省略了介词“于”,“于”用作比较。纨绮,精美的丝织品。

(6)夫,语气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以御,即“以之御”。介词宾语“之”被省略。下句“以逮”同此。逮,至,达到。

(7)用,使用。功宏利溥,功用大利益普遍。其事,这些事,指代“锄耘溉获”。直与,一直和。稼穑,泛指农业劳动。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盖,承上文“其事直与稼穑相终始”而申说原因。并致其勤,合在一起极尽他们的勤劳。焉,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停顿。

(8)殷需,深切需要。

(9)廑民瘼,勤于解除民众的疾苦。廑,“勤”的古字,勤劳,殷勤。“廑”后省略介词“于”。

(10)缵,继承,继续。神尧,比喻贤明能干的帝王。尧是传说中太古时代的明君,前面冠以“神”字是表示圣人的精气不灭。耕织图,描绘自然经济时代水稻耕种和丝麻纺织生产过程的图画。南宋刘松年曾画过《耕织图》,楼璹画过《耕图》和《织图》,有刻本流传。清代康熙帝命焦秉贞绘《耕织图》,乾隆帝亦命冷枚、陈玫各绘《耕织图》。

(11)乙酉,天干纪年,时为公元1765年。清和月,农历四月的俗称。

(12)元,即“元色”,黑色。本称“玄色”,因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而改。比,齐同,等同。

(13)自昔,往昔,从前。畿封,京畿的疆界。泛指畿辅之内。俭俗淳,约束民俗使之淳厚。俭,约束,节制。

(14)圣咏,帝王的题咏,这里指乾隆帝的题诗。益昭,更加显示。切,重要。

(15)授衣人,制备寒衣的人,这里泛指普天下的人。授衣,参见《方观承恭进棉花图册折》注(16)。

【说明】

练染,就是将丝、麻、棉或其织品煮熟,使之柔软洁白,并加以染色。本则对于练煮和染色的具体方法未加介绍,只说到染色后的漂、晒和农家对自制新衣的珍惜之情,最后还总结了棉花的功用。

【图谱说明译文】

布匹已经织成一定长度,精粗符合标准,宽窄符合数量要求,就交给染匠浸染五彩。染成后,用水漂洗它,让太阳晒干它,就会颜色鲜亮,而且不因受潮而朽败。于是经过量裁缝缀而成为衣裙,底子有花纹,穿着它而不厌弃。原来,积累了一整年的勤劳刻苦而得到它,农家珍惜它的感情同珍惜精美的丝织品没有区别啊。

麻类织成布,不可以用来抵御冬天的寒冷,丝帛丝绵的温暖不能到达贫贱之家;只有棉花的使用,功用大,利益普遍,已经补充丝织品所达不到的地方,而种棉必须经过锄地、耘草、灌溉、收获,这些事一直与农业劳动共始同终,原来是把耕种和纺织结合起来,同时极尽农民的勤劳了。

【乾隆帝诗译文】

五彩的布匹不论精和粗,农家过冬唯此最需先满足。为了传扬棉花朕题诗,也算勤于为民解疾苦,恭敬地继承圣祖敕编耕织图。

【直隶总督方观承诗译文】

黑黄红绿,色彩同丝一样鲜,布无底纹,河北民俗淳厚像从前。御题诗章更显棉对民用多重要,泽遍人民,棉花丰收年又年。

【简要论述】

“织既成端,精粗中度,广狭中量,乃授染人,聿施五色”。练染是《御题棉花图》中讲到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把织成的、符合标准的布匹交给染布的工匠,开始进行练染。

乾隆皇帝在《练染》诗的前一句指出了棉花对百姓的重要意义,即“五色无论精与粗,茅檐卒岁此殷需”。无论棉布被染上什么色彩,它都是百姓年年岁岁生活中深切需要的产品,有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诗的后两句讲乾隆皇帝决定为《御题棉花图》题诗的原因:“布棉题句廑民瘼,敬缵神尧耕织图”。

《耕织图》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描绘自然经济时代水稻耕种和丝绵纺织生产过程的图画。宋代刘松年曾绘撰《耕织图》,清康熙(玄烨)曾命焦秉贞绘《御制耕织图》,被评论为“图文并茂”。乾隆皇帝恭敬地继承前人的思想,亦命冷枚、陈玫各绘《耕织图》。就棉花作物生产加工过程,早在二百多年前,方观承在《御题棉花图》中就著诗行文,翔实记录;并且挥笔作画,画中人物及各项农事都栩栩如生,这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又记载了祖国农业史的宝贵遗产。在乾隆皇帝眼中,《御题棉花图》及题诗,可以看作是在直隶省乃至北方地区广泛普及植棉知识和生产工艺,勤于解除民众疾苦的重大成果,堪与历朝《耕织图》相媲美,从而反映出皇帝对直隶省植棉业的重视和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结语

250年前,直隶总督方观承绘制、清高宗乾隆为之题诗的《御题棉花图》,把清前期棉花栽培利用经验翔实记录,是迄今已知国内外最早而较完备的棉作学图谱,其中不少论点至今仍不失其科学价值。可以说《御题棉花图》十六幅是直隶总督方观承与乾隆皇帝共同精心完成的杰作。其中《灌溉》、《耘畦》、《摘尖》等节,主要是描述棉花从播种到苗期田间管理各个环节上的技术和方法;《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等节,描绘的是棉纺织手工业各个工序的生产情形;《收贩》则生动地描述当时直隶省棉花市场的活跃情景。《御题棉花图》每幅均配以图谱说明,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加之乾隆皇帝和方观承的七言诗,诗书画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乾隆帝《御题棉花图》16首诗写得文笔生动,有情有理,而直隶总督方观承题诗则拘谨晦涩,文采不佳。如今我们已无法考证乾隆帝《御题棉花图》16首诗与直隶总督方观承题诗完成时间的孰先孰后,我们只能这样认为,是封建体制使直隶总督方观承《棉花图》题诗写得小心翼翼,而乾隆帝的“御题诗”由于折射出高高在上的封建皇权心理,最终使其“民本思想”呈现表面化倾向,诗歌的艺术性、科学性也受到了局限。

《御题棉花图》真实地记录了清朝前期冀中一带棉花种植业和棉纺织手工业的情况,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植棉、纺纱、织布的经验,图和文字说明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植棉和纺织生产的状况和达到的技术水平。其中有些内容对于研究中国的植棉业和手工棉纺织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在第6图《拣晒》中提出的对棉花根据外观色泽进行分等问题;在第8图《轧核》中提供了当时每亩棉花的产量“稔年亩收子花百二十斤,次亦八、九十斤”,还提到“子花三,得瓤花一”的衣分率;在第11图《纺线》中介绍手摇纺车的日产量为“四日得一斤”,还指出在上海一带使用的是脚踏多锭纺车;第14图《上机》中介绍织机的日产量为“手足并用,尽一日之力成一布,长二十尺,粗者倍之,拙工得半而已”。在第7图《收贩》中谈到了棉花的买卖和定价情况……它是当时植棉基本经验的总结,堪称《农桑辑要》、《农政全书》之后系统总结植棉技术的重要著作,其科学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

嘉庆十三年(1808),嘉庆帝命大学士董诰(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乾隆朝进士,累官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工诗文,善画)等据乾隆《御题棉花图》编定并在内廷刻版了16幅《棉花图》,又名《授衣广训》,其画目及画面内容与《御题棉花图》基本相同。《清史稿·卷第一百四十七·志一百二十二·艺文三》农家类著录有“《授衣广训》二卷,嘉庆十三年董诰等奉敕撰”。书中除辑录有清帝康熙帝、乾隆帝及方观承题诗外,还增加了嘉庆帝御题《授衣广训》七言诗16首。对于图辑《授衣广训》,嘉庆帝是当做一项德政而自诩的。据《清史稿·志七十四·乐六·乐章四·筵宴舞曲大宴笳吹乐番部合奏》“嘉庆十四年,仁宗五旬万寿,庆隆舞乐九章皇帝万万寿,寿与天无疆。……六章重民耕织,雨旸寒燠。图辑授衣,纂志祖考。大孝备矣,养民为宝”。然《授衣广训》作为农书来说只是《御题棉花图》的别版,并非新作。原书除嘉庆刻本外,还有喜咏轩丛书本,及建国后出的影印本。

直隶总督方观承推广棉花种植,既解决了人们穿衣御寒的问题,又推动了直隶省棉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同时,对我省现今的植棉产业也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所绘的《御题棉花图》以图为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加之有乾隆皇帝的亲题诗,是当时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科普作品。《御题棉花图》出版以后广为刻印流传,在20世纪30年代被译为日文出版。这本图谱为研究我国农业科技史、植棉史、棉纺织史及清前期社会经济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实为不可多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和艺术珍品,在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朝灭亡以后,十二块图文并茂的棉花图刻石流散到了保定半亩园街的两江会馆,1954年《御题棉花图》刻石由河北省博物馆收藏至今。准确的说,民间流传的、通常人们所见到的、并不是《御题棉花图》,而是《御题棉花图》刻石的拓本。

《御题棉花图》翔实地记录了十八世纪中叶我国北方(冀中地区)棉花种植和利用的经验,是研究我国农业科技史、植棉史、棉纺织史的重要资料,而且绘画精细,构思严谨,创意新颖,将枯燥的生产示意图与绘画艺术巧妙地结合,因而使此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