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污水处理市场需求释放,又一个千亿领域

 时间变成水 2019-06-20

随着顶层设计及地方纷纷出台强化农村饮水安全行动方案,包括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黑臭水体治理、水质监测在内的农村 “涉水” 市场正迎来久违的小阳春。多家水处理企业及券商报告预测,未来农村水处理整体产业链可达数千亿元。而在 2019 年,作为 “先手棋” 的农村饮水安全将率先喝上“头啖汤”。

“到 2020 年,全面解决 6000 万农村人口饮水存在的供水水量不达标、氟超标等问题。”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供水设施建设运营。”

“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研究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的新标准,启动编制下一步农村供水规划。”

上述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路线图,源自 6 月 19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水是生命之源。在中国,有 6 亿农村人口的日常饮用水依赖于乡村水源地。此次会议指出,通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迄今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 80% 以上。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与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同等重要的饮用水安全近期备受关注。统计显示,“十三五”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0 月,中央投资 143 亿元,各地累计投入 1199 亿元,受益农村人口达到 1.64 亿人。

也就在月前,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为建设饮水工程而承受土地使用权,免征契税;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向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取得的自来水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

保护饮水安全,饮用水水源地是关键。按照《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的“小目标”,即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要设立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

同时,还将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以及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建得成、管得好,才能长受益。受限于多种因素,各地对于水源地管理保护水平不一且水源情况尤为不平衡、千差万别、量大面广。

不同于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集中处理,单个村屯的污水产生量少,管网铺设的成本要远高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成本。因而,农村水处理设施不仅需要必要的供水设施改造,也需要污水处理设施发挥应有作用。

聚力补短板,2019 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也是在今年,对于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的整治则将进一步推进到县区一级。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曾指出,今明两年,将以农村 “千吨万人”(日供水千吨或服务万人) 水源地为重点,开展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

多家水处理企业及券商报告预测,未来包括污水处理设备、供水设备、水生态环境治理在内的农村 “涉水” 投资将持续攀升。

初步测算,2019 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投资规模有望超过 170 亿元,同比增长近 15%。随着市场需求释放,“十三五”后期,这一数字可达 200 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先河环保、碧水源、瀚蓝环境、启迪桑德等行业翘楚早已竞相加速入场。

下定决心、加紧建设、严抓管护…… 从喝水难到“喝好水”,显然还要一段长路要走。但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农村饮用水水平将迎来一次全新飞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