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因为在脏器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这些与男性的不同点构成了女性的生理特点。随之产生与经、孕、产、乳相关的疾病,痛经就是与月经相关的一种疾病。一些女性患者由于经常处于神经紧张状态引起子宫过度收缩;精神压力大使激素分泌失调;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经期仍旧大工作量致使子宫平滑肌缺血;风寒湿冷的侵袭引发的血瘀等等,是引发痛经的主要因素。 痛经虽不能致命,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女性是深有体会的,每月一次的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它伴随经痛着女子进入青春期,度过漫长的生育年龄,直到进入更年期。痛经并非不治之症,生活中掌握一些小方法进行自我调理,完全可以痛经不“痛”。 案 例 34岁的小玲月经初潮就开始痛经,老人们说结婚就好了,也有说生了孩子就好了。婚也结了,儿子也7岁了,痛经仍旧每月相见。月经来潮时小腹的剧痛,连带腰部的胀痛不适让她在讲台上直不起腰来,双腿打哆嗦,还伴有经量多,颜色偏暗,并夹杂血块及黏膜样分泌物,行经时还会乳房胀痛,畏寒怕冷,纳差神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医院诊断痛经-肝郁气滞,冲任虚寒型。予以中药调理。每次调理后症状缓解,下次月经疼痛再次来袭。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者,成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表现为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降低生活质量。 预 防 避寒湿 忌生冷 勿劳累 心愉快 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淋雨、下水,防止感受外界寒、湿之邪。 2、温热饮食,禁忌生冷辛辣食品。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良好的睡眠质量。 4、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悦。 放松疗法 伴随生理期而来的经痛,是困扰女性最多的问题,如何愉快而健康地度过经期,对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大部分女性错误地认为,月经痛苦是月经周期的自然表现,只能默默忍受,很多传统教育又让中国女性讳疾忌医,不好意思将自己的生理秘密暴露在医护人员的面前。越是痛苦,越是紧张,越是紧张,越增加了痛苦,如此往复。我们先从自我放松开始,叩开痛经自愈的大门。 选择一套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声音放置可以听到的最小音量,全身放松的躺在床上,先从眼睛开始,由上至下,一直到脚。 第一步:睁大眼睛,尽力睁到最大,并缓慢的吸气,当吸饱气后停顿3-6秒钟,然后缓慢的吐气并舒缓的闭上眼睛,连续做3次。放松后去体验放松的感觉。 第二步:张大嘴巴,尽力张到最大,并缓慢的用鼻吸气,当吸饱气后停顿三秒钟,然后缓慢的吐气并放松嘴巴,连续做3次。放松后去体验放松的感觉。 第三步:双肩向胸前收拢,好像要夹住下巴一样,并缓慢的用鼻吸气,当气吸足后,憋住气3-6秒钟,缓慢的将气吐出来,并放松双肩,连续3次。体会放松后的感觉。 第四步:腹部至胸腔缓慢的吸气,当吸饱气后停顿3-6秒钟,然后缓慢的吐气并放松肚皮和胸腔,连续做3次。放松后去体验放松的感觉。 第五步:双腿自然平放,双脚紧绷,脚尖向前伸,尽最大力量缓慢的绷直脚面,并缓慢的吸气,当吸饱气后停顿3-6秒钟,然后缓慢的吐气并放松脚面,连续做3次。放松后去体验放松的感觉。 第六步:双腿自然平放,双脚向上回勾,紧紧绷住,脚尖,大腿,小腿,跟腱,一起用力向回勾,尽最大力缓慢的绷直脚面,小腿,大腿,并缓慢的吸气,当吸饱气后停顿3-6秒钟,然后缓慢的吐气并放松脚面,小腿,大腿,连续做3次。放松后去体验放松的感觉。 按摩疗法 自我按摩缓解痛经,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若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1.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皆为此穴。 手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至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主治: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2.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手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2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2分钟。 主治: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3.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手法:两个大拇指分别按压两腿的血海穴位,3分钟左右,两腿酸胀缓解为佳。 主治: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4.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手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2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2分钟。 主治: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饮食疗法 禁忌饮食: 1.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冻食物。如:苦瓜、莲藕、黄瓜、梨、、西瓜、冰块、海鲜等。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各类辣椒,芥末、大蒜、韭菜、尖椒、咖啡、酒精等。 3.忌食酸涩、过甜过咸食物。如:酸枣仁、咸肉、柠檬、猕猴桃、句子、山楂、柿子等。 适宜饮食: 1.多吃温性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摄入。如:枸杞、桂圆、苹果、荔枝、木瓜、樱桃、香蕉、白萝卜、胡萝卜、扁豆、芥菜、芹菜、彩椒,杂粮等。 2.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板栗、核桃。开心果、燕麦、各种豆类、豆制品、牛奶、鸡蛋、花生、莲子、山药、鸡肉、鱼肉等。 3.多吃补血、补铁食物。如:桑葚、菠菜、茄子、紫甘蓝、紫薯、紫米、花生等。 得益于祖国医学思想 通过饮食 运动 起居 情志四法合用 做一个有爱有方法的人 为提高生命质量而努力 声 明 本文由【百姓良方】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