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君侃史在久远而神秘的古代,不同于其他古代文明尊崇男性神祇,埃及人创造了一系列关于女神的故事,比如纳乌奈特女神、库克特女神、哈屋赫女神等等等等,数量繁多。这些神话传说有的通过纸莎草保留了下来,有的通过金字塔铭文和石棺铭文记录了下来,还有的残留在墓室的壁画当中。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痴迷于女神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埃及神话中的猫神——巴斯特女神 一、面对尼罗河的威胁,埃及人向女神寻求心理慰藉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尼罗河不仅是古埃及人的物质保障,还是古埃及人的精神寄托。然而,尼罗河在馈赠埃及人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威胁。正是这种威胁,使得埃及人向女神寻求心理慰藉。
古埃及人在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等待尼罗河自行完成涨落,之后把种子撒在冲击地上,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耕种过程。换言之,古埃及人的耕种完全依赖尼罗河。正是这种依赖,使得尼罗河的涨落一旦出现异样,就会给古埃及人带来灭顶之灾。 尼罗河冲蚀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然后迎来漫长的干旱期,最后重新出现新的生命迹象。这些自然现象周而复始的出现使古埃及人产生了这样一种观念:世界是循环往复的,自然万物可以死而复生。 古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 于是他们认为,尼罗河应当是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操控,而这种神奇力量的源头便来自一位叫做梅赫特的女神,这是古埃及人最早关于尼罗河守护神的形象。 古埃及人是务实的,他们不擅长抽象思维,一切都用物质形式来表达。他们的书写体系体现了这一点:连“成为”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古埃及人而言,都必须用“变形”或者“改变外在形态”的图像进行表达。 于是尼罗河在古埃及人思维中的形象也同样是物质形式的。他们把尼罗河看作是掌握生死的地狱,更确切的说是水狱。这座水狱早在众生来到世上之前就已经囊括了众生的灵魂。换言之,世间生灵早已存在于尼罗河之中,他们等待着尼罗河把他们从水狱带到人间。 尼罗河孕育着生命,在某一时刻把生命带到人间,让众生获得生命 在古埃及人的逻辑中,尼罗河孕育着生命,在某一时刻把生命带到人间,让众生获得生命。在古埃及人的思维中,要想体现尼罗河具备水狱这一孕育功能,只能通过女神形象来表达,因为男神不具备孕育功能。
尼罗河周边的恶劣环境是尼罗河力量的延伸,这些威胁人类的自然环境更多的来自于动物。古埃及时期的尼罗河两岸栖息着很多危险动物,例如狮子、河马和鳄鱼。鳄鱼和河马以尼罗河河水和附近的沼泽为栖息之地,一直到罗马时期狮子才不在埃及边界随便走动。 但是,古埃及人却始终秉持物我同一的观念,把人类当作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把自己凌驾于动物之上。古埃及人觉得自己并不伟大,他们谦卑的认为自己是动物家族中的一员。 埃及人敬畏自然,所以我们看到他们的很多神都有动物特征 客观环境已经如此险峻,主观自我保护意识又不强,难怪连古埃及的法老都没能避免野兽的侵袭。据记载埃及第九王朝的一位法老就死于鳄鱼之口。 面对野兽的侵袭,古埃及人束手无策,他们希望有一种神明来保护自己,而女神正好具备这种保护功能,于是他们创造出了奈斯女神。 奈斯女神多次出现在古埃及历史文献中:《亡灵书》说道,索贝克(古埃及鳄鱼神)坐在山头上,奈斯停靠在海岸旁;《石棺铭文》写到,鳄鱼在奈斯女神的名义下沿着河岸向前爬行。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鳄鱼所到之处必有奈斯女神陪伴。 古埃及奈斯女神 综上所述,古埃及人对女神的崇拜,是一种在恶劣环境当中寻求保护的心理慰藉。 二、对女性生理特性的疑惑和对女性创生力量的崇拜之所以古埃及人有崇拜男神和女神的差别,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同性别所传递的神性不同。女神在性别界定上属于女性。女人自身所特有的生理特性和创造生命的神奇力量,都是古埃及人崇拜女神的原因。
早期的人类开始思考人生,发现女人有很多神秘之处。例如:无论男女都是经由女人分娩来到世上,新生儿以乳汁为生,离开了乳汁就无法维系生命。在古埃及的神话中,也有大量从侧面反映女人特性的故事。比如关于努特,有这样一则记载:“舒托起他的女儿努特,让努特与盖伯分开,在托起努特的过程中,努特孕育出众多星星,舒让星星们进入努特体内,在她水一般的身体内穿梭,于是天空就形成了”。 舒“顶天立地”,隔开了努特与盖伯 这些出自古埃及人之手的记录,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女性分娩能力的认知。另外,女人每个月的生理周期,连续几天失血却安然无恙,女人能激发男人无意识的性反应,这些着实令她们更加神秘。 早期人类已经意识到女人拥有男人所不具备的神秘特性。正是对女人这些神秘特性的疑惑,或者说是对女人神秘特性的畏惧,使早期人类心中孕育出女神的形象。
古埃及人时刻感受着外部世界的生死较量。正因如此,古埃及人才更加渴望生命,更加畏惧死亡。 这样的感受会衍生出两种心理:第一种心理是渴望永生,即沉迷于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第二种心理是钟情于新生命的到来,即渴望更多的新生儿来到世上。第一种心理符合古埃及人关于“人的不朽和彼岸世界”的思考,在此不多叙述。第二种心理会使古埃及人特别崇拜女性创造生命的力量。 古埃及人对女神的崇拜表现在各个方面 女人一次次将新生命带到古埃及人中间,新生儿的出现满足了大家对生命的渴望,这是一种很真切的现实感受。再加上当时古埃及人无法对分娩进行理性思考,更加重了女性创生力量的神秘性。 就当时古埃及人的思维能力来说,不可能把这种崇拜创生力量的抽象概念表达出来,他们只能通过塑造出一些具体神明来指代这种神秘力量,又因为这种神秘创生力量的载体是女性,所以古埃及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女神的崇拜。 三、古埃及人泛化的恋母情结女神作为女性,有时会变换身份成为母亲。在古埃及神话中,我们看到大量关于女神幻化成为母亲的故事,而且变身为母亲的女神要比其他女神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在人类实际生活中,母亲所肩负的特殊职能让她们能与新生代有更多的接触时间,形成更加亲密的关系。加上母爱所蕴藏的特殊力量,更会让古埃及人把对母亲的崇拜转化为对女神的崇拜。
古埃及人对女神的崇拜,在潜意识中其实是母亲重要地位的体现。 在大规模的豢养和农耕出现以前,人类食物的来源绝大部分依赖于狩猎,但是狩猎获得食物的方式并不稳定。 原始社会,男性主要负责狩猎 当时,晋升为母亲的女性获得了一项特殊权利,即她们不用不像男人们那样,前往遥远的地方狩猎好几天。一方面是母亲在体力上无法胜任狩猎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母亲要留在家中照顾新生儿。 正是母亲拥有的这些特殊权利,无意中给予女人很大的发展空间,使女人逐渐走向经济独立。留在家中的母亲会利用闲暇时间设计陷阱捕获小动物。在与植物长时间的接触中,女人会获得更多的生产经验,例如:遗落在土壤中的种子会生出嫩芽。于是,女人就会刻意在地里多留下些种子。 母亲通过设计陷阱和培育植物两种方式扩大了食物供应。就这样,随着豢养动物和种植业的出现,人们渐渐的不再依赖大型的捕猎活动,母亲在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这也让人们越来越依赖母亲。 原始社会的女性主要负责圈养动物、种植以及照顾幼儿 除此之外,在军事防御方面,男性也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在早期的墓葬中,除了一些箭头以外,武器非常少见。这就证明防御在整个部落中并不占主要位置,所以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防御方面,男人并没处在非他不可的位置。 相反,女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再加上母亲拥有长时间与新生代接触的机会,通过对下一代进行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递,使得从一开始母亲对新生儿就形成了一种绝对的权威。正是母亲所拥有的特殊职能,才塑造出女性看护者和教导者的形象,进而树立起古埃及人对母亲的依恋,即古埃及人的恋母情结。 对母亲的特殊情感会发展到崇拜的程度,当这种情感被投射到女人身上时,女神崇拜应运而生。
古埃及人认为母亲会比其他女性拥有更强大的保护力量。在现存的古埃及石雕和壁画中,都能看到古埃及人对母亲这种强大保护力量的依赖。法老作为神明之子,死后需要神明的庇护。在法老的石棺上,他们选择让更具保护力量的两位女神伊西斯和奈芙提斯来守护。 古埃及石雕和壁画中经常出现的两位女神:伊西斯与奈芙提斯 古埃及人非常重视死后世界,在墓画和石棺上面,可以看到大量的女神。这样看来,在关乎死后世界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面,古埃及人非常看重女神的保护力量。死后的亡灵只有得到强大的保护才会安全,所以他们认定只有母爱才会流露出强大的保护力量。 当全体古埃及人都认同这个观点时,就会形成泛化的母爱情结,而且从泛化的母爱情结出发,衍生出对女神的崇拜。
参考文献:刘文鹏 《古代埃及史》 王海利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妇女》 金寿福 《古埃及妇女在神庙中的职能和地位》 郭丹彤 《论古埃及人的创世说》 ![]() 古埃及人为何对女神如此痴迷?源自对外界的恐惧和泛化的恋母情结 更多精彩请关注“木子君侃史”,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敬请留言,必定认真回复!谢谢!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