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已至,观荷塘,听蝉鸣,谈养生

 ZL89 2019-06-21

夏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浪漫到极致的节气。

《礼记》中说:“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蝉鸣里树影明灭,忽觉夏长;一天中日光晃晃,夜阑极短。

于是夏至这一天,也就成了一年中最富生命力的代表。夏至呈现给人的生命感是此时此刻的,它让你感受到当下的蓬勃,世间万物的野蛮生长。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消夏避伏 :“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梅雨过后,暑气来来回回,炎热的天气还未稳定。同时,在夏至节气的第一天,“夏九九”便开始了。

每年夏至,民间便至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吃夏至面、庆祝丰收......吹着夏天温热的风,享受皓月遮云的夏夜,好不惬意。

夏九九、避三伏 :夏至日,三伏天到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已至,观荷塘,听蝉鸣,谈养生

祭地母、止麦蠹 :芒种“忙着种植”,夏至就是夏收啦!过去,此节气就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以祈求消灾。

夏至作为夏季农忙的重要节气,南方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地母),防止洪涝虫害等。

夏至物候

“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侯鹿角解;二侯蝉始鸣;三侯半夏生。”

夏至已至,观荷塘,听蝉鸣,谈养生

鹿角超前生,属阳。夏至后,感受到阴气日盛,于是鹿角开始脱落;

夏至已至,观荷塘,听蝉鸣,谈养生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夏至已至,观荷塘,听蝉鸣,谈养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三月,氧气浮越于表,而阴寒伏于内,形成夏季人体内寒外热的体质特点。

此时养生应顺应阳气向外生发生长,饮食不可过寒,可适当进食一些偏温热的食物,这也是“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原因。

夏至已至,观荷塘,听蝉鸣,谈养生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场地最好选择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

宜轻运动:散步、太极等,不宜剧烈运动。

夏至已至,观荷塘,听蝉鸣,谈养生

《黄帝内经》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