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计到底在审什么?

 抱朴守拙之宁耐 2019-06-21

四大的审计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江湖上却总有他的传说:

“穿着西装去农场数猪”

“数钻石数到亮瞎眼”

“灵堂隔壁数死亡证明”

认真的吗?审计原来都在干这样的活???

今天我们就聊一下四大里面最热门的审计岗位,到底都有哪些工作!

审计是做什么的?

审计起源于所有权和治理权分离

换而言之,你和朋友A合伙开企业,朋友A负责监管运营,你负责出钱。

为了避免你的钱被朋友A侵吞、转移、滥用或者投资高风险领域,你需要一个可观公正且具有专业技能得第三方组织来确保你的合法权益。

这个组织就是叫会计师事务所,这个行为就叫做审计。

审计不通过,有什么后果吗?

审计不存在通不通过的情况,审计就是股东叫来第三方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的。

审计意见一共分五种:

 01 

股东:“兄弟们,帮我看一下这个月的财务报表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坑我钱了?”

审计员:“大哥,兄弟们查了一个月了,没查出什么大问题,或者查出了问题他们都马上改了,我们觉得现在这报表已经没有问题了”——这是无保留意见报告,也叫标准报告;

 02 

审计员:“大哥,兄弟们没有查出什么问题,但是这已经连续亏损5年了。”——这是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报告,哪些事情可以写上强调事项段有严格要求,一般亏损/或有事项/对可持续经营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

 03 

审计员:“大哥,兄弟们查了,其他地方都没有问题,就去年收入明明只有三个亿,但是对方非要写五个亿,然后影响了利润和资产”——这个叫保留意见报告;

 04 

审计员:“大哥,报表有问题!没法看啊!”——这个叫否定意见报告;

 05 

审计员:“大哥!他们不让我查啊!”——这个叫无法表示意见报告;

总而言之,没有审计,就没有靠谱的信息。

以四大为例——审计的工作流程

以德勤为例,每个项目的审计工作大概执行两个阶段的工作:

第一个阶段一般是在10到11月份执行。首先是预审,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执行的审计程序非常集中和系统,也就是PRC准则下的内控测试。

方法就是将企业的行为,包括非财务行为,分为7大系统分别是:

  • Financial accounting cycle(财务报销穿行)

  • Expenditure cycle(采购穿行)

  • Inventory cycle(存货穿行)

  • Fixed assets cycle(固定资产穿行)

  • Revenue cycle(收入穿行)

  • Payroll cycle(人事穿行)

  • Treasury cycle(投融资活动穿行)

每个系统都会去检视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确认关键的内控点并监查公司有没有得到执行。

第二个阶段就是年终结束后的审计活动年审需要一到两周不等,大的项目需要3到5个人关注一个月以上,小的项目3个人一周就能完成。

这个时候执行的审计程序基本上都是Substantive testing的范畴,包括:

1、抽样测试。审计师会对每个被选定为重大风险的科目执行抽样测试,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下,对每个科目抽取数量不同的样本,检查抽中的样本在处理上是否有原始的单据、真实的交易内容和是否经过正常的审批流程等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简单,缺点是数量比较大,保证程度较低。根据德勤的审计方法,收入的抽样是150笔(高低估各75笔),数量是比较大 ,需要一个A1一到两天,效率较低。

2、匡算。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简单的说就是重新计算。比如说客户账面记录本期管理费用有200万的租金,那审计师就会要求财务提供这两百万租金的租赁合同,然后自己算一遍,看到底是客户少记了还是多记了,记得时间对不对。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保证程度较高,但是有一些业务类型是不能这样做的。比如一个超市一年的收入是20亿,审计师是没办法进行匡算的。

3、函证。所谓的函证程序,客户和关联方及重要的往来供应商之间的交易,以及客户与银行的账务,审计师都会单独寄送函证去询问,看这个客户今年截至12月31日在银行是不是有这么多的存款,是不是还欠某个客户多少钱,今年总共卖了多少产品。

这样就可以确认客户账面银行存款、应收应付给某个供应商的余额是不是正确,收入或者采购的数据是不是准确等等。这个方法的优点就是保证程度非常高,是来自第三方的数据,理论上是最值得信赖的。

缺点是周期长,并且由于时间结算点和归类不同等原因,函证寄回后对方的答复可能是否定的,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释差异。同时这个方法一般只是用于银行与往来科目,在使用上有局限性。

4、盘点。这个是很重要的方法,每年年末最后几天,审计师都会被派往各个客户现场去负责监盘,监督客户的年末盘点。对于存货较大的客户,盘点是必经的程序,并且理论上只有一次机会。

这个测试的目的就是要看看客户年末账面上显示的资产是不是真实存在,有没有损毁和减值等等。

5、分析性复核。这是一种普遍的方法,就是对比每个科目,根据明细列示的两年变动进行分析等等,来说明该科目本年核算的内容、变化原因和特点等等。

除此之外审计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工作,例如调查,采用评估师的报告,网上查证和搜索等等,这些也可以作为审计证据的一部分。

审计的职业规划怎么做?

首先来看一下财务路径怎么走!

1、一开始就在企业出纳——会计——会计主管——会计部经理,这阶段都是会计工作,会计不等于财务,这一点请一定要认清!

接下来按理说就是: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监——CFO,但是!这之前差了很多内容,包括诸如基金管理、财务分析、预算管理,这是身为会计部经理还需要补的课,或者在大企业中平移去做其他几块工作。

2、一开始在事务所:审计助理——项目经理,进入企业,财务分析员——分析经理。后续路径就一样了。

那么从审计进入企业做财务分析,基本是符合企业需求的,审计的一套内控测试及报表分析的要求正是企业分析所需要的。但是审计进入企业也有明显的短板,就是基础会计工作的缺失。

而在我的理解,相比起一个会计去学财务分析,一个审计去补基础会计实务的内容更容易。

这两条路径最终的目标都是去做CFO,而这其中需要提高的能力,不仅是上面提到的资金、预算、分析、投融资等,更重要得事对事情的把控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

所以我不认为从审计出发,对财务职业发展有什么走偏不走偏的,只是不同的路径而已。


一扫
有福利
好文!必须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