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风天下纵横谈一一《张大千大风堂艺术研究》连载 (二)

 宅翁老李 2019-06-22

大风迎百年,光焰万丈长(总 论)(一)

汪 毅

编者按:汪毅先生所著《张大千大风堂艺术研究》于2019年4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为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20周年,进一步推动大风堂艺术研究,特作连载,以飨读者。

    张善子、张大千昆仲开派的大风堂,声名鹊起于20世纪20年代。大风堂这个百年“老字号”一路走来,虽筚路蓝缕,但却“光焰万丈长”,确为中国美术史之精彩一笔。鉴于大风堂近百年的时空交错,囿于对画派讨论、研究、阐释的难以系统,故本文强调以相关节点带面,“不全之全”总结大风堂历程,推廓大风堂艺术源流大系,较客观地展示大风堂艺术风貌,进一步维护大风堂统绪及传承,以走进经典、点赞经典、传播经典,使之具有经典意义与社会传播意义。

大风堂开派者:张善子、张大千的光焰

    

    大风堂既是张善子、张大千昆仲的画室名,又是一个与中国美术史息息相关的概念,颇值得讨论。

    大风堂艺术海纳百川,博大精深,传承有序,颇能体现大风堂堂主张大千《谈艺录》中的艺术主张:“化古为今,化古为己”“一个画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师今人、师古人,更要师造化,兼效百家”“求独创”“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去秽气”“必先要体会自然,才能表现自然”“要善学善变,不能人云亦云”“雄奇秀拔,不必曰仿某家,法某派,自写胸臆间磅礴之气耳”“艺术到最后的境界,都是通的,唯一不同是所用的工具和风俗习惯,其他原理都是通的”“艺术为人类共通语言,表现方式或殊,而讲求意境、功力、技巧则一”“绘画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中西画更无鸿沟之分……在不失自己本色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世界才永远有丰富多彩的绘画……”这些艺术主张,明确了创作指向,阐述了中西绘画的关系和艺术本色及交流诸关系,表明了其与时俱进的品格同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根本对立的态势,无疑是大风堂门人与再传弟子在艺术创作上遵循的原则,从而构成了其绘画胸襟、视野、理念、理想、风格、审美追求等的相对趋同性(大风堂堂主张善子通诗善文,曾任教上海美术学校和文艺学院并设帐纳徒,在报刊发表若干文章,不乏学术建树和较系统的理论。目前虽然没有找到其较系统的学术之据,但相信它的精彩)。

    大风堂艺术博古通今,纵横捭阖,继承与开派并举,自成体系、独具风格,是一个时代艺术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大风堂领军人物张善子的抗战美术与张大千晚年维新变法、自开法门所创泼墨泼彩而形成的“格高而思逸”的艺术风格,拓展了中国画视野中的文化河山,具有时代意义,影响着中国美术的进程。

    关于大风堂在上海问世的确切时间和细节,相关书籍包括张氏昆仲年谱,大多语焉不详,甚至回避,或将时空混淆。但其缘起却不乏共识:即当时张善子崇敬由亭长起事后统一天下的刘邦,尤其对《大风歌》中的“大风”一词心仪有加;张大千景仰清初艺家张大风的才艺,而且姓名与其只有一字之差。这个共识,是符合张善子与张大千的人生经历和个性及理想追求的。

    至于张氏昆仲何时启用大风堂题署,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张大千1925年春《题山水图》款“大千居士爰大风堂下”。同年春,张氏昆仲画梅于杭州塘栖超山,张大千收纳弟子吴子京(张善子因故提前离开塘栖),并对外声称“这是我的开门弟子”,而吴子京亦名列《大风堂同门录》。如果说,大风堂问世的时间是1925年,那么1926年则是大风堂的重要节点或起点,具有与大风堂开派的等同意义,即张善子弃政为职业画家、张大千在《申报》首度刊登《张季蝯卖画启事》。

    大风堂一路走来,方兴未艾,声名鹊起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的中国画坛。这一历史时期,正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均呈现出大交锋、大冲撞、大裂变之势。特别是北平、上海,美术新学兴叠,打破国画的唯尊传统与革新中国画的呼声此起彼伏,“新派国画”“新国画”等美术社团如雨后春笋,名家流派千帆竞发,突涌着中国现代美术跌宕起伏的新思潮。张善子、张大千便是这个潮流中的弄潮儿、翘楚者。他们兄弟既翕、兄友弟恭、兄弟怡怡、兄弟手足,演绎了中国儒家悌文化的精髓;他们惺惺相惜、棠棣联辉,堪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楷模,系大风堂星空中的双子座。他们立足上海,进军北平,凭借诸关系与超越常人的艺术表现力影响艺坛。

    在大风堂的形象宣传以及对大风堂画派的有效推动与传播方面,张氏昆仲不乏一系列举措,甚至强调具体细节:或在上海锦明玻璃版印刷所印制“大风堂主张善子、张大千小景”“大风堂主张善子画虎”“大风堂主张善子画马”“大风堂主张大千作品”等明信片,或在报纸、图书同刊“张善子画例”“张季蝯画例”,或使用“大风堂”印、“大风堂主张泽”印(至今未发现“大风堂主张爰”印,足见张善子在大风堂的地位及张大千对其的尊重)、“善子大千合作”印、“善子大千兄弟合作”印等,或合作出版画(影)册(《蜀中三张画册》《张善子张大千张君绶画册》《蜀中张善子大千兄弟画册》《中国近代名画家(第一册)——张善子张大千》《张善子张大千兄弟合作山君真相(上下册)》《张善子张大千兄弟合作山君真相(八联屏)》《张善子张大千兄弟合作山君真相画集》《张善子(张大千)法国画展》《黄山画景》等),或出版大风堂收藏作品集(《大风堂藏画(三集)》《大风堂名画集》《大风堂藏画家书》《大风堂所藏书画集》等),或以大风堂名义参与全国美术展览会,或联合举办展览(“张善子张大千兄弟画展”“张善子张大千扇展”等),或联合设帐纳徒以振兴门庭,或美术教学(曾任多所学校教授),或成立大风堂同门会并设分会,让大风堂的绘画技艺、理念、风貌、精神广为传播,让大风堂的名号享誉八方,让大风堂画派的旗帜在艺坛飘扬。他们被媒体誉为“艺林双秀”,正可谓“大江流蜀地,万派泻蜿蜒。双髯挺其中,善子与大千”。他们还发起或参与了上海书画、中日美术协会、海上书画联合会、烂漫社、艺苑绘画研究所、寒之友、中日绘画展览会、蜜蜂画社、曾李同门会、中国画会、苏州正社、中国画学研究会、九社、中华美术协会、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等十余个美术社团,作品频频出展和发表,甚至率展赴东南亚和北平。他们所进行的一系列美术活动,在海内外美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如张善子在圈内有“风雅领袖”之誉和“主持艺坛有数十年”之说;如在2005年出版的《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中,仅记录张大千截至1949年的美术活动的词条便达126处。由此,足见作为大风堂画派领军人物的张善子、张大千叱咤美术风云之一斑。在此过程中,张氏昆仲的创作能力、艺术主张、行为方式、运作模式、文化影响等逐步凸显了大风堂画派的特征,构架出大风堂画派体系的雏形。

    20世纪30年代(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为拓展视野,开阔笔路,拓展艺术圈,张氏昆仲进军全国美术中心北平。在北平,他们广交朋友,举办展览,组织公益活动(义卖画赈济受灾同胞),收纳门徒,出版画册,拓展市场,为大风堂和大风堂画派在全国的影响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张大千,不仅享有“南张(大千)北溥(心畬)”“五百年来第一人”等盛誉,而且与名满京城美术界的溥心畬、于非闇、胡佩衡等有特别的交谊。张大千还多次举办个展,甚至与于非厂等在北平联袂举办画展,与齐白石、于非厂、何海霞(大风堂门人)在长春举办四人联展,与张善子、溥心畬、胡佩衡、萧谦中、于非厂、徐燕荪、何海霞在天津举办联展。张氏昆仲还数次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举办的成绩展,作品多次分别发表于北平和上海最负盛名的学术刊物《艺林》月刊、《美术生活》,还曾分别为《美展》《艺林》月刊封面题写刊名,等等。

汪毅简介: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一级文学创作职称。出版有《张大千的世界(3卷)》《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张善子的世界》《台湾文化之旅》《方志四川》《安岳石刻艺术》等17种著作。为中央电视台《百年巨匠——张大千》纪录片文史顾问,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秦孝仪誉为“(张)大千身后知己”与“张大千知己”。(图为汪毅在张大千先生蜡像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