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21:00,心包经当令:心包经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简称,19:00——21:00 即戌时。此时心包经最旺盛。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脏正常工作的。很多人出现的心脏问题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问题。 在戌时这个心包经最旺的时间段,调节与心包经密切相关的疾病,身体的自我修复效果更好。鉴于此时往往是吃晚饭后身体消化的时间,尤其是在昼短夜长的冬日更是如此,所以,刺激心包经上的穴位时,最好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些娱乐活动,但不宜过于狂欢,因为此时应为下一步的入睡做准备了。 心包经不通的人往往会抑郁,这时喝点玫瑰花茶会非常有效。玫瑰花茶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有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 21:00——23:00,三焦经当令:手少阳三焦经简称三焦经。亥时即21:00——23:00。在亥时,人的三焦经最旺。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致病。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修复。 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尽量要在23:30前进入睡眠状态。 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得遵循自然的规律。睡觉的时间就好好睡觉,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并且要吃的清淡。生活作息的健康,才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这样,养生才能够起到最好的作用和疗效。希望对本篇的学习,能够对网友们有所帮助,开始健康的养生生活。 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穴位图 心包经经络图):高清动态心包经循行图解
手厥阴心包经:心包为阴脏,秉大气中相火之气而生。相火有燔灼作用。心包经相火的燔灼作用,由上而下,自胸走手,络三焦,主降。秉阴性相火之气,兼秉阴木之气。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共9个穴位):天池穴→天泉穴→曲泽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大陵穴→ 劳宫穴→中冲穴 经络循行:《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胸中,出于胁肋至腋下(天地),上行至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经肘窝下行于前臂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 —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中医认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做SPA、跳舞、耍太极等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病症表现: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主治病候:手掌心发热,手臂、肘关节拘挛,腋下肿胀,胸肋胀满,心中惊恐不安,心跳剧烈,面色红赤,眼睛发黄,喜笑不止,心中烦躁,心痛。 手厥阴心包经歌诀: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手厥阴心包经穴歌: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