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阴阳、动静与良知未发、已发之间的关系|心学30

 云锦居士 2019-06-22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

良知未发用的状态,就是未发之“中”;

良知发用的状态,就是已发之“和”。

未发是本体,已发是运用;

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

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

当我们面对事物的时候,如果有私心,有我,那么未发之中就会失去平衡,私欲就产生了,

顺应天理,我们虽然处理很多事物,但我们的心之本体是不动的,是处于“定”的状态;

听从私欲,虽然心只有一念,但也不是静的状态。

良知(天理)不能用有事、无事、寂然、感通来区分,也不能用动、静来区分。

只能用未发、已发来说。

动是已发,静是未发,已发中有未发,未发中有已发,已发未发本就是“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太极的“阳”对应“动”、“阴”对应“静”,对应阳明心学,就是良知的“本体”和“发用”

“动”就是良知的发用,也就是“阳”

“静”就是良知的本体,就是天理,是定的状态。就是“阴”

体用一源,因此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用中含体,体中含用。

阴阳一气,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一理隐显而为动静;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