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五胡”中羯人的下场

 汉婴 2019-06-22

笔者上中学的时候,在历史课中最讨厌、也最头疼两个时期的知识点,一个是五胡十六国,一个是五代十国,几乎是逢考必送命,唯有教科书中那句颇为顺口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至今记忆犹新。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五胡”中羯人的下场

那么统治了中原将近300年的“五胡”后来怎么样了?

教科书上没说,不代表史料中没有。

氐族——南北朝之后逐渐融合于周边的羌、藏、汉族之中。如今居住在四川阿坝州、绵阳市平武县和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的白马藏族被学界普遍认为是氐族后裔。

羌族——至今仍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和平武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

鲜卑——至隋唐之后便基本消失,与汉民族为主体的其他民族相融合,如今我们只能从元、宇文、长孙、窦等具有鲜卑特色的姓氏中找到他们残留的痕迹。

匈奴——也是在隋唐之后与其他民族融合,逐渐消失。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五胡”中羯人的下场

五胡中的四族,要么繁衍生息至今,要么虽然作为民族主体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与其他民族血脉交融,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存续了下来。

唯独羯人是个例外——在史书中他们的结局非常惨烈:被杀光了。

不过,用不着对他们报以同情。《涅槃经》有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而用我们更熟悉的话说,羯人有此恶果,乃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说说羯人祸乱中原之前的那点事。

当代学者考证羯人起源于中亚的康居人,起初以游牧为生。两汉时随匈奴东来,继而南迁,故有“匈奴别部,羌渠之胄”一说。(《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南迁之后的羯人仍保持原有的袄教信仰,但是改为从事农业为主,但在两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也有为汉族地主做佣工、商贩等,生活条件比较困苦。

但羯人一直保持着游牧民族的劫掠传统,“时石勒亦竟取百姓禾,时人谓之胡蝗”、“分遣诸将收掠野谷”(《晋书·卷五·帝纪第五》)。羯人在崛起之前、为人奴役时尚且如此,等到其成为一方豪强、万千生灵的主宰时,就更加肆无忌惮的将其民族性中的暴戾、野蛮和凶残曝于世人面前,其罪行可谓罄竹难书,最终也落得个人人喊打、彻底灭绝的下场。

说到羯人就绕不开后赵,说到后赵就跟石勒、石虎脱不开关系。

所谓的“十六国”,指的是公元304年至439年间在北中国的一片混乱中,倏忽兴亡的20多个国家中实力较为强大的16个而已。十六国时期多有好战之国、昏暴之君,但后赵在其中尤为显得“出类拔萃”。

后赵是羯人石勒创建的政权。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出身的皇帝,石勒跟十六国时期的大多数皇帝一样杀人如麻,屠城、杀降、筑京观这样的缺德事没少干。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但是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杀戮的欲望,也实行了些劝课农桑、兴办教育、充实人口之类的善政。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五胡”中羯人的下场

石勒是个杀人恶魔,偶尔还能称之为人。而他的侄子石虎,就是一只纯粹的两脚兽。

石虎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杀戮和淫乐。他曾下令搜罗全国20岁以下的少女近4万人充入后宫供其享乐;而为了容纳这些少女,他又发男女16万筑华林苑,死者数万;驱汉丁40万营造洛阳、长安二宫,死者盈野;征伕70万修林苑甲兵,死者近七成;后赵军队出征不携军粮,就地掳掠汉及其他民族少女,称之为“两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宰杀烹食;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路边的树上吊满了汉民的尸体,城墙上挂满了汉民的人头,荒野里的尸骨则被做成“尸观”以恐吓世人,连野兽都不再吃人肉。经过石虎的血腥屠杀,北方汉民人口锐减,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地步。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五胡”中羯人的下场

对待百姓如此,石虎对待亲人同样毫不留情——为了夺位,他杀光了叔叔石勒的全部子孙,他的妻妾中,仅史书有载被他杀死的就有郭氏、崔氏、刘氏、柳氏等。人说“虎毒不食子”,可是石虎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先杀石邃及妻、子共二十六人,再诛其宫臣党羽二百余人;再虐杀石宣,杀其妻、子九人。在杀死疼爱的幼孙时,石虎还边哭便杀……同时车裂石宣四率以下三百人、宦者五十人,东宫十余万人全部谪戍凉州。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石虎病死,他的儿子们为争皇位内讧,相互残杀,直杀得天昏地暗,最终同归于尽,后赵为冉闵所篡。之后冉闵号召汉人杀胡复仇,仅邺城一地被杀的胡人就达20多万,羯人作为众矢之的,几乎被杀光。

羯人的一支残余力量,却在南朝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后赵灭亡之后,残余的羯人为鲜卑人效力。公元547年,羯人侯景率部背叛东魏降梁,梁武帝萧衍不顾群臣反对予以接纳。但随后侯景却在次年就发动了叛乱,在江南大肆掠杀,“乃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及筑土山,不限贵贱,昼夜不息,乱加殴棰,疲羸者因杀之以填山,号哭之声,响动天地。百姓不敢藏隐,并出从之,旬日之间,众至数万……破掠吴中,多自调发,逼掠子女,毒虐百姓,吴人莫不怨愤,于是各立城栅拒守”(《梁书·卷五十六》),并宣称“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南史·卷八·列传第七》)仅在占领建康之后就将全城4万户约20万人杀绝,并活活饿死了萧衍,史称侯景之乱。自经此乱,江南五十年繁华盛世毁于一旦,后来南梁费了好大力气才消灭了这支羯人,此后这一种族在史书中消失。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五胡”中羯人的下场

说完了恶有恶报的羯人,顺便简单讲讲另外四胡。

氐人出了个混蛋符生,“以百姓犯罪不已,将助朕专杀而施刑教故耳”(《晋书·卷一百十二》),不过也出了老好人苻坚,还有个不好不坏的吕光,历成汉、前秦、后凉三朝,算是五胡中表现最为善良的一族了。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五胡”中羯人的下场

羌人建后秦,姚苌的父兄姚弋仲和姚襄都可以概括为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而姚苌自己则是毁誉参半,勒杀故主苻坚是一大污点,慕容冲血洗关中也有他推波助澜之功。

鲜卑人之恶,基本集中在慕容氏所建之四燕和秃发鲜卑所建之南凉:“慕容垂军人饥甚,多奔中山,幽、冀人相食。初,关东谣曰:“幽州缺, 生当灭。若不灭,百姓绝。”缺,垂之本名。与丕相持经年,百姓死几绝。”(《晋书·载记·第十四》),“冲(慕容冲)毒暴关中,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第十四》),“(秃发傉檀)今乐都为炽磐所陷,男夫尽杀,妇女赏军。”(《晋书·载记·第二十五》)

可叹还有今人羡慕“慕容”姓氏之美,岂知这是一群从地狱爬出来的恶魔。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五胡”中羯人的下场

匈奴人杀人规模仅次于羯人,首当其冲的是刘曜,“时城内饥甚,人皆相食……纵兵大掠,悉收宫人、珍宝。曜于是害诸王公及百官已下三万余人,于洛水北筑为京观。”、“北地饥甚,人相食啖”及“平阳大铠,流叛死亡十有五六。”(《晋书·载记·第二》)

限于篇幅,编不一一列举。

这么想想氐人、羌人得以生存繁衍至今,鲜卑、匈奴被同化消失,而羯人被斩尽杀绝,并非没有道理。

正所谓天道昭彰,报应不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