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雅博学苑 2019-06-22

竞争源于分裂的思维,当我们认为我和你不一样,你有我就没有,我有你就没有的时候,容易产生竞争,那个目标是唯一的,你有了我就没有,而不是两个人共同享用,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形成竞争的心态,那么竞争的心态源自于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强化了,个体的独特性,每一个人和别人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一个人都要去竞争,和别人去比较,这是家长引导的结果,这一种思维叫分裂式思维。

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的孩子,被迫进入竞争轨道,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浮躁不安,还有以下几方面坏处。

1、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2、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3、有损孩子身体健康

家长的责任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孩子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怎么帮助孩子向内积累呢?

一、注重孩子品质发展

1、注重孩子道德的发展:

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是体现未来能否取得巨大成就的手段之一

2、独立性的发展:

一些心理学家对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家,作家,建筑家等的个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一致认为,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热情而勤勉、有决断,能自制和自治等特征,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个性品质中最基本的因数。

3、坚持性的发展:

要想孩子赢就必须要有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心理学家严重表明,儿童坚持性的发展不仅对其健康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发展其认知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责任心的发展:

责任心是一种对人或事确定自己责任并为之努力尽责的一种心理品质,当一个人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对社会、于自己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也更具个人魅力

5、同情心的发展:

富有同情心的人看到别人不幸遭遇和痛苦情绪时就会产生共鸣及由此诱发助人为乐伸张正义的动机和行为,一个人能走多远就看他能帮人走多远。

6、自信心的发展:

大量心理学研究均表明,拥有自信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创造力中不可或缺的个性心理品质之一,当拥有真正的自信的时候,就不削使用卑劣的手段去跟别人竞争,同时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会得到该得的

7、抗挫能力的发展:

正处于各方面都需要发育成长的孩子,各方面的阅历都非常欠缺,更有可能遇到挫折,幼年时就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挫折教育,那孩子在人生旅程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轻易放弃,就更能达到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

8、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更富有自我信赖和自我控制能力,更具有内在的行为自律准则,一个能够不为小利而熏心的人,最终会是大赢家,

9、好奇心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凯岑特在他的著作《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一书中,通过对91位名人访谈,发现诱因这些名人走上创造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好奇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