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姨妈久相伴。 作为女性朋友们的远方亲戚,大姨妈每次到来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月经量多烦恼,量少也烦恼,痛经更烦恼,下面就给大家针对这些问题支支招。 月 经 量 多 造成月经量多的原因一般与:气虚、血热、血虚、痰湿、血寒有关。 1、气虚型 量多、色淡、质稀。苔薄、舌淡。治疗时宜补益肺气。 中医支招:黑木耳红枣茶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泡水当茶饮。 2、血热型 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稠,舌红苔黄。治疗时宜凉血固经。忌吃油炸、辛辣、刺激物。 中医支招:莲花芙蓉茶 绿茶3克、莲花15克、芙蓉花15克、甘草5克。冲水当茶饮。 3、血瘀型 量多、色紫黯,质稠有血块,行经腹痛。 中医支招:桃红四物汤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桃仁、红花、三七、茜草。煎煮后饮汤液。 月 经 量 少 造成月经量少的原因有两个:痰湿、血寒。 1、痰湿型 量少、经期后延、体态多肥胖。治疗应多清热祛痰、肥胖则多需运动。 中医支招:山楂荷叶饮 山楂、荷叶、陈皮各10克。加水煎汤当茶饮。 2、血寒型 易延后,经量较少或颜色较暗。舌质淡、苔白。治宜温经散寒,并应忌吃生冷的食品。 中医支招:艾叶生姜蛋 艾叶10克、生姜15克,蛋一个。将蛋放入汤内煮熟即可。 痛 经 痛经的原因不仅是只有大家通常认为的宫寒,还有肝肾两虚、气血虚弱、气血虚弱的原因。 1、寒湿凝滞型 平时喜爱冷饮、四肢容易冰冷。量少、色黯、痛经。治疗以温热痛经为主。 中医支招:艾叶红糖水 炒艾叶9克、红糖适量。泡水当茶饮。 2、肝肾两虚型 经量少、色淡。 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经期时腰酸。治疗以温热补肾为主。 中医支招:韭菜炒羊肝 韭菜150克、羊肝200克。下锅炒加适量盐调味。 3、气血虚弱型 多有贫血、月经量少,经色淡,质稀薄。有气无力、容易头晕。治疗宜补气、养血。 中医支招:当归醪糟母鸡汤 母鸡1只,当归30克,醪糟汁60克。将母鸡去毛洗净、加当归、醪糟、葱、姜、蒜等下锅煲煮即可。 4、气滞血瘀型 经前胸胀、量少、色黑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治疗时宜活血化瘀。 中医支招:山楂红糖饮 材料:山楂50克、红糖500克。泡水当茶饮。 做做瑜伽缓解痛经 生理期不适合做剧烈的运动,但可以利用某些柔和的瑜伽体式,促进血液循环、滋养腹部器官,减少经期腹痛并且缓解躁郁情绪,让身心更愉悦、平和,对女性而言益处非常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