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有什么描写农村鸡叫蝉鸣田园生活的诗句? 前言从谢灵运写山水,陶渊明吟田园以后,到了王维孟浩然时,山水田园诗成了唐诗的一大流派。 古代的读书人,要么求仕要么归隐,也有王维这种亦官亦隐的人物。文人雅士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寄情于山水田园,吟诗作赋 。 我们看看题主所说的鸡鸣与蝉鸣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 一、鸡鸣1、诗经中的鸡鸣 在诗经中就有《女曰鸡鸣》, 这是夫妇之间对话。天亮了妻子催促丈夫赶紧起来工作,似乎也比较听话。这首诗表现了夫妻之间的和睦生活,不过没有十分明显的田园特征。 《女曰鸡鸣》,刺不说德也。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 《风雨》也说到鸡鸣,不过生活似乎也并不甚美好,这是风雨之中的怀人之作,后来引申出“乱世思君”的联想, “风雨如晦”被理解为险恶的人生或动荡的社会。所以这里的鸡鸣并没有田园生活的那种恬淡美好,而是象征着一种自我激励。 《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曹操有一首诗《蒿里行》,这首诗写出来战争的残酷。不但没有田园生活的美好,而且充满了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诗中不但没有田园生活的美好,而且充满了对于战争的谴责和对于百姓的怜悯同情。“蒿里行”本就是当时人们送葬时唱的挽歌。 3、陶渊明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田园的代表作品,这首诗写了他辞职归田的快乐心情,赞美了静穆平和的田园风光 。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化用汉乐府《鸡鸣行》“鸡鸣桑树巅,狗吠深宫中”而来。魏晋时期陆机也有:“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的句子,但是主题都不是描写田园生活。只有陶渊明这种经历和心境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田园诗。 二、蝉鸣
1、《古诗十九首》 秋蝉鸣树间,是对于光阴逝去,而自己却书剑无成的感慨。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2、《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词中的蝉鸣“凄切”,写的是离别的哀伤、仕途的失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王沂孙的咏蝉寄托的是故国之悲,蝉鸣在这首词中写的更加凄楚悲凉: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在狱咏蝉》,蝉鸣因“风多“而”响易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结束时以蝉自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宋·杨万里可不是陶渊明,他在南宋的仕途一直比较顺利,既是诗人也是一位爱国的政治家。不过他流传下来的两万多首诗中,有不少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 这首《山居》未必写的是田园,但有田园之风。 鬓秃犹云少,书多却道穷。柴门疏竹处,茅屋万山中。 结束语在古诗词中,每一种的意象往往有其背后的隐喻。,欣赏前人的作品时,可以发现单纯写恬淡平和的山水田园诗,诗中的鸡鸣和蝉鸣比较单纯。但是抒发诗人的感想时,这两个意象往往就被赋予了各自的不同深意。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