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毓秀书画 刘毓秀书画 2018-11-07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我的几幅书法作品,由于我的大部分书法作品采取的是诗笺的形式,所以也应承了大家在这一次来谈谈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诗笺。 诗笺(读一声jian)也叫信笺、花笺、笺纸等,是中国文人所喜爱的一种文房雅品。就是在尺幅不太大的宣纸上手绘或木版水印上一些图画,供文人书写诗文信札,在朋友之间传寄交流用。简单说,诗笺就是印有图画的信纸。 现在人们很少写信,也就不用诗笺了,而历代流传下来的诗笺,特别是名人用过及书写了诗文的诗笺,已经成为人们珍贵的收藏品了。 诗笺上面手绘或印制的图画,都是淡墨、淡彩的小品画,内容以花卉为多,也有山水、人物等等。好的笺纸上的图画,一般都具有高雅清新、俊秀疏朗的风格,看着十分喜人,使得这张纸大为增色,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了。而用这样的笺纸写信、抄写诗文,简直是一种享受。而收信的人见了,还未读诗文的内容,心中已经生出了喜悦之情。 据史料记载,笺纸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有了。唐代更有女诗人薛涛自己设计制作笺纸,自用并赠送给友人。大家所熟知的诗人,如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张籍、张祜等,都使用这种诗笺,他们都与薛涛有诗文唱和、书札往来。这种诗笺尺幅较小,适合誊写单首诗歌,有利于交流传阅和保存,再加上薛涛善制色,因此这种精美的诗笺受到普遍喜爱,时间一长,大家便把这种笺纸称为“薛涛笺”,也称“浣花笺”,这是因为薛涛居蜀地浣花溪一带,而蜀纸又以浣花潭水造纸为佳的缘故。 再后来,印制笺纸的店铺越来越多,文人自制笺纸的也不少。把多幅笺纸集中装订成册称为“笺谱”,下一次跟大家聊聊“笺谱”以及我自己创作书法时采用“诗笺”这种形式的渊源。 1、 虞世南诗句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 杜甫诗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 洛神赋文句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4、王维诗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春风一路 
6、军训归来 
7、元白先生 
8、为高雄友人画慈母像 
9、唐仕女 
10、老检验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