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增项目的选择方向。 三家养猪企业定增募集资金从预案看,主要用于生猪养殖项目,非跨界投资和收购,这点也满足自2015年股灾以来监管层的指导意见。本行业业务都没经营好,而是跑到其它行业搞跨界经营,这套游戏已经行不通了。所以三家公司总体定增方向是正确的,没有偏离主业。但是具体分析,其中的差异又是存在巨大的差异。虽然,定增和普通投资者没有大的关系,但却会直接影响到机构类投资者,并反馈到二级市场股价的表现,毕竟股价的涨跌由大资金说了算。 所以,在方向正确这个前提下,对不同的股价走势,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二、细扒各家定增项目的内涵。三家公司的定增预案都有,来一一扒聊聊。首先正邦 ![]() 正邦定增10亿,项目已经拿到核准件,由于此次定增由大股东全额认购,因此对二级市场股价影响最小,就看大股东以什么价格增发,也反映了对自家公司的认可度。45%的资金用于两个养猪项目,就分析第一个项目吧。16000头母猪繁殖“种养结合”基地,总投资2.24亿,“种养结合”是“种植~养殖”的一种循环经济。项目工程主要包括繁殖舍、公猪舍、隔离舍以及环保配套设施,每头母猪的建设成本达到1.4万元,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项目完工后,投放多少母猪,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最终要看周边代养农户的发展情况,那么也就意味着这块定增资金会有大量闲置,如果是投资者认购,那么定增项目收益就是一个未知数。 类似的再来看看天邦的定增项目 ![]() 天邦由原先的42亿减少至28亿,其中用于养殖项目的资金约10.62亿,占比是38% ![]() 注意看:项目建成后年产的是“仔猪”,而不是商品生猪,也就意味着所有的项目都是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项目工程完工后,能否按计划投放母猪,取决于代养农户是否达成。 这点其实和正邦是非常类似的,以第一个项目为例:11000头母猪,预计全年产仔猪28万头,PSY25,总投资1.32亿,每头仔猪建设成本约470元,很显然,这没有包括育肥舍。所以,如果参与定增,和正邦一样,定增资金存在闲置,预期收益无法达成。至于屠宰项目,毛利率和净利润基本固定。 最后来看一下牧原 ![]() 还是以第一个项目为例:40万头生猪项目,总投资4.67亿,单头育肥猪建设成本为1160元。35亿定增项目对应年新增出栏455万头,平均投资利润率超过20%,模式的不同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收益预期。 三、定增对二级资本市场的影响。 最新的定增价格定价机制是采取发行日首日前20日股票交易均价X90%为定增价格。所以,参照20日线这个指标也就大差不差。 两邦就不谈了,主要是牧原。 定增是资本市场的重头戏。价格是各路资金博弈的重点,牧原近两个月来,其股价走势让很多人看不懂,猪价涨,它跌,大盘涨它也无视,大盘跌,它跟跌……似乎无规律可循,实际背后各路资金为定增已经大打出手了,观察了很久,发现还是有规律可循:那就是,当20日线往上且突破60元后,股价必然开始往下打;当20日线拐头向下破60元,股价又往上……20日线破60元往下,股价必然运行在60元下。所以,在未来等核准件的一个月时间里,依旧会继续演绎,这是各机构、大资金的事,散户不用理会。 基本面无忧,就在牧原猪圈里安心睡觉,静待下半年定增落地和四期员工持股计划……$牧原股份(SZ0027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