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真相,你如何选择 ——自立学堂成立有感

 埃达 2019-06-23

应佩瑶 一线新教育 2016-03-22

题记:最近新教育圈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今日网校的成立;最令人羡慕的对象,莫过于加入会泽自立学堂的十几个孩子。今日学堂成立今日网校,把优质教学资源零费用向社会公开,且让优秀的2.0版教师每周一次指导自立学堂的孩子学习。众多家长纷纷打听如何才能组建自立学堂,希望自己的孩子即使没有机会进入今日学堂,也能够得到今日学堂的优质教育。

为了帮助家长了解网校,传递新教育的最新资讯。在何宗武老师的组织下,杭州新教育读书会于3月12日举办了一期新教育分享会,邀请浙江和上海地区的今日学堂家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享。何宗武老师说:“3.12是植树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真教育才能塑造真正的人才。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新教育,更好的成长,过上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人生。                                   

面对真相,你如何选择

大家好:

看到今日网校——自立学堂的成立,我也和大家一样,有很多的感慨,也非常感动。尤其是现场聆听自立学堂孩子们的演讲,让我也深受他们勇气的鼓舞。这让我想起了一部我在4年前看过的电影《楚门的世界》,其中的主人公楚门也是有着同样的勇毅,做出了他的人生选择——做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楚门也给了我很大的勇气,使我更坚定了让孩子走上新教育这条路的决心。因此今天我想先跟大家分享这部电影。


楚门的世界

我们先了解一下电影梗概:楚门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岛的小城(其实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他是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但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虽然他看似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却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更不知道身边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楚门的世界》的演员。因为节目组的一次疏忽,楚门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最终发现了真相:他这30年的人生是被别人设计好的,他是被控制和禁锢的……


楚门发现真相之后,会怎么做呢?如果是我们大多数人,按照常理可能会有以下这几种反应:

1、虽然有些痛苦,但在岛上生活了30年,且衣食无忧,还有不错的工作和妻子,算了还是留在岛上吧。

2、试图逃脱,但遭遇几次失败之后放弃了。

3、一定要逃脱,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失去生命!

大家猜测一下楚门会选择哪一种方式呢?

楚门选择了逃脱,而且真的是冒着失去生命的代价。摄制组从小领养了楚门,他们也担心万一被楚门发现真相之后,会想办法逃脱,因此,他们从小就不断通过教育对楚门实施影响,从楚门的心理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植入了“离开小岛是很不安全的;我在这里很好,但外面的世界很危险;海洋很可怕我要远离它……”等观念。楚门下定决心要离开,他在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决定驾驶帆船从海上离开,海洋曾经是最令楚门恐惧的,因为他从小目睹“父亲淹死在大海中”,但对自由的渴望令楚门敢于直面最令他恐惧的东西。大海中的狂风暴雨几乎要把帆船撕裂,楚门用绳子把自己绑在船上,终于挺过了狂风巨浪,来到了大海(摄影棚)的边缘,找到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台阶,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那扇门。

外面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可能有很多的风险、可能遇到现象不到的困难,但是,楚门面带微笑勇敢的迈出了那扇们,走向了未知的自由世界。

也就是,楚门宁愿做一个可能遭遇风险的自由人,也不愿做一个有着安逸生活的奴仆。

那么,楚门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因为,人性是生而自由的。再美好的东西,人内心深处,也不允许别人“代为选择”,“被迫给予”。人生更不能“被规定”,“被限制”,只能“被引导”。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楚门,我们也像他一样被禁锢、被操纵、被奴役而不自知,现在楚门发现真相,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做一个有自由意志,掌控自己人生的人。那么在座的各位假如您遇到类似的情况,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如果您不相信自己的生活跟楚门类似,那么我举一个跟各位都切身相关的例子来说明这点。在座的各位今天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同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孩子的教育:对体制教育的失望,和对新教育的期待。

我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体制教育失望,但我们未必了解体制教育的真相,甚至是让我们感到震惊的真相。


体制教育的真相

 为了大家能够对教育有一个更加真切的认识,我觉得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曾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中所指的“学校所学的全部忘光”的是指什么?(家长回答: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的,我们都有这个体会,学的知识如果不用是会忘记的,那么什么东西在知识忘记了之后,还能留下来呢?(家长回答:)有价值观、品德、心性、行为习惯、精神品质、能力、思维……这些养成之后,会伴随你的一生。假如养成了这些方面的不良品质,即使有意识想去改,都会非常的困难和痛苦。

 可见,教育并不是让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让你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心理行为、个性品质、培养各种能力、有很好的思维、高贵的精神品质……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那么我们的孩子在体制学校里,有没有受教育呢?

一.上学(体制学校)不等于受教育

1、体制学校学习无用的知识,浪费大量的时间。

在座的各位,都至少经历了12年的体制学校教育经历,想必都很清楚自己在学校到底学到了什么,除了一些考试要用、离开学校之后绝大部分都用不到的,迟早忘记的知识,我们有学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吗?几乎没有。

所以上学只是为了学习知识,获得某种技能,把学生变成某种工具或者螺丝钉的途径。而上学者只是想借助这个过程,取得就业机会。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现在的知识60%将会在未来3、4年中被淘汰。如果上学只学到这些注定被淘汰的知识,这样的上学又有什么价值呢?更加可悲的是,大家在体制学校里苦学了12年的知识,今日学堂18岁的学生1年就可以学完,这不是白白浪费了11年的生命吗?

关于这点,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物理学家费曼读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出于玩票的心理跟生物系的人一起上过一门《细胞生物学》。这门课要求他读一篇涉及到猫的肌肉构造的论文,并且要在课堂上介绍这篇论文。费曼完全不知道论文中提到的各个肌肉位于猫身上什么部位,自己事先找资料学习了一番。等到费曼做报告的时候,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猫,然后在图上标记各部分肌肉的名称。生物系同学纷纷告诉费曼,这些名称他们早就知道了。年轻气盛的费曼,立即当着全班同学说了一句话:“你们都知道?难怪你们念了4年的生物,我却还是一下子便追上你们的程度了。”费曼在自传里说,这帮学生物的把大好时间都浪费在死记名词上,而这些东西只要15分钟就能查到。因此把时间用在记忆知识其实是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

而我们的孩子,在体制学校里浪费的时间何止4年呢!这可是孩子们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间呀。

2、新教育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日学堂所推行的新教育,其教育目标是“教其心,育其身”。

教其心,是指让接受教育的人心智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头脑健康的人。育其身,是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心智健康的表现有:正直、善良、有高贵的精神品质、有荣誉和责任、追求至上、勇于挑战困难、有很强的自我成长提升的愿望、追求卓越……  加上有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这就为孩子未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根基,让孩子有了立身社会的资本。

新教育把成“人”、“成长”放在了首位,教育的重点是心理行为教育,知识仅仅是作为教育的载体而非教育的重点。这种教育面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提高孩子的实际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一生都受益。

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新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体制学校跟本谈不上在做教育。

美国的教育家约翰·泰勒·盖托 ,也有同样的观点,他在《上学真的有用吗?》这本书里阐述了他的观点:“上学”不等于“受教育”。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碎片,而是要培养独立人格和思辨精神,以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但,有些家长认为虽然学校里教的有些知识是无用的,但孩子至少还是在学习,多少有些收获的。但孩子在学校里真的是在学习吗?

二、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学习这个词我们经常用到,却未必明白它的真正含义。

学习这两个字其实已经体现了学习的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的繁体写为“學”,表示通过效法,得到知识、能力、本事,并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學”字的上部为举双手构成房屋状。也表示,学的内容应该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打下立身社会的基础,也就是古人讲的“修身”。

同时“习”字放在“学”之后也进一步提示学习的目的,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说文解字》里说:习,数(shuò)飞也。数飞就是“多次飞翔”的意思,也就是需要能将所学的内容实践出来。

至此,学习的意思已经明确。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学问。其次,学的东西要不断去实践,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出来。为自己的人生服务。对照体制学校内的学习,学的东西有多少是对人生有用的?虽然辛辛苦苦学了12年,但是有多少可以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出来呢?不要说语文、思想政治这些假大空的科目,即使是属于自然科学类的数理化,如果未来不去当科学家、工程师,搞机械设计、计算机设计这些工作,一般人还真用不上多少,但偏偏学得又多又难。学这些学了之后,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难道不是在浪费生命吗?

而与此同时,原本最应该学习的、与人生幸福密切相关的内容,却没有学习。比如了解人性、人心、 两性关系、人际关系、思维……体制学校里根本就没有教。现在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爆发严重的问题,其原因就是这些该学的知识却没有学。

孩子在体制学校里没有学到本该学习的东西,同时学的知识大部分都是无法运用出来的,因此怎么能说孩子是在体制学校里学习呢?最多只能称为被“填鸭”罢了。

孩子们在体制学校里,既没有接受教育,也没有在学习,那么体制学校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三、体制(公共)教育的真相

美国的教育家约翰·泰勒·盖托,他在《上学真的有用吗?》这本书的开头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于1991年离职时,有了更多的理由去怀疑学校:它以漫长的学期、囚室风格的教室将学生和教师禁锢起来,如同一座虚拟的生产幼稚和无知的工厂。”

虽然对于大家都曾经历过的学校,感情上不太愿意承认这点,但是相信大家都对《童年》这首歌有很多的共鸣,歌中唱到:“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放学、盼望着假期 ……”这其实说明了在大多数人心里,学校是大家盼望着逃离的地方。学校的“教育”结果也是毋庸置疑的,“生产幼稚和无知”。有个著名的主持人曾经说过“中国人都是长不大的老小孩。” 黑格尔认为:中国是一片还没有被人类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在那里,理性与自由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人还没有摆脱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状态。“凡是属于精神的东西……都离它很远”。

既然如此,那么政府为什么不去改变这种教育模式,或者干脆把这样的学校取消了呢?

美国的另外一位教育家亚历山大·英格利斯揭示了公共教育存在的目的,我摘录其中的两点给大家看一下。

学校有六种基本功能:

1、修正或调节的作用。学校应当建立固定的、反射性的服从权威的习惯,这需要完全摒除批判性的判断。有人主张学校应教授有趣、有用的内容,这当然不予采纳。因为,只有让学生学做无聊、愚蠢的事情,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具有条件反射式的服从。

2、整合的作用。或许也可称为协同的作用,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尽量使儿童彼此相像。协同一致的人是可以预期的,因而容易控制。对于那些想要驾驭和操纵劳动力大军的人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

 ……  

从以上这两点不难归纳出体制学校的教育目的,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体制学校是为了培养一支听话的劳动大军,而且还能促生一群浑浑噩噩的消费大众。

要听话,做到无条件的服从,必须让受教育者失去自由思想,同时让大家整齐划一,磨灭个性。生活中很多的现象可以证明,这样的教育曾经是比较成功的,比如中国人总喜欢“随大流”“要跟大众一样”,都是这种教育的“成果”。这样教育出来的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遇到困难,总希望有人帮忙解决,让别人为自己承担责任,而不愿意自我负责”。比如,大家现在对体制教育不满,但是却寄希望政府进行教育改革。按理教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但体制教育却越来越烂的事实,应该让大家放弃幻想,但是中国民众却仍然“痴心不改”,盼望政府成为救世主来拯救自己的孩子,却不愿意自己来承担这个责任。其实最容易改变教育的是家长自己的行动和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体制教育还是很成功的,它成功的“培养奴仆”,这就是体制教育的真相。     

四、面对真相,大众如何选择。

我们了解到体制教育的真相,我们是否有楚门一样的勇气,做出“要做自由人”、自己的选择?

最近这几年也接触了很多关心教育的家长,他们对体制教育有很多的不满,但是却为自己找各种理由,让孩子留在体制学校,即使孩子向往新教育,也不愿让孩子离开。下面是家长比较常见的几种观点。

1、体制教育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知识还是有用的。

在前面我们对教育和学习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因此就不再展开。但我还想请大家再思考两个问题:首先,如果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今后用不上的,那么这些用不上的知识是否有必要去学。把无用的知识装在大脑中,无异于把垃圾放在房间里,它们将成为大脑的沉重负担。其次,如果真的有用的必须要学的知识,那么是否可以用更好更高效的方法,而不是体制学校里的弱智低效的方法来学习呢?

2、体制教育是有问题,但是我自己没有能力去教孩子,所以没办法让孩子接受新教育。

确实,懂教育的家长很少,真正能够用新教育理念教育孩子的家长更是少之又少。但我觉得这不是放弃新教育的理由,因为不懂的东西的可以学习。很轻易的用不懂教育的理由来放弃新教育,其实还是希望有人为你负责,为你承担责任。但是我们要想明白,孩子是自己的,别人为什么要为你负责呢?如果家长自己不愿负起责任的话,又有谁能够帮助你的孩子?只有家长愿意承担责任,孩子才有更好的成长机会。

我们永康有一位朋友,前年接触到新教育之后,马上为读初中的孩子办了退学手续,同时给孩子寻找合适的学堂,但孩子入读新教育学堂不到一个学期,就因为表现不好被学堂退学了。这位朋友原来是做管理的,并不懂得如何新教育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但孩子回家来了,怎么办呢?她很坚定的说,我绝不会让孩子再回体制学校,如果真的没有适合孩子的学堂,那就让孩子在家学习或者做事。于是她就跟孩子说:我给你提供了接受新教育的机会,但你自己不珍惜,所以现在有两条路给你选择:一是,你已经十几岁了,如果不读书的话,应该要自己养活自己,所以你出去打工挣钱,如果住在家里,就要交食宿费。二是,你可以在家里自己学习,但是家里的家务活,包括洗衣服、搞卫生和烧饭都要你做。听妈妈这么说,孩子哭了,但是哭过之后,告诉妈妈要认真在家里学习。为了引导孩子,妈妈自己也认真学习新教育,看山长博文,改博文。孩子在家自学,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做家务也很认真(因为妈妈对家务的要求极高),所以两个月之后,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9月,妈妈终于为孩子找到了合适的学堂,也参加了今日冬令营,表现很不错。

如果我们家长真正希望孩子更好的成长,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帮助孩子接受新教育,甚至可以与孩子共同学习。所谓没有能力,其实只是一个不愿承担责任的借口罢了。

3、我也想送孩子去新教育学堂学习,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

这个问题,清一山长在2013年的杭州新教育交流会中,曾经回答过家长。当时他说:“新教育跟钱没有关系,跟心有关系”。 我对山长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家长真的有心让孩子接受新教育的话,经济条件并不能阻碍。你会千方百计、想尽办法让孩子接受新教育。佛家有句话说:“心生则种种法生”,有了这个心,就能想出适合你家经济条件的方法。

在这个方面,清一山长也为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他说,其实家长可以在家里教孩子,客厅就是教室,小区里的公共场地可以做运动场,如果你的能力只能带自己的孩子,那么相当于不用给孩子出学费就让孩子接受新教育了;如果你能力有所提高,可以带两个孩子,那你就赚到了自己的工资,如果再多带一个孩子,就有收益了……所以大家看到了,钱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坚定走新教育的心,才是关键。

4、体制教育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大多数的百姓需要体制教育。

经常听到有家长用这样的理由解释体制教育存在的必要,同时也用此来为自己找入读体制的理由,甚至借此批评传播新教育的人。我在此想说明的一点是:我们传播新教育,并不是说一定要“把体制教育推翻”,存在即合理,我并不介意它是否存在,也不介意别人的孩子是否入读。我只是把我看到的体制教育对孩子的种种危害,以及新教育的好处告诉大家。因为我和孩子接受新教育之后,收获很大,所以想把好东西跟大家分享,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受益,仅此而已。如果您不接受,也很正常,但不要用别人需要来做为自己的理由。

因此,我觉得这样说的人,往往比较虚伪,自己不想离开体制,但却拿别人来说事,把责任推卸到别人头上。其实这样的理由是否充分,只需要问他们两个问题:你的选择是根据别人的需要来决定的吗?别人堕落是你堕落的理由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没有人会为你的选择买单,所有的结果都要自己承受。   

5、孩子在体制学校,结合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学习新教育的内容,那么孩子在体制里会很优秀。 

孩子在体制里比较优秀的话,家长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既有体制所保障的“稳定前途”,又有让孩子更加优秀的机会。

但是这样的想法却有可能仅仅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如果孩子的心理行为、价值观没有教育好,进入青春期之后极有可能出现“尖子生的逆转”。前几天我遇到了一位前同事,她跟我谈起儿子的近况,非常烦恼。她也关注新教育,前年就向我拷贝了今日学堂的学习资料,给孩子学习,但也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让儿子走新教育。她觉得儿子在学校表现挺优秀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去年下半年,也就是孩子进入初二之后,突然迷上了玩游戏,甚至在半夜偷偷起床玩,夫妻俩不得不对孩子严加管教,有时半夜还得起来管理孩子。总之夫妻俩是心力交瘁。

但体制里还是有不少在大众看起来很优秀的学生,比如每年都会有一批中考、高考状元、各种学科竞赛的获奖者、提前保送名校的高材生等。这些孩子看上去确实挺优秀的,但体制教育也会在他们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很有才华、很优秀的人,他们在网络上、在各种聚会中,对社会的阴暗面、各种不公正现象进行激励的抨击,大有指点江山慷慨激昂之意。但是,这些人在面对他们的上司、领导、老板的时候,面对同样的问题,可能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其实这就是奴仆心态。

体制教育建立的固定的、反射性的服从权威的习惯,完全摒除批评性的判断,其实就是在培养顺从的奴仆。一个人如果活着没有自己的思想,领导说什么就服从,上级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这样的人生还算是为自己而活的吗?这样的人,再优秀又有什么价值呢?

在此,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据说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见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他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捉去。可怜的猴子,为了得到小小的利益,却失去了自由,成为了农民的奴隶。

因此,家长想得到体制内一点点好处的时候,也要想一想,孩子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极有可能像猴子一样被套牢,而且套牢一辈子——一生都不可能拥有自由的人生。奴仆心态一旦养成,就很难去除,想想我们自己,经过多年的体制教育,身上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通过不停的学习,想要改变,但是改起来是那么困难,那么痛苦,难道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重复自己走过的路吗?不知道各位是如何考虑的,但我是坚决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错误,他应该拥有更好的人生,他的生命应该是为自己而活的,他应该成为一个自由人。

可惜,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没有改变的想法。鲁迅曾把两千年的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另一个时代是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过了这么多年,国人的心态还是没有改变。一副天生的逆来顺受的样子,一旦遇到困难,就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总希望政府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就被动等待:“体制教育是存在很多问题,但政府说要进行教育改革了。”家长为什么不问问还需要等待多久?您的孩子是否等得起?因此,奴仆心态不改,教育就不会有改变的希望,国人的命运也不会有改变的希望。

好在,中国还是有自由人的。清一山长说:我是从“体制学校出”来,而不是“培养出来”的。虽然他一直在体制学校里上学,但是他做的都和体制学校相反。他几乎不学学校内的教材,一本语文课本他两天就看完了,余下时间都用来看课外书籍;他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通过自创的方法学习,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里看到老师的课没有价值,就逃课到图书馆看书自学,他每天学习的时间高达13到15小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把学校补助的钱大部分用来买书,只留少量的钱用于吃饭,甚至窘迫到用盐巴来拌饭。山长就是靠刻苦学习,阅读大量的书籍,进行自我教育,才有了现在的成就,成为了一个能够“自尊而自由的行走在这个星球上的人”。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觉醒,有机会成为自由人,他不断的发出呐喊来唤醒大家。并带领他的教师团队,实践新教育,传播新教育,让家长们有机会选择真正的教育、让自己和孩子成为自由人的教育。这正是我希望孩子能够得到的,我为孩子有机会得到这样的教育而感到幸运。即使他将来未必有山长这样的高度和人生成就,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自尊而自由的人,我要给他提供这样的机会。那么各位家长是否愿意把握这样的机会呢?

今年冬令营就有十几个孩子把握住了这样的机会,这就是首届自立学堂的孩子。


自立学堂的成立—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而月底初,清一山长为了让更多需要真教育,但因为年龄或者家庭经济条件不佳等原因而无缘今日学堂的孩子,也能够接受今日学堂的优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创办了今日网校试点班——自立学堂。为此很多家长都感到羡慕,幸运为何会降临到首批自立学堂的成员上?我的孩子要怎样才能进入今日网校学习?

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自立学堂的看法,为这些家长提供一点帮助,但是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一、自助者天助

在家庭聚会中听到自立学堂成立的消息,其实我们家长都很意外,因为山长之前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个想法。但听了山长的介绍,我们又觉得成立自立学堂实在是情理之中。

首批自立学堂的孩子,都是冬令营中至上组的成员,在冬令营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在各方面都很努力上进,表现出了很强的成长愿望和至上意识,短短的42天的学习,都有了很大的成长和提升。

冬令营快结束的时候,他们为即将离开今日学堂而感到遗憾,山长鼓励他们说,其实你们即使离开了今日学堂,但有心的话,仍然可以用今日学堂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且你们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山长这么一说,孩子们就积极行动起来,自己选择合适的、相互认同的伙伴组成了学习小组,打算在离开冬令营之后,小组成员一起用今日学堂的方式进行学习。山长看到这些孩子这么积极上进,努力的为自己承担责任,也非常高兴,就说既然你们这么努力,愿意为自己承担责任,那么我也会尽力帮助你们。

于是今日网校应运而生,为这些孩子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支持,不仅公开明2班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同步跟进学习,同时还派学堂优秀的2.0老师指导他们。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所以有这样幸运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展现了高度的自尊和自我负责的精神。体制教育不行,我离开体制学习新教育;我现在无法进入今日学堂学习,又没有适合我的新教育学堂,那我就在家和伙伴一起跟随今日学堂学习。他们没有选择等待,也没有选择让别人为他们负责,而是自己为自己负责,这就是“自助”。

他们因为有了自助,所以才有了山长办今日网校的“天助”。

这就是山长常说的“自助者天助”。

二、您(的孩子)如何加入自立学堂?

接下去,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孩子怎样才能加入自立学堂。现在很多清一学员和会员都在组建自立学堂,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能够把大家联合在一起,共同学习成长。但是在有机会加入自立学堂之前,我们家长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1、把孩子培养成自由人(意识)。

自立学堂是大家自由联合组建,互相帮助学习成长的小团体。成员都是学生,即使有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管理的也比较少,这就对每一个成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很自觉,有强烈的自我成长愿望,而不是像体制学生那样,在老师和家长的压迫下学习。

比如,高中部的学生,学习、生活都是自我管理,虽然有一个大致的时间安排,但具体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学生自主安排,没有老师来要求你做什么,不做什么。

假如,您的孩子还是体制学校的模式,显然不适合进入自立学堂。所以现在开始,家长们就要通过教育激发孩子的自我成长的愿望,同时培养他具备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能力。

2、了解并学习今日学堂的学习方式

今日学堂采用教练式教学,这是完全不同于体制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对这种教育模式不了解,不适应,那么即使孩子进入自立学堂学习,同样不会有很大的收获。

我在高中部旁听学习期间,对于教练式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高中部的学习情况一般是这样的:先由山长就某个主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交作业时间由学生讨论决定,如果学生认为一周能够完成,那么就在一周结束之后的早上9点之前提交作业,山长过来就这个主题进行分析讲解,但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

学生通过听课,理解吸收,再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中,完成作业的态度很关键,如果在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在听课时吸收的就比较多,如果在回答问题是只是敷衍了事,以能够交上去为目的,那么同样的听课效果就比较差。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态度 、思考的深入程度直接相关。

但刚刚从体制内出来的学生,因为以往的教育模式,养成了被动等待答案、欠缺思考能力的特点,如果不有意识的加以改变,则很难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比如,完成一次作业需要一周时间,今日学堂的孩子会很好的利用每一天进行思考,并认真完成作业。但刚从体制出来的孩子极有可能把前3、4天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上,比如在网络上东逛西逛,或者看视频听音乐等,等快到交作业时间,再急急忙忙的赶作业,这样作业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因此也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想加入今日网校学习的孩子,必须要有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要善于思考,并用心完成每一次作业,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收获。

现在,大家都在寻找合适的伙伴组建自立学堂,如果能够成功组建那是最好,如果暂时还没有加入合适的自立学堂,那么也可以在家里进行自学,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提高,为今后加入今日网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日网校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我们不再需要依靠体制,可以自由选择真正的教育;我们再也不愿意被培养成奴仆,而是要成为有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的自由人。

那么各位家长,面对体制教育的真相,您的选择是什么呢?希望大家也能像楚门和这些孩子一样,选择自我承担,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自由人,过上更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今日学堂家长 应佩瑶 

博文发表时间:2016-3-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