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陈洪绶 献寿图 大多数人,如果贪杯好色,很容易就猥琐了,但有少数人,即使贪杯好色,却仍旧风骨秀耸。 这些人将伤感与骄傲刻在骨头里,依靠才华与节气,终于让每一次纵欲都干干净净,每一次醉酒都清清醒醒。 明 陈洪绶 簪花持杖图 据报道,2019年6月5日下午,北京东方大观2019春季拍卖会,翰墨承绪-重要中国书画专场,其中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陈洪绶的作品《花鸟湖石草虫册》以494,500,00元成交价落槌,成为本次拍卖会最高成交价拍品。本套陈洪绶《花鸟草虫册》共十二开,为绢本设色,分“绘幽篁水仙”、“丛竹戴胜”、“桃花蝴蝶”、“蔷薇蝴蝶”、“白芙蓉”、“萱花蜗牛”、“红叶”、“红果草虫”、“秋菊蝴蝶”、“竹石小鸟”、“湖石”、“白梅”十二种景物。整套花鸟画作品笔致精研,意趣清高,设色艳而不俗,鲜明地体现出陈洪绶独具个人特色的笔意风格。 花鸟湖石草虫册 明 陈洪绶 绢本设色 “鼎鼎大名陈洪绶”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晚号老迟、悔迟,为明代后期重要的画家之一,入清后曾出家为僧。其人物、花鸟、山水皆擅,并且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绘画语言,对当时的画坛及后代画人产生了深刻影响。陈洪绶时与山东籍著名画家崔子忠齐名,画史将其共称为“南陈北崔”。 陈洪绶为浙江诸暨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其祖上本为官宦世家,至其父辈时陈家已不复昔日荣光。陈洪绶的绘画天赋在幼时已有体现,后来他不但精通画艺,而且诗文才华也非常了得。明朝灭亡后,陈洪绶入清避世更名号而为僧,虽然不久后即还俗,但胸有气节的他对于世事的变幻仍颇感矛盾与困惑,以至于晚年仍借以念佛宽己自解。陈洪绶素为性情不羁而乐善好施之人,据说其创作《水浒叶子》的初衷正是出于救济友人的目的。他的这种性格魅力从他笔下对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拒绝传统的好看”陈洪绶画人物时往往追求一种在古意中融合大巧若拙的韵致,其所作人物形象并不追求传统审美的精确与形似,反而表露出一种扭曲和夸张的形象特点。类似这种艺术上的有些“玩世不恭”的绘画形象的塑造使人想到五代画僧贯休笔下的罗汉形象的表现,或者是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笔下奇异怪诞的人物形象,同时因为陈洪绶清晰地的个人风格而又有所区别。实际上,像这种带有一丝夸张怪诞韵味的人物画法在明代末年除了陈洪绶还有吴彬等一众画家,画史上将他们概括统称为“变形主义”画家。童子礼佛图 陈洪绶以风格鲜明的人物画称誉画坛,他的这一成就很多时候体现在他当时为一些小说书籍绘制的精美生动的插图上,如《西厢记》、《水浒叶子》等。这些插图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依托当时版画业发展的潮流而广受好评,而这些画稿虽然是作为书籍插图之用,却并不妨碍其以出彩的艺术成就成为体现画家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的重要作品。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职业画家乃至文人画家出任书籍插图的工作的确一度蔚然成风,像以陈洪绶及与陈洪绶同时丁云鹏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纷纷投身绘制书籍插图版画图稿,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文人画家投身民间绘画创作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当时文人画家审美与民间文化审美的一种融合。《西厢记》插图《窥简》 《水浒叶子》之《黑旋风李逵》 《水浒叶子》之《小李广花荣》 “接地气的大师”陈洪绶创作的插图画稿主要以其精到的笔墨线条来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其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线条表现力凝练而富于变化,流畅而有力度,陈洪绶并不拘泥于传统“白描”人物画的技法与表现肌理,因而他刻画的人物形象往往融合着其强烈的个人艺术审美气息。由陈洪绶创作的以《西厢记》插图《窥简》为代表的经典绘画作品不但在当时收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对于来清代的人物画,特别是清代以来的仕女人物绘画的表现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通过比较一番元代著名人物画家张渥的《九歌图》与陈洪绶创作的《九歌图》的人物表现特点,可以清晰地见到,自宋代李公麟发扬光大的“白描”人物画法至明代末年陈洪绶的笔下已然生成了新的艺术风貌。这种看似随意而不刻意的线条表现手法在陈洪绶的笔下“刚柔并济”,在着意表现人物形象的同时透露出劲爽的笔力,使得这些人物形象虽看似柔弱却并不使观者感到单薄,这是属于陈洪绶的艺术创造。《九歌图》之《湘君》元 张渥 《九歌图》之湘君 陈洪绶 除了那些透露出一丝怪诞意趣审美的变形人物画作,陈洪绶笔下的花鸟画创作体现出了另外一种决然不同的细腻情怀。此外,放眼其笔下的山水画作品,出于古意而自化之的艺术创作理念在笔端自然而然的流淌定格。无论是人物画、花鸟画还是山水画,陈洪绶的绘画艺术皆透露出一种高古清雅之风,这也使得他能够在明末画坛重生变革之际自成一家之格。陈洪绶逝世于清顺治九年,享年五十五岁(一说五十四岁)。清初“四僧”,乃至“扬州八怪”,一直到近代的“海上画派”等等,陈老莲笔下的朴拙与夸张的艺术风韵在他们之间得到了很好地继承发展。 陈洪绶作品 虽然陈洪绶喜好女色,但他对前后两妻一妾始终抱有真挚的感情。来氏病逝六年后,他还念念不忘来氏的忌辰,写了两首《怀亡室》诗,来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一) 谁求暗海潜英石,琢个春容续断弦, 明知方士今难得,如此痴情已六年。 (二) 衰兰摧蕙护昭陵,一望驱车便远行, 遥忆忌辰谁上食,苍头小婢奠葵羹。 陈洪绶作品 陈洪绶所画的人物,体格高大,造型怪诞,令人捧腹。 人称三百年没有他这样格调的笔墨,故明清之际,摹仿陈洪绶的画家多达数千人,其作品和技法也远播朝鲜和日本。 陈洪绶 阮修沽酒图 要说陈洪绶可爱纯真的一面,那就是喜欢搞怪,就算是画男子,也给男子头上或手上等部位添几朵花,就连水浒中的插画也不例外。 明 陈洪绶 米颠拜石图 他的画就如他的人,一样的怪诞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或许这是他在历经世事、饱经风霜后,还仍然保留着的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 |
|
来自: 莉霞3cuuphoffw > 《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