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师说# 在网瘾背后,保持孩子成...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19-06-23
在网瘾背后,保持孩子成瘾条件的力量,正是他潜意识的心理内容——依赖情结;促使孩子上网成瘾的“帮凶”是父母,父母潜意识心理内容——依赖情结,是父母成为“帮凶”的无意识动因。

当人脱离母体,成为人那一天,就对分离的体验激发出焦虑,心理学家弗罗姆称“这种体验是一切焦虑的总根源”。分离意味着被隔离,意味着孤独与软弱无力,依赖情感便成为人最早的情结(或情感需要)。当孩子发展出自己的分离感与主导性时,母亲的身体再也无法满足其需求。在这种时候,就出现了寻求其他分离的途径的必要性。孩子能否实现促进他健康成长的“分离”之路,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依恋模式,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

所谓促进孩子成长的“分离”之路,是指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指在孩子早期,能充分给予他独立的空间与时间,接触同龄孩子,接受各种游戏,体验竞争、冲突、受挫、独立完成事情和任务等。而这些,在中国多子女家庭,或在国外的家庭常能见到,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正好相反。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是金字塔关系,家里4-6个成人,众星捧月一样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得到的总是以我为中心的被照顾,孩子大脑总是给灌输的听话、要乖、别惹是生非、快做作业等概念。如今的幼儿园和小学,许多老师是女性化、小家长式的老师,孩子们仍免不了被指令性的传统教育:要当乖娃娃、听话、守规矩、成绩好,否则要受罚。可以分析到,这种教养模式下的孩子,更多的体验是:被保护、被操控、弱小;更多的感悟是:惟我独尊,需要可以无条件获得。而缺乏的恰好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东西:主动性、创造力,和感知他人需要的能力。那么,作为人的原始依赖情结,被溺爱下的孩子,不是也不可能通过促进他自主成长的新途径(分离途径),将此情结合理地转移和释放,而是通过父母等关系人物的过多给予,一直保持了依赖情结的满足。如果这种教养模式不变,孩子的依赖情结便以固着的形式成为病态的情结,在男孩子身上,其控制欲望、攻击欲望的本性会受到压抑,而显示出一些个性的中性化、或女性化的特质。

从许多青少年活动营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相比,其心理素质的耐性、毅力、合作性、创造性思维(统计分值)远远低于国外孩子,而依赖、嫉妒、抑郁分值远远高于国外孩子。这些差异的背后,无疑透视出中国孩子内心的自主性与攻击性压抑,以及他们心理依赖情结的固着。

所以网游依赖,是许多被溺爱孩子的必然现象。尤其是独生子女中的男孩,由于他们男性意识(如扩张、控制欲)的本性抑制,在伴随成长中,这些本能需要的增强所形成的冲突,必然导致他寻求不同途径得以解决。男孩若没能在现实中获得独立和成就需要的满足,他会按自我理想去建立一个能满足他依赖情感需要的对象。即便他没有网游依赖,也会借助其他途径去依赖一个对象或事物,比如狂热地崇拜追逐现实中某个球星、歌星,或沉湎于酒吧、小混混团体。这些对象足以成为他自我理想的替身,而陷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的生活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