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家庭|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

 乐康居 2019-06-23

几天前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聊起孩子的话题,其中有个13岁初中生的妈妈抱怨到:“孩子一上了初中忽然不听话了”“明明是为他好,可是偏不听”“总故意和我对着干”“说他几句都不行,脾气大得很”

这的确是个带有普遍性的课题,几乎所有家长都会碰到孩子的“叛逆”问题,也让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不知怎么处理,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的和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叛逆”,“叛逆”就是不听话吗?叛逆在表达什么?

叛逆( Treason

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比如孩子违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根据心理学的观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三个较明显的叛逆期:


2岁左右:孩子开始有了产生了自我意识。在这之前,孩子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认为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并不会意识到他是独立于外部世界的一个客体。

据说,动物也没有自我意识,只是靠本能完成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如果说“自我”是人类特有观念。那么当婴儿第一次发现了“我”和外面的世界是分开的,Ta会有什么反应呢?

Ta会用各种方式尝试和外部世界世界互动,其中一个就是说“不”。对Ta来说“说不”是确立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过程。对Ta而言,“说不”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也是建立自我边界的开始。

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叛逆”要给予尊重,给Ta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冒险。不用太多限制和处理,实在受不了就采取无视的态度。不必苦恼,也不必过度的约束。

第二次叛逆期:7、8岁,狗也嫌的年纪。这时候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他们忽然发现父母不再他们小时候心目中的“超人”,有很多事情也搞不定了,很多观点也不再认同。这时候“叛逆”是表达个人意见一种需求,也是完善人格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孤独感,开始有心事。面对他们的反叛,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和倾听,了解他们的想法。即使有分歧,也多用商量的办法沟通,不要强制和命令。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特别是青春期亲子之间的互动模式。如果因为不理解孩子的叛逆,过分的指责和强制,会让孩子关闭心门。

12-18岁:开始形成并建立自己的人生观,自我边界逐步成型并固定下来。渴望主宰自己的人生,在父母面前获得平等地位和话语权。到了这个时期,管的越严,反抗就越严重。,面对这个时期父母要做的是平等和尊重,给他们一定的自由。

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也是一个需要自我成长的过程。父母和孩子的心智成熟是相伴随的。教育孩子并不只是单向的,只有父母不断成长才能更好的支持孩子。

您是如何爱孩子的?有没有为了孩子提升自己、学习成长呢?

这个暑期,我们也为10~12岁的青少年开办了训练营。

真正支持到孩子们的心智成长,在我看来,孩子一生比一时的成绩要重要得多,而且不断寻找和强化学习的动力才是好成绩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