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思明居士 2019-06-23

提起甘肃,我想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荒凉、沙漠、戈壁,不过古时这个地方还是非常适合人住的,有水有草空气好,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这片古老的大地从来都不缺乏战争。

要说哪个朝代没有几段难堪的历史,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有的朝代很快就洗刷了耻辱,而有的朝代却一蹶不振。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甘肃风景

在中唐时期发生内乱之后,这块地就被唐王朝遗忘了,被异族给占领了,直到将近百年之后才又重新收复回来,这就是河湟之耻

安史之乱后狼子野心的吐蕃

对于吐蕃这个番邦来说,它一直是唐朝头痛的地方,虽然唐朝初期就想要灭掉它了,但它所处的环境又让唐朝无法大举进攻,就像是曹孟德曾经的那块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河湟之耻

本来两者都是相安无事的,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咱俩谁也别给谁找事,要不然都难堪,不过这个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唐朝发生内乱了。

原本就对唐朝土地眼羡不已的它,那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而这个时候的吐蕃,也有了这个实力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再加上唐朝发生的内乱,它的国力达到了顶峰。

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造反了,当时打的朝廷措手不及,因为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安禄山居然会反叛,他当时可是受尽恩宠,还成为了杨贵妃的干儿子。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安史之乱

好在朝廷及时反应过来了,立马调兵去平叛这场内乱,当时唐玄宗调用的河西、陇右等地的兵,这个地方的兵基本上就是属于边防的兵了,这些士兵一走,这片地方基本上就属于空虚状态了。

当时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搞的轰轰烈烈的,很多地方都被席卷进去了,此刻的唐王朝正在想着怎么把这场内乱给平定下来呢,谁能想到西南边陲的吐蕃会在这个时候,向大唐伸出狼爪呢。

据《新唐书》记载:“还而安禄山乱…………悉河、陇兵东守潼关…………边候空虚,故吐蕃得乘隙暴掠。”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杨贵妃剧照

趁着边境空虚,吐蕃大举进攻这些地方,在756年,没有唐军阻拦的吐蕃军队,势如破竹一般,数十个州的地方都被它们占领了,而此刻的唐朝正忙着平叛呢,所以没管他。

这可是让吐蕃尝到了甜头了,他开始更加疯狂的攻占西北这片地方,一直到764年它才停下手,安史之乱结束了,在这个期间,它把整个陇右、河西等地都给占领了。

那时候的这些地方可都是重要的粮食产地,还有养马的地方,再加上数百万的人口,不过,内乱之后唐朝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趋势了。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陇右道

一场内乱还没有让他恢复过来,而此刻正是这个番邦兵强马壮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硬拼,整个唐朝会再一次陷入动乱之中,而这块地盘也就默认的是吐蕃的了。

河湟之耻,强制推行番邦文化

吐蕃的这种行为,对于唐朝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耻辱,河湟之耻自此开始了。当时的河湟指的是黄河和湟水的交汇处这片地方,在这里就代指了河西、陇右这片地方。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河湟

当时的甘肃包括青海在内,基本上都是它的地盘了,当时的这片地方可是非常的富有,有句话叫做“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看着唐朝并没有出手的意思,更加助长了它们的威风,它们开始在这片地区强行的推行它们民族的文化。

当时的汉人可都是非常有骨气的,对于中原文化来说,它们的文化就跟原始的一样,很多人都看不上,要让他们学野蛮的文化那更是不可能的。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唐朝中后期

吐蕃人可是不讲这么多的道理,只要你不听他的话,那他就直接把你杀了,所以当时的河西、陇右这片地方血流成河,唐朝诗人张籍曾描写过当时的场景。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毁掉一个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毁掉他们的文化摧残他们的精神,为了把这片土地给占为己有,所以强迫汉人学它们的语言,穿上它们的衣服,还要纹身,它们想把这些汉人彻彻底底的给变成吐蕃人。

这些汉人以为唐朝会派兵来救他们,但是他们想多了,经过内乱之后朝廷元气大伤,而且他们有的人被打怕了,所以一直想要跟吐蕃讲和。

在783年的时候,两国签了一个条约,唐朝低头了,同意割让土地了,我之前有篇文章专门写过这个条约,《唐蕃清水盟约》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清水盟约

签署这个条约之时,说是国家为了息事宁人直接承认吐蕃占领的这些土地是他们的了,可以说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吐蕃一度处在上风位置。

在786年的时候,有个叫韩洸的节度使请求朝廷说要收回河湟失地,但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在位的唐德宗并不想要收回这些地方,因为他怕了,他想要苟且偷生。

百年之后的反击

唐德宗的这一怂不要紧,但是他却让河西、陇右等地被异族占领了将近百年,一百年之内已经有好几代人了,说不定当初那些人的后代早已忘记自己曾经是个汉人了。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张议潮

好在那时出现了一个英雄张议潮,在公元848年的时候,他在沙州率兵起义(当时的沙洲一直在抵抗吐蕃),在849年的时候,除了凉州以外,758年之后丢的领土基本上都回来了。

张议潮心里面一直认为自己是大唐的子民,他收复这么多失地之后赶紧向唐宣宗汇报了,朝廷也没有吝啬,给他们加官进爵。

在863年,张议潮又收复了凉州,将近百年的河湟之耻结束了。

影响及评价

河湟之耻,让强盛的唐王朝颜面无存,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领土被占领,国民被对方肆意践踏侮辱,穿着番邦的衣服,成了他们的奴隶,而那个时候的唐朝却非常的无能为力。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张议潮出行图

即便是张议潮收复了这些地方,但是也收不回他们的心了,前面咱们就已经说过了,经过将近百年的时候已经是好几代人了,经过环境的影响,他们心里面不一定有唐朝了。

而且当时是唐朝把他们的祖先给抛弃的,要是心里面没有一点恨是不可能的,他们已经被蛮夷化了。

河湟之耻引起了当时很多爱国人士的不满,但是单凭他们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他们就把这种悲愤用文字表达了出来,杜牧、白居易等人都写过这方面的文章。

内乱之后,河湟之耻发生时,唐朝无法保护本国百姓

杜牧的河湟

结语

以史为镜,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是不行的,因为唐王朝统治者的懦弱,丢失了大片土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民成为奴隶,现在看来只有拥有了实力才能说话。

河湟之耻虽被洗刷,但它仍然是唐王朝心中的一个痛。

作者:话说史记·卢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