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的名声一直不佳,总有人说保险就是传销,就是骗人的。无风不起浪,保险到底得罪了谁? 保险和传销的相似之处 很多人把保险类比传销,事实上它们有很多共同点。 1. 发展下线 保险公司总是在不停的招人,不问学历,不问经历,来了就可以卖保险。 新来的代理人可能第一件事可能并不是卖保险,而是学会拉人。发展下线成了保险代理人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每招到一个人都可以拿到提出,并且下线出了单,还可以拿一定比例的抽成。 2. 从身边人开始销售 一个刚入行卖保险新手,首先就是向亲戚朋友们推销保险。 有些业务员甚至开始了死缠烂打式的销售,着实令人厌恶。 3. 洗脑,打鸡血 保险本是一个复杂的商品,但是保险公司对代理人产品的培训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是在培训销售话术以及给代理人打鸡血。 保险公司会议大多是以销售为主导,以高奖励刺激代理人, 出单奖宴会名额,奖现金,奖国外游,奖汽车。 喊口号,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看似可笑却是事实。 4. 高提成 每卖出一份保险,销售人员就有一笔佣金入账,佣金和保费挂钩,投保人交的保费越多,佣金越高。 业务员能出一两个上万的单子,一个月的工资就到手了。 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销售模式和传销的确很像。 保险公司为何偏爱代理人模式 保险代理人制度源于国外,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改变,保险公司很喜欢这个模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 低成本 代理人没有底薪,也没有五险一金,工资全靠卖保险拿提成。保险公司的员工成本大大压缩。 2. 代理人其实也是客户 保险公司天天招人,新入职的员工为了出单,先营销周边的亲戚朋友,最后出不了单子买一份自保件,直到被保险公司抛弃。 这样保险公司以超低的成本营销了一个社交圈。 3. 撇清责任 代理人与保险公司只是代理关系,即使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行为,保险公司也可以不承担责任。 为什么都说保险是骗人的? 1. 保险公司偏爱销售理财险 很多人习惯性的把保险和收益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保险公司也喜欢这么做,偏爱销售分红险,万能险,年金险之类的理财险保险。 保险公司喜欢用“复利”这个概念来营造高收益的假象。 几年返多少,多少年再返多少,利滚利滚利,给人一种不买就是亏钱的错觉。 事实上理财型保险要保障没保障,要收益没收益,存个几万进去,还不如银行存定期,而且流动性也差,提前退保损失大。 然而理财型险相比保障型险种收益高,风险低,深得保险公司喜爱。 2. 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不足 保险代理人的素质问题一直是被诟病的。 这与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有关,首先就是门槛低,谁都可以卖保险,从菜市场大妈到退休大爷都可能是隐形的保险业务员。 然而保险真的这么容易卖吗?并不是,保险产品很复杂,对保险学,医学,法律都有涉及,很多条款仅一字之差,结果却是千差万别。 并且保险公司不注重保险产品的培训,会议以培训话术和打鸡血为主。 很多业务员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对于产品的缺点和拒赔的事项一律闭口不谈,事实上他们也不知道。 更有甚者,有些不道德的代理人为了出单,把卖变成了骗,忽悠客户进行投保。 去银行存钱,结果存折变保单;给客户返佣,利诱客户投保;把健康险卖给拒保的客户,最后保险公司拒赔等等。 3. 买保险遭拒赔 拒赔原因可能是销售人员的误导,也可能是消费者自身不懂保险,造成了误解。 比如未如实告知,等待期内出险,没有达到理赔条件,没有及时续费等等。 人们说保险公司两个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也有人说保险公司玩文字游戏,买的时候从头保到脚,赔的时候再来抠小字。 一旦消费者认为改赔的没有得到赔付,那保险在他的眼中永远是骗人的。 保险到底可信吗? 说了这么多保险的反面教材,是不是就以为保险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了?还真不能一棒子打死。 保险公司的传销式的展业形式可恨,不专业的保险销售人员可恨,但保险终究是无辜的。 很多说保险是骗子的人其实也会接触保险,保险其实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我们上班要求要有五险一金;买了车会强行要求买交强险;生病了住院,首先想到的就是医保报销;以前买火车票会强制投保意外险;孩子上学报名,学校会让家长买学平险... 众多的实例说明保险真的是有用的。 保险公司每一款在售产品都是要经过保监会备案审批的,既受到保监会的监管,也受到法律的保护。 只要符合合同条款规定的事项是一定能够得到赔付的。 保险理赔纠纷事件不少,但是各种官司打下来其实吃亏的一直都是保险公司,法院一般会偏向于弱势群体,对于合同规定模糊的事项普遍以偏向于投保人解释。 对于一些本该拒赔的案件,保险公司有时为了不造成社会影响,也会进行通融赔付。 尽管有些人群对保险意见很大,但是更多的人群是肯定保险,接纳保险的。 我们来看下2018年7大上市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情况。 ![]() 各大保险公司高达千亿级别的保费收入足以说明保险市场的庞大,并且这个市场一直在扩大,7大保险公司2018年合计原保费收入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其实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吃饱穿暖已经不再是人们的追求,人们需要更高层次的需求。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等。 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保险意识越来越强,很多90后都开始消费保险,特别是组建家庭后,有了一定经济能力,也有了家庭责任,保险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我国的保险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整体是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买保险的人会越来越多,保险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 所以说保险是可信的,但是需要大家在买保险时擦亮眼睛,做好预防工作。 怎么买保险不被坑 1. 买对保险 保险姓保,保险的作用是保障而不是理财,比如保障大病,保障意外,保障医疗等等,我们买保险一定要把保障和理财区分开来。 那些想买保险用来赚钱的基本都亏钱了。 买保险避开那些分红型的险种,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害怕得癌症就买重疾险;旅游出行怕出意外就买意外险;害怕自己出事而导致家庭陷入困境,那就买一份寿险。 买保险从来不是因为大家都说好就去买的,适合自己最重要。 2. 避开不专业的保险销售人员 保险条款很复杂,什么等待期,犹豫期,健康告知,保费豁免,职业限制,现金价值等等名词多不胜数,一个外行人想要看懂一份保险绝非易事。 而那些不专业的销售人员经过公司短短几天的话术培训又能知道什么呢?照着公司给的模板,给客户推销保险,表面上是保险销售人员,实质上仍然是个门外汉。 有些经验老道的保险销售人员即使懂点保险知识,但仍然是为了销售而销售。 什么保险赚钱卖什么,公司主推什么卖什么,完全不顾客户的经济情况与需求,只为了业绩和出单,那他即使再专业也不是一个合格的销售人员。 选择一位专业靠谱的保险销售人员能让我们买保险更加省时省力。 3. 要有一定鉴别能力 买保险不能只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不管保险销售人员怎么夸产品,保险始终是以条款为准,拿到保单,第一件事就是看条款。 当然不一定看得懂,不懂可以问呀,还可以上网百度,要真正搞清楚这款保险保什么,不保什么。 保险产品多而复杂,营销人员多数自卖自夸,怎样才能避免销售误导?笔尖保,一个不推销产品的公众号,专业保险咨询,帮你买保险避坑防错省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