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男,6岁 初诊2019年1月12日 主诉:反复发热4天伴下肢痛半天。 现病史:4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夜间出现发热,少咳,无腹痛、腹泻,无头晕、头痛,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抽搐等其他不适,体温最高达39℃,查血常规、CRP未见明显异常,扁桃体未见明显红肿,双肺(-),自行服用美林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发热反复。2天前,患者仍发热伴腹痛,以脐周压痛为主,无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自行服用中药及退烧药,症状仍反复。1天前出现左下肢疼痛,走路跛行,查CK1000+,下肢MRI未见明显异常,遂就诊于陈老处,刻下:发热,少汗,无明显畏寒,下肢痛,偶咳,大便未解,舌红苔稍黄,脉洪。 西医诊断:病毒性肌炎? 中医诊断:外感发热(外感温邪,内有郁热证) 处方: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12g,煨葛根40g,白芷12g,羌活12g,酒黄芩12g,芦根30g,生石膏30g,桔梗12g,炙甘草10g,大枣15g,前胡10g。 患儿服药1付后,热势明显减退,下肢痛消失。 按语 柴葛解肌汤出自《伤寒六书》。可用于治疗三阳经合病,表里同病,热邪入里,伤津伐正等热证发展的各个病理阶段。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易感受热邪之后,邪气迅速入里,或表证未解合并里证,或伤津伐正,不及时救治易致惊厥、癫痫等邪热内陷心包或引动肝风而出现危象。柴葛解肌汤对于治疗小儿风温热病未人营血等证候均可化裁治之。 本案发生于天寒凛冽之时,风寒疠气最易乘隙袭人,从口鼻而人,起病急,传变快,太阳风寒未了,疫疠邪毒即入阳明、少阳,致阳明合病而成时行疫毒感冒。发病迅猛,变化多端,病情复杂,极易化热入里,即卫表肺系症状未罢而出现阳明、少阳证候。方中葛根味辛能外透肌热,性凉能内清郁热;柴胡味辛性寒,为“解肌要药”(《明医指掌》),且有疏畅气机之功,又可助葛根外透郁热。羌活、白芷散风寒,辛散发表,并止诸痛。石膏、黄芩清泄里热。葛根配石膏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配黄芩透解少阳之邪热,羌活发散太阳之风寒。桔梗宣畅肺气以利解表。大枣顾护胃气。生姜发散风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肌、兼清郁热之效。本案中辨证准确,用药简洁,处方明了,效如桴鼓。 版权声明: |
|